自1999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国家已在四川省投资达192.9亿元,涉及21个市(州)、176个县(市、区),622万农户、2250万农民,全省三分之一的农民直接从退耕还林政策中受益。
森林覆盖率由24.23%变为30.27%
截至2006年,四川省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3364万亩,占全国总量的96%。有人开玩笑说,四川这一“退”就退出了158个大兴安岭。
13364万亩的森林意味着什么?四川省林业厅厅长任永昌列出这样一串数字:全省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24.23%上升到2006年的30.27%;长江主要支流涪江、嘉陵江、青衣江等江河泥沙含量减少32%—78%。据四川省林业厅生态效益定位监测,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全省累计减少土壤侵蚀量291亿吨,涵养水源量208.95亿立方米。
在退耕还林政策的调整下,树上山,粮下田,农业生产由广种薄收向集约化种植转变,2005年全省粮食亩产较1998年增加20公斤,2005年全省总产量达到340亿公斤。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实施退耕还林156万亩的情况下,2005年粮食总产量比1998年增加225亿公斤。通过退耕还林,全省三分之一的农民直接受益,户均累计获得国家政策补助3100元。工程实施还让部分退耕农户尝到了靠山吃山的甜头。经济林显著的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而部分退耕农民从单一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转向发展加工业、养殖业、旅游业和劳务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雅都乡通河坝村的葡萄园里,村民王德明察看着枝叶间密密的葡萄,很是得意:“退耕还林前,我家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现在种植酿酒葡萄,今年收入估计可以达到2万多元。”现在全村葡萄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180多亩。依靠退耕还林项目的推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已经累计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核桃4万亩,花椒1.3万亩,沙棘8.4万亩……
自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内江市威远县龙会镇坝山村村民李佩西家里的3亩地就全部种上麻竹。“麻竹是个好东西,一年就长成,且不怕旱不怕涝。”一亩麻竹可以收入1000多元。正是因为种麻竹简单不劳神,空闲多,老李才能放开手脚养兔子。现在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养兔子上。“两个月兔子就能长大,一年养兔子差不多有1000元收入。”
据抽样调查,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退耕还林贡献率达12.5%,其中高寒地区平均达25.3%,个别县高达50%。
退耕还林还带动了退耕还林地区企业的发展。洪雅县实施林下种草养奶牛,使奶业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雅安雨城区引进了一家造纸企业,解决了当地鲜竹的销售问题,农民种竹积极性很高,目前竹林面积已达50万亩,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四川省林业厅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心去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从退耕农户的收入构成来看,退耕还林补助一般约占老百姓收入的20%—25%。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一些国家级贫困县,退耕还林补助款在老百姓收入中所占比重更大。
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黎安乡李子坪村的农户日比依措家有11亩承包地,其中9亩多都退耕还林,用来栽植冷杉等生态林木。由于生态林短期难见效益,目前他家的收入主要还靠退耕还林补助。
根据退耕还林政策,四川省对退耕还林补助已到期的退耕农户,按照每年每亩105元的标准连同20元生活补助费,继续对退耕农户进行补助。
不管是继续对退耕农户实施直补,还是建立专项资金,都是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关键是要让退耕后的林地生出钱来!”四川省林业厅厅长任永昌的一席话,发人深省。
要真正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和持续增收问题,关键在于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一方面要提倡精耕细作,像种粮一样种树,让荒山真正长出财富;另一方面,要延长林业产业链,发挥林业的最大效益。”四川省副省长郭永祥说。
目前,四川省委、省政府已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并安排了必要的退耕还林工作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