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国家林业局发布《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
 
http://www.paper.com.cn  2008-01-22 林业局网站

  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土地沙化是地球的癌症,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家警告:随着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气候变暖等生态危机的日益突出,地球将失去供养人类生存的能力,生态危机有可能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联合国发布的《2000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指出:人类对木材和耕地的需求,使全球森林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大厦,并强调,“没有任何问题比人类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更重要了,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首要地位”。

    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面对生态恶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威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与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赋予了林业首要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了林业重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了林业基础地位;从维护本国生态安全和全球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以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持续开展了中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林业与生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有效改善了中国的生态状况,而且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那么,中国政府对生态建设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中国人民为改善生态作出了哪些艰苦努力,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取得了哪些明显成效,中国的生态状况如何?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前夕,我们特向全世界作一简要介绍。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选择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国政府在领导人民摆脱贫困、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以战略眼光关注着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森林问题、生态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确立为标志,逐步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森林问题极为重视。1955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1956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1958年,毛泽东又进一步指出:“要看到林业、造林,这是我们将来的根本问题之一。”这一时期,中国政府确定了“普遍护林、重点造林”的方针和“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森林经营原则,有力推动了森林资源发展。

    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植树造林运动。1978年11月,中国政府决定在中国西部、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延绵4480公里的风沙线上,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这项被邓小平称为“绿色长城”的生态建设工程,开创了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并根据国务院的提议,决定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指示》。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同年12月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为加快国土绿化进程,邓小平写下了“绿化祖国,造福万代”的题词,并高瞻远瞩地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从此,从中国最高领导人到亿万民众持续27年,年年履行植树义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04亿人次,义务植树492亿株。当时一位关注世界森林的当代著名林学家、英国人理查德·迈克尔评价说,中国的义务植树,为全世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改善生态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中国政府的决心也是极其坚定的。1991年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又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号召,进一步动员全国人民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世界上首部防沙治沙法也在中国诞生。中国政府还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明确提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大战略部署。”2001年,刚刚走进小康的中国毅然决定,在今后十几年内,投资几千亿元,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在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的基础上,继续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着创新和发展。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明确提出:“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把“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确立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2005年9月,中国政府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制定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同时,发出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从而在全国形成了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基本格局。在深刻总结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世界各国发展规律,科学判断我国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中国政府以对民族和人类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思想,并将“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国家”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描绘了新世纪中国生态建设的宏伟蓝图。

    生态文明是继人类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和成果的反映,它摈弃了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为,走上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伟大征程。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旗帜和方向。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经过艰辛探索、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选择,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在自身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同时,也在谋求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2007年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主席从维护全球气候安全的战略高度,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1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18.21%提高到20%,并提出了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的重要倡议。这是中国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又迈出的重要一步。

    二、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养护物种、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固碳释氧、维护生态平衡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肺”。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总干事萨乌马所说:森林即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

    中国政府认为,森林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失去森林将失去未来、失去一切。基于这些认识,中国政府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放在了生态建设的首要位置,并力求改变中国森林资源稀少的状况,维护中华民族的生存根基,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经过中国政府和人民长期艰苦的努力,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时的8.6%,增加到目前的18.21%,森林蓄积量达到124.56亿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36.18亿立方米。在世界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情况下,中国的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并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

    (一)人工林面积占世界人工林面积近1/3

    大力发展人工林,是发展森林资源的重要途径。自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采取人工种植、飞播造林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等一系列措施,加快人工林发展步伐。中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5300多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近1/3,居世界首位,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2000—2005年全球年均减少森林面积730万公顷,而中国年均增加森林面积405.8万公顷;全球人工林面积年均增加280万公顷,其中中国年均增加148.9万公顷,占全球人工林年均增量的53.2%。这一重大成果,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全球森林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森林资源继续减少的情况下,亚太地区森林面积出现了净增长,其中中国森林资源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地区的森林高采伐率。

    (二)严格保护天然林

    天然林的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中国在大力发展人工林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天然林保护。中国天然林面积为1.17亿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60%。为加强天然林保护,在试点阶段投入114亿元的基础上,中国政府决定,从2000—2010年投入962亿元,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天然林采伐量。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凯文·坎普先生当时曾赞叹:“中国政府在今后11年中投入110亿美元用于天然林保护,我为你们的国家感到骄傲。”经过9年的努力,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4.26亿立方米,有效地保护了9837.72万公顷森林,工程区内净增森林面积815.7万公顷,净增森林蓄积4.6亿立方米,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三)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资源管护制度

    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制。一是建立了以森林限额采伐、林权登记发证、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和森林资源定期清查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全国森林凭证采伐率达到92.4%,征占林地审核率达到91.2%,林权登记率达到85%。二是建立了以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成立了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实行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组建了武警森林部队和专业扑火队伍,制定了扑救应急预案。20年来,中国森林火灾受害率平均控制在0.5‰以下,低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中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初步形成了以生物防治为基础,生物、仿生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防治率达到67%,其中无公害防治率达到70%。三是建立了森林资源监督制度。从1989年开始,中国政府在全国相继设立了14个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对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情况实施了有效监管。这些制度的形成,保障了森林资源消长的良性循环。

    三、发展碳汇林业和生物质能源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和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就其能源当量而言,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而且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等优点。森林以其占陆地生物物种50%以上和生物质总量70%以上的优势,而成为各国新能源开发的重点。

    中国政府认为,大力发展林业,不仅是缓解气候变暖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改善能源结构、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国政府通过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升森林的“碳汇”功能,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中国森林资源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

    为增加森林资源,中国政府不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加快植树造林步伐、提高森林质量,而且还大力发展沼气、改灶节材,以减少森林资源低值消耗,保护和增加了森林资源。

    随着中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显著增加。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中国森林固碳能力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36.42吨/公顷增加到21世纪初的150.47吨/公顷。1980—2005年,中国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造林和森林经营,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46.8亿吨,通过控制毁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3亿吨。2004年中国森林净吸收了约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同期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以上。2006年底,来自中国、芬兰、苏格兰及美国等国的6位不同学科的国际著名专家共同对全球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1999—2005年间,中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

    (二)建立中国绿色碳基金

    中国政府对维护全球气候安全高度重视,于2002年8月正式签署《京都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不承担减排义务,但中国政府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不但十分重视工业减排,关停了一批高排放、高耗能企业,而且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等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的措施。中国国家林业局设立了林业碳汇管理办公室,积极推动林业碳汇项目实施。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支持下,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项目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该项目计划造林4000公顷,预期从2006年到2035年净吸收二氧化碳当量超过60万吨。广西项目是全球第一个被联合国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林业碳汇项目。该项目方法学也是全球第一个获得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再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

    为推动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应对气候变化,2007年7月,中国国家林业局联合有关单位和机构成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该基金是中国绿化基金会的专项基金,旨在通过企业、个人或组织出资造林吸收二氧化碳,并将所造林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登记在出资方的社会责任账户并予以公布,以此为减缓气候变暖作出贡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先期注资3亿元人民币。

    (三)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

    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主要是通过工业化利用途径,将富含油脂、木质纤维及非食物类果实淀粉的林木生物质材料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源产品和生物基产品,包括液体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固体成型燃料、气体燃料、直燃发电以及生物塑料等。

    中国现有灌木林、薪炭林、林业剩余物,每年可提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生物量为3亿吨左右,折合标准煤约2亿吨,如全部得到利用,能够减少1/10的化石能源消耗;如刺槐、柠条、沙棘、柽柳等资源,通过平茬收割可作为燃料用于生物发电或加工固体成型燃料。此外,中国木本油料树种总面积超过400万公顷,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种。目前,具有良好的资源和技术基础并可规模化培育的油料能源树种约有10种,如黄连木、麻疯树、光皮树、文冠果、油桐、乌桕、石栗树等。其中,麻风树栽培2—3年即可结果,结果期长达30—50年,其果实平均含油率40%左右,5年生每亩果实产量达200公斤,可生产生物柴油60公斤左右。中国森林资源中果实富含淀粉的树种也很丰富,如栎类果实经加工提炼可转化燃料乙醇和生物化工产品,现有面积达1800多万公顷,开发潜力很大。中国现有宜林荒山荒地5700多万公顷和近1亿公顷的盐碱地、沙地以及矿山、油田的复垦地等边际性土地,培育能源林的潜力和空间很大。

    为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节能减排降耗,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国家林业局成立了林业生物质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将规模化培育能源林列入“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编制了《全国能源林建设规划》、《林业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十一五”建设方案》。为逐步建立从原料培育、加工生产到销售利用的“林油一体化”、“林电一体化”发展模式,中国国家林业局先后与中国石油、中粮集团、国家电网公司等开展了合作。2007年已在云南、四川、湖南、安徽、河北、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合作建设油料能源林基地100万亩,并积极推动林业生物柴油加工业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的国能生物发电公司在山东省建立的以林木质为主要原料的生物发电厂已投产运行,并着手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建设林木质生物发电厂。

    四、沙化土地治理

    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中国是受土地沙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为遏制土地沙化,中国政府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顽强奋斗,使沙化土地扩张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全国土地沙化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新世纪初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受到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机构的高度评价。

    (一)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1978年启动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设范围涉及中国北方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规划造林3508.3万公顷,建设期1978—2050年,将历时73年。经过近30年的建设,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37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增加到10.51%,森林蓄积量由7.2亿立方米增加到10亿立方米,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就。一是改善了生态状况。工程区内2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林木覆盖率分别达到15%和20%以上,黄土高原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近5年来减少流入黄河的泥沙达3亿多吨。二是促进了农民增收。工程区共营造薪炭林105万公顷,灌木饲料林500多万公顷,经济林391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200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5,年产值300亿元,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三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工程区3130万公顷农田和牧场得到林网的有效保护。

    (二)强化京津风沙源治理

    中国政府于2000年启动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的75个县(区、旗),规划治理总面积2057.35万公顷。到2006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任务612万公顷,实行禁牧面积568.4万公顷,生态移民10.12万人。2005年与2001年相比,工程区林草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了10%—20.4%,植被多样性指数提高0.45—1.65,向大气释尘量下降15.8%。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有林地面积已由治理前的17.8万公顷增加到目前的23.5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7.6%提高到32.6%,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

    (三)建设规模宏大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中国平原地区耕地和人口约占全国的40%,是粮食主产区,也是无林少林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华北平原森林覆盖率仅为1.1%,许多平原地区没有森林,风沙和干热风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改善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中国政府组织人民大力开展平原绿化。特别是1988年实施全国平原绿化工程以来,逐步探索出了以农田林网为主体,“四旁”(宅旁、村旁、路旁、水旁)植树、农林间作、成片造林相配套,网、带、片、点相结合的农田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有力推动了平原地区的生态建设。从1988年到2007年,全国平原地区累计完成造林7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7.3%提高到现在的15.8%,新营造农田防护林376.8万公顷,农田林网控制率由1987年的59.6%增加到现在的74%,3356万公顷农田得到保护。据测定,农田林网通常可减缓低空风速30%—40%,提高相对湿度5%—15%,增加土壤含水量10%—20%,可有效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提高农作物生产量。过去一些风、沙、旱、涝、碱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如今绿树成荫、林茂粮丰。

    五、湿地保护与恢复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保持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多种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而且对维护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湿地类型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单块面积大于100公顷的湿地总面积为3848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中国湿地保存了全国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分布高等植物2276种,野生动物724种,其中水禽类271种,两栖类300种,爬行类122种,兽类31种。湿地水鸟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6种,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有31种,占54%。

    中国湿地保护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保护强度大、措施有力,制定了抢救性保护自然湿地、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开展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已取得显著成效。全社会保护湿地的意识明显增强,保护行动得到落实,科研监测等基础工作得到强化,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中国政府先后获得“献给地球的礼物”特别奖、“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湿地保护科学奖”、“自然保护杰出领导奖”等国际荣誉。

    (一)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

    2005年,中国国家林业局等10个政府部门,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确定了湿地保护、恢复、可持续利用、能力建设等工程建设项目,计划投资90亿元,实施400多个项目。目前,已审批实施近200个项目。在国家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全国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18处,面积27万公顷;建立47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使1715万公顷、近45%的现有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一批退化湿地的生态功能正在恢复;湿地可持续利用的示范模式正在形成。

    (二)加强三江源湿地保护

    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一地区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关系到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水资源供给,被誉为“中华水塔”。为保护这一地区的湿地,2003年中国政府建立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生态功能最重要的15.23万平方公里区域纳入保护范围;2005年制定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计划投资75亿元,对河流、高原、湖泊、沼泽等类型的湿地进行重点保护,同时通过退耕还林、防沙治沙、草原恢复、水土流失治理等措施,全面保护和恢复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强水源涵养能力。

    六、水土流失治理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新中国成立以来,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万平方公里,每年可保持土壤15亿吨,增加蓄水能力250多亿立方米。

    (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中国的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坡耕地。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后,中国政府把“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放在灾后重建综合措施的首位,并作出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政府决定:向退耕农户提供种苗和造林费补助,每亩补助50元;无偿向退耕农户提供粮食、生活费补助,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150公斤,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100公斤,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生活费20元;对还生态林的粮食和生活费暂补助8年,还经济林的补助5年,还草的补助2年。1999—2006年,25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9个县、1.2亿农民,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896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162万公顷、封山育林156万公顷。中央财政需投入2244亿元,到2006年已投入1303亿元。为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2007年8月,中国政府又作出了现行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期满后再延长一个周期,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现金补助,并安排专项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大决策。中央又需新增投入2066亿元,使退耕还林工程总投入达到4310亿元,相当于2.4个三峡工程或13条青藏铁路的投资。这项工程,改写了工程区“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历史,实现了中国垦殖史上的重大转折,并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生态工程之一。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占国土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个多百分点,有效减轻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据四川省水文监测,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后,2004年与1998年相比,长江一级支流年输沙量大幅度下降,其中岷江夹江站减少38.6%,嘉陵江亭子口站减少94%,涪江射洪站减少95.6%。据四川省生态定位监测,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省年均滞留泥沙0.54亿吨、增加蓄水6.84亿吨,累计减少土壤有机质损失量3646万吨、氮磷钾损失量2083万吨,平均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达134.5亿元。

    退耕还林工程现已完成的造林全部成林后,木材蓄积量将达10亿多立方米。据测算,10亿立方米的森林可生产氧气16亿吨、吸收二氧化碳18亿吨,这将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作出新贡献。

    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还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退耕农户的收入,被广大农民称为生态工程、富民工程、德政工程。地处黄土高原的陕西省延安市1999—2006年累计退耕还林57.6万公顷,实现了“粮下川、林上山、羊进圈”,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由1998年的20.8%提高到2006年的45%, 全市粮食总产量从以前正常年份的6亿公斤左右提高到2006年的7.45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1356元增加到2006年的2425元。

    (二)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长江流域涉及18个省区市,总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8%。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人为破坏,长江流域森林植被大量减少,生态严重恶化,洪灾、旱灾、泥石流成为长江流域的三大心腹之患。为恢复长江流域的森林植被,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1989年中国政府启动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共完成营造林832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6.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净增9.6个百分点。

    (三)构筑万里海疆生态屏障

    为改善沿海地区生态状况,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991年中国政府启动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工程覆盖沿海11个省区市、221个有海岸线的县。经过10多年的建设,累计完成营造林386.4万公顷,低效防护林改造6.82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10.6个百分点;新造和更新沿海基干林带7884公里,使海岸基干林带达到1.7万多公里;新增农田林网控制面积近 50万公顷,农田林网控制率达80%;建立沿海湿地自然保护区90多处,保护区面积达543万公顷。在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庇护下,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08万公顷,土壤侵蚀模数下降25%。为吸取印度洋海啸的惨痛教训,中国政府已经进一步修编了工程建设规划,决定到2015年,再投资99.84亿元,全面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力争早日建成万里海疆生态屏障。

    七、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中国政府认为,物种是最珍贵的自然遗产和人类未来的财富,维护物种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一个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可复得,人类就失去了一种独特的基因库,并将永远失去利用它的可能性,这对人类将是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中国幅员辽阔,生态系统多样,野生动植物极其丰富,仅脊椎动物就有6481种,居世界前列;高等植物达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保存了许多北半球地区濒临灭绝的孑遗物种,如大熊猫、朱鹮、金丝猴、华南虎、扬子鳄和水杉、银杉、香果树等数百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中国政府将保护野生动植物种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并于2001年实施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野生动物保护

    为了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中国政府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并切实加大执法力度。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了“绿盾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二是强化栖息地保护。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等形式,有效保护和改善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三是拯救繁育珍稀濒危物种。圈养大熊猫种群达到239只,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596只;朱鹮从1981年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1000多只。四是积极推动野生动物资源繁育。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达24500多家,有效缓解了野生资源保护的压力。五是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在候鸟等野生动物重要聚集分布区域建立了350处国家级、550处省级和2000余处市县级监测站,布设监测点和巡查路线近万处。

    (二)野生植物保护

    为了保护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其潜在的生态、经济和科学价值,中国政府颁布了《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等法律法规。初步建立起野生植物就地保护网络体系,涵盖了65%的高等植物种类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主要栖息地。积极开展迁地保护和针对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拯救繁育,建立起400多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基因保存中心和160多家植物园、树木园,保存了中国植物区系成分植物物种的60%,上千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严厉打击乱采滥挖、非法经营和走私野生植物及产品等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的势头。

    (三)自然保护区建设

    早在1956年,中国政府就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到2000年共建立自然保护区1147处。自2001年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来,自然保护区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06年,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395处,覆盖了15%以上的陆地国土面积,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小区5万多处,总面积150多万公顷。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涵盖了20%的天然优质森林和30%的典型荒漠化地区。

    八、发展林业产业

    中国政府在高度重视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森林的合理采伐利用,实行在培育中利用、在利用中培育,以满足中国经济增长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50多年来,全国累计生产木材85亿立方米,消耗森林资源122.8亿立方米,接近中国现有森林资源的总量。中国重视木材及林产品的国际贸易,在弥补国内优质木材缺口的同时,也向国际社会提供了大量林产品。在净进口木材及木质林产品中,原木为3215万立方米,这对国内需求只是一种补充。2006年,中国进口木材为64.21亿美元,出口木材类林产品为166.85亿美元,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同时,中国进口了大量的废纸,为全球节约木材作出了重大贡献。据总部设在华盛顿的《森林趋势》说,中国这几年节约了5400多万吨的木材。

    立足国内解决木材需求是中国的基本政策。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解决国内的木材需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陆续建立了4466个国有林场,森林面积达3666.6万公顷,其中培育人工林1333.3万公顷,20世纪90年代又大力推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2002年中国政府又启动了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目前,全国已营造速生丰产林490万公顷。

    在以速生丰产林、纸浆林、能源林等为主的林业第一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迅猛发展。中国人造板、木质地板、竹材及竹制品、家具、松香等产品产量均已位居世界前列,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而且为繁荣国际市场发挥了作用。此外,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方兴未艾。2006年,仅森林公园就接待游客2.13亿人次,占当年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5%,直接旅游收入达到118.29亿元,实现社会综合产值950亿元,提供就业机会400多万个。

    九、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生态文化在普及生态知识、树立生态道德、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生态文化,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致力于使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

    中国政府把生态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强社会宣传和公众教育。发布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突出抓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每年开展“关注森林”、“保护母亲河”行动,在植树节、国际湿地日、世界环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重要纪念日,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拍摄制作了系列电视专题片《森林之歌》,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人与自然”、“绿色时空”、“绿野寻踪”等专题节目。创办了《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林业》、《森林与人类》、《国土绿化》、《生态文化》等报刊,搭建了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化的平台。树立了林业英雄马永顺、治沙女杰牛玉琴和治沙英雄石光银、王有德等先进模范人物,坚持用榜样的力量推动生态建设。

    深入开展“林业与构建和谐社会”、“林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林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林业与国家安全”、“林业与节能减排”等重大生态课题研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出版了《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林业与生态建设》、《毛泽东论林业》、《周恩来论林业》、《刘少奇论林业》、《98洪水聚焦森林》、《中华大典·林业典》、《生态文化建设论》、《生态文明建设论》、《草原文化生态魂》等重要图书,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建设理论。文学艺术家创作了《青山常在》、《秋天的牵挂》、《笑着和明天握手》、《天狗》等生态文学艺术作品,丰富了生态文化产品。举办了中国国际绿化博览会、林业产业国际博览会、森林旅游博览会、花卉博览会、生态文化节、竹文化节、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生态文化论坛、湿地保护论坛、国际沙漠论坛、绿色财富论坛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及“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丰富了生态文化活动的载体。

    十、加强生态领域国际合作

    生态危机没有国界,保护生态需要全球的共同行动。中国政府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相关国际事务,先后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进全球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认真履行国际公约

    ——中国于1980年12月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00年和2004年连续当选为公约常委会副主席国和亚洲地区代表。中国实行了集中统一的履约管理体制,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并在北京等22个中心城市设立了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事机构,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履约管理体系,健全了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制度,建立了部门及国际间的联合执法网络,查处了大批野生动植物走私案件。

    ——中国于1992年1月3日加入湿地公约,目前为公约常委会成员国和公约财务小组成员国。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公约各项事务,并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作为中国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总目标下的优先行动,认真履行公约的各项义务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中国政府先后成立了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和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

    ——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不承担减排义务。但中国政府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实行节能减排,并积极与发达国家合作开展清洁发展机制下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积极开展气候变化下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评估和分析,与发达国家就森林碳汇计量和监测等开展合作和技术交流。

    ——中国于1992年11月7日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国政府建立了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基本制度,实行了野生生物资源有偿使用和限额使用制度;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行动计划》、《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执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的实施方案》、《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规划》;编制了《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等。

    ——中国于1997年5月9日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积极参与公约各项事务,担任第一届科技委员会主席和第六届缔约方大会副主席。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国家履约行动方案,成立了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将荒漠化防治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战略;建立了荒漠化监测、政策保障、生态建设国家财政投入体系;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干旱地区土地退化评估;承担公约亚洲区域第一专题网络,推动区域荒漠化监测和评估工作;在北京设立了荒漠化公约国际培训中心,开展发展中国家防治荒漠化培训;中国与韩国、日本、蒙古国建立了东北亚森林网络机制,共同应对区域荒漠化和沙尘暴问题。

    ——中国于1999年4月23日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先后成立了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导小组及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等机构,初步形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机构体系框架。

    (二)全面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热带木材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林业委员会、国际竹藤组织、国际杨树委员会、亚洲森林伙伴关系、东亚及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路线合作伙伴关系、亚太地区村社林业培训中心、蒙特利尔进程、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湿地国际等国际组织(机构) 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模式,与世界上几十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工作联系。

    中国国家林业局代表中国政府先后与11个国家签署政府间合作协定,与34个国家签署了41个部门间合作协议(备忘录)。中国还与欧盟、东盟、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环境基金、国际热带木材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商品共同基金等国家和国际组织(机构),在双边无偿援助下实施了多项生态建设领域的合作项目,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国外贷款、外商投资和无偿援助等支持中国生态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到2006年,投入中国林业的各类外资达64.66亿美元,其中无偿援助资金近8亿美元,实施项目640余个。这些项目辐射全国近30个省区市,内容涉及从苗木培育到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法规等各个领域。为促进全球森林资源恢复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规范参与全球森林资源培育和可持续经营,2007年颁布了《中国企业境外森林可持续培育指南》。

    十一、提供有力支持保障

    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公益事业,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推动。多年来,中国政府在体制机制、法制建设、资金投入、科技支撑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加强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坚持深化改革

    中国政府根据森林资源权属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分别进行了集体林权制度、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改革,有效促进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有1.67亿公顷集体林地,占全国林业用地的60%,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2003年以来,福建、江西等省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开展了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创新了集体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被誉为中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变革。目前,这项改革正在中国全面推开。到2007年,已有4406.6万公顷集体林完成了明晰产权任务,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27.5%。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开展国有林区和森工企业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国有林场改革,不断理顺体制机制,保障生态建设顺利推进。

    (二)加强法制建设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法制建设,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已经走上了依法治林的轨道。

    ——形成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法律有森林法、防沙治沙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行政法规有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防火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退耕还林条例等13部;地方性相关法规和规章达300多件。

    ——建立健全了执法体系。建立了林政管理、森林公安、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植物检疫等方面的执法机构和队伍。全国共设有森林公安机构7000多个,公安干警6万多名,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3000多个,林业植物检疫员2万多人,还建有3万多个乡镇林业工作站、4300多个木材检查站、850多个检疫检查站等行政执法机构,共有执法人员约20万人。“十五”期间,共查处林业行政和刑事案件215.62万起,收缴木材304.68万立方米、野生动物886.25万只(头),有效保护了生态建设成果。

    (三)投资与政策

    投资拉动与政策推动,是中国政府开展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大幅度增加了生态建设投入。“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林业投资212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后前50年总和的1.5倍。

    在投资政策方面,国家将国债资金重点用于生态建设;2001年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目前已有4453万公顷重点公益林被纳入中央补偿范围,累计安排补偿基金133亿元。

    (四)科研与推广

    在生态建设中,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地、县四级林业科学技术研发体系、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体系、技术标准与质量监督体系、林业科技管理体系。目前,全国有地级以上林业科研机构241个,科技人员约1万人;县级以上林业技术推广站(中心)2500多个,从业人员近5万人。“十五”以来,完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制定了《林业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取得了1000多项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科研成果,推广了800多项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实施了重大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发布了324项林业国家标准和707项行业标准,建立了可用于林业生态效益监测的森林、荒漠、湿地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推进了森林认证。林业科技贡献率已由1996年的27.3%提高到2006年的35.4%。

    十二、生态建设的战略重点

    中国的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中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任务极其艰巨。中国政府站在维护国家和全球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并将为此实施宏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力争改善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并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较大贡献。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一方面将加大直接减排的力度,另一方面将充分发挥森林的间接减排作用。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力争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2030年达到23%以上、2050年达到26%以上,增加森林的固碳总量。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增强单位面积森林固碳能力。加大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增强土壤的储碳功能。加大对森林火灾、病虫害和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防控力度,减少森林破坏导致的碳排放。加快构建“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加强森林可持续恢复和经营技术经验交流,推动亚太地区森林资源恢复和发展。

    ——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继续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减少水土流失、风沙危害、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坚持发扬“胡杨精神”,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加强“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加强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全面提升沙化土地防治成效,加快推进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力争到2030年,使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达到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0个,90%以上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形成较为完整的湿地保护和管理体系。

    ——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继续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到2050年使全国森林、野生动物等类型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2600个左右,总面积1.5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6%,使全国8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和增加,所有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良好保护,维护物种安全。

    ——努力保障木材供应。立足国内保障和改善木材等林产品供给。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力争到2015年完成1333万公顷的建设任务。强化对现有人工用材林的科学经营,力争将每公顷蓄积量提高到100立方米左右。切实提高木材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到“十一五”末,把木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

    ——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人均占有食用木本植物油达到0.8公斤,人均占有水果达到50公斤,人均占有木本粮食10公斤,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国民营养水平作出贡献。

    ——积极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通过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改善能源供应结构,维护能源供应安全,同时促进节能减排。一方面,积极开发现有森林中能源原料的3亿多吨生物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宜林荒山荒地培育能源林。同时,积极开发相关的配套技术,逐步形成原料培育、加工生产、科技开发的“生物质能一体化”格局。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好自身的生态问题,是增加中国人民福祉的要求,也是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要求。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作出更大贡献。

评论】【推荐】【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纸印论坛 ·纸业 ·印刷 ·造纸 ·纸张 ·包装 ·出版 ·纸网 · ·景华 ·纸品 >> 更多
·河北启动教科书循环使用 3年将节省资金3亿(图)
Copyright @ 2000-2007.Beijing IUUI Network Sci-Tech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纸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联系电话:010-51660216 值班电话:010-51660219
传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