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林纸一体化运作已经相当的成熟和成功,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国内外各种林纸一体化模式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和分类,研究各类模式的特点和使用范围,从而为我国林纸行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从国内外林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得到的启示:林纸一体化不能只是披着"一体而不化"的外衣;林纸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政府支持;林纸一体化可以有不同的实施模式? 国内造纸公司发展方向:公司首先要做大作强才有能力发展林纸一体化,才能发挥资源优势;"走出去"实现全球化的战略布局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造纸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据中国造纸业协会的数据,2006年我国造纸工业纸及纸板产量为6500万吨,消费量为6600万吨,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预计08年生产量和消费量将分别突破8010万吨、7868万吨。最近三年国内纸类消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在11.15%左右,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率的速度快速发展。但我国造纸行业存在着原料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企业规模小、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
我国造纸工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史中,受制于木纤维资源的匮乏,而麦草资源相对丰富,所以我国造纸工业在起步阶段选择了一条以稻草等禾本植物纤维原料为主的造纸工业发展模式。实践证明,以非木纤维为主的原料结构,是造成我国造纸企业平均规模过小、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会进一步制约造纸工业向规模化、清洁化及现代化方向发展。
谁掌握了资源(原料),谁就在竞争中获得了成功的资本。因此,林纸一体成为林业和造纸业关心的热门话题,同时选择林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也成了国内外造纸企业的发展共识。对于中国的林纸工业界来讲,现在要探讨的不是该不该走一体化,而是如何构建一条适应本国国情的一体化模式的问题。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林纸一体化运作已经相当的成熟和成功,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国内外各种林纸一体化模式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和分类,研究各类模式的特点和使用范围,从而为我国林纸行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我们首先从国内外林纸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入手。
一、国内外林纸一体化发展历程
1. 国外林纸大国的林纸一体化发展历程
经过近100年的林纸化发展历程后,国际上绝大多数国际的造纸企业都是用木材造纸,尤其北美和北欧,造纸原料几乎100%是木材,且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产品档次高、污染小,这些国家的造纸业分别通过三条路线最终达到了林纸一体化。
北欧的森林覆盖率属世界之最。近几年世界林纸技术的重心已从北美转移到了北欧,而在北欧各国中,芬兰的林纸技术最显突出,它也是我们上表多显示的林业基地与造纸厂同步发展的典范。芬兰森林覆盖率达69%,森林占国土面积的2/3。芬兰倡导的森林工业群体化,是包括森林种植和管理、森林工业(制材、制浆和造纸)、建材工业、印刷工业以及与森林有关的一个工业体系。下面我们总结了芬兰的林纸道路的发展历程以期获得一些对我国林纸一体化有所启示的经验和教训。
2.我国林纸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长期以来,我国的林业部门和造纸部门深受林、纸分离的危害,对林纸一体化这一新的制度安排寄予众望,甚至有人认为林纸一体化是摆脱困境的最好办法。我国的林纸一体化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探索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二、国内外林纸一体化发展模式
1.工业发达国家林纸一体化模式总结
造纸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由于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大型制浆造纸企业和原料林基地以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经营模式,使得林业和造纸业从互为消长转变为相互促进,依存发展。在这种模式下,造林、营林、采伐、制浆、造纸与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带动林业和造纸业共同发展的产业链。下面我们对造纸工业发达国家实施林纸一体化的具有代表性的模式进行总结和归纳。
(1)造纸企业营造人工速生林基地
随着林产工业的迅猛发展,全球森林资源显得愈加宝贵,通过发展人工林来保证原料供给已经成了瑞典、美国、巴西等各造纸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做法。
(2)私有林主形成联盟
发展造纸业有些私有林比重较大的国家或地区,私有林所有者组成了他们自己的森林工业联盟,为造纸工业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例如,芬兰是一个木材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其中私有林占一半以上,国内私有林所有者组成了芬兰森林工业联盟,并与包括造纸企业在内的的以木材为原料的企业签订协议,为他们提供木材原料,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瑞典的私有森林所有者也有自己的林产业协会,以推动除林木培植和采伐业以外的板材、纸浆、造纸、林产化学等工业的发展。
(3)林、纸同步建设
随着林纸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造纸工业发达国家在创建造纸企业之初就建立起自己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巴西的大型制浆造纸企业,多数是在建设之前就着手营造造纸工业原料林,或者先用天然林和传统人工林,然后立即用造纸专用林来替代,以达到林纸同步发展。目前多数制浆造纸企业生产所需的木材80%左右由自己的原料林基地供应,基本保证了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0世纪80年代后期,印尼政府推行大规模建立工业用林计划以支持制浆造纸工业,同时规定纸厂建厂前必须先行造林,建立企业的原料基地,实行集约化经营。
(4)林、纸及相关产业形成产业群体
"林纸产业群体"是芬兰首创的并被各国普遍采用的模式。由于芬兰林纸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与之相关的产业,从而形成了一个产业群体。该群体是木材、机械和专有技术的联合体,有造林、造纸、机械设备制造、能源供应、化学品生产、运输、印刷、咨询等公司以及相应的科研教育机构等组成,并以木材加工为基础,生产据材、纸浆和纸产品等,以达到群体中的各相关工业同发展。
瑞典的制浆造纸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拥有自己的森林培、制材、制浆、各类纸及纸板生产、化学品生产、运输和电力系统等产业,从而形成了一定的林纸产业群体。
(5)跨国林纸一体化
随着造纸企业规模额不断扩大以及本国原料和产品市场局限性的日益明显,造纸大国的众多林纸企业纷纷在本国之外开辟市场,建设国外自有的得原料林基地或林纸企业,使本国的林纸工业向规模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即保证了本国企业和本国造纸业的发展,又保护了本国的森林资源、环境和生态。
芬兰林纸工业就是通过创办和兼并国内、外的林纸公司,最终达到获得更多原料来源、缩短运输距离、降低单位成本、改善客户服务、加快交货期限、开拓广阔市场等目的。芬兰三大造纸集团斯道拉恩索、芬欧汇丰和芬兰林业总公司垄断了芬兰98%的纸和纸板总产量,前两家公司还在中国建立了独资纸厂。另外,日本造纸行业也开始纷纷在巴西、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大规模营造速生人工林,建立自己的林纸企业。
2.我国林纸一体化模式总结
我国造纸产业受制于木材资源匮乏,不得不从解决造纸原料的出路问题出发,寻求发展以非木材原料为主的造纸工业道路,使得我国形成了以稻草等禾本科植物纤维为原料为主的造纸工业发展模式。该模式的发展导致我国造纸企业普遍规模小,污染严重,产品档次低。而国际造纸企业的发展方向则是采用可再生的速生林为主要原料。在此背景下,近20几年来,我国造纸工业逐步朝着林纸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但由于我国的特有的国情,林纸一体化进程比较艰难,发展模式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更新,下面对一些主要的形式进行总结。
(1) 行政干预下的林纸结合
自1987年以来,国务院逐年加大对林纸一体化工作的推进力度。在试点的基础上,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认真组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加快生态建设的意见》、《全国林纸一天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等政策性文件。在上述政策的宏观指导下,部分地区采取了行政手段,将部分国有造纸企业资源和国有林场资源进行了资源整合,实行了林纸一体化。
(2) 林业和纸业兼并重组与股份制改造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我国逐步实行了林业和纸业的兼并重组与股份制改造,从而出现了由核心企业与合并方合作成立的林纸一体化企业,各方派人共同组成管理层,共同占有企业的所有权,并按出资额享受企业权益。晨鸣纸业就是在通过兼并重组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
(3) 营造自有人工林纸采林基地
我国是个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天然林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造纸及其他相关行业的需要,人工营林就成了很多企业必然的选择。岳纸集团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植树造林,在国内率先走出了一条"林纸一体化可持续发展造纸"的路子。
(4) 与林农合作发展"定单林业"
营造自有速生林基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不是所有造纸企业都能够做到的。因此,尝试着与林农或集团造林单位合作,签订合同保证原料来源,也是我国采用的实施林纸一体化的模式之一。
还有一个数字更能说明问题:全球最大的造纸企业浆纸年产量达到1700万吨,而中国最大的造纸企业年产量只有301万吨,相差了近六倍。以上的种种情况都说明一点:中国没有一家大型造纸企业。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资源禀赋,正如同林业是造纸业的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但只是潜在的优势,只有通过强势同质产业的开发,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其中,同质强势产业指在某类资源产业中具有现代规模、现代有机构成和技术构成、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集团,是带动资源型经济的龙头企业。
在我国造纸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情况下很难每家都拥有自己的原料林基地,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个经济实力。所以不管是从与发达国家的造纸集团相比还是从国内发展林纸一体化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污染或是从降低规模成本等方面来考虑,在国内形成几个较大规模的有竞争优势的集团公司从各方面来讲都是必要的,也是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这一结论与07年10月份发改委颁布的《造纸产业发展政策》中提到的支持国内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和扩建等形式,发展10家左右100万吨至300万吨具有先进水平的制浆造纸企业,发展若干家年产300万吨以上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制浆造纸企业集团正好也是相符的。
目前看来,产能超过100万吨的造纸企业数量仍然较少,而能进入300万吨产能级别的企业也就是晨鸣、玖龙等极少数,因此如果想要打造若干产能超300万吨的造纸企业,行业的并购重组是必要的。其他几个规模较大的如华泰股、太阳纸业、晨鸣纸业、博汇纸业、岳阳纸业可以通过扩大产能,兼并重组地方企业,成为未来的行业龙头企业。
2."走出去"实现全球化的战略布局
谈到走出去不能不谈到日本。这个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度,在历经战争创伤和金融动荡之后,其造纸工业企业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走出去的战略,在森林资源相对丰富的印尼、泰国、巴西、加拿大等地建设原料制浆基地,占领世界林木资源。日本排名前十位的造纸企业都是临海而建,排污到深海,同时控制了世界木片80%的海上运输。日本强大的金融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把银行开到了印尼等地,极大地支持了本国造纸工业的全球扩张。另外,进入世界500强的造纸企业都是跨国公司,美国国际纸业每年1700万吨的产能就是在分布于40多个国家的工厂中实现的。
我国是森林资源缺乏的国家,尽管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森林面积却排在世界的119位。从相对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民族造纸工业发展必须依靠国外的资源,无论从市场开拓还是原料建设来说,中国的民族造纸工业必须也只能全方位地走出去,只有走出去才能海阔天空,才能把产业链拉长,从而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是一个生存问题,也是一个真正应对全球化压力的战略问题。国家也应该为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制定政策,提供条件。
3.小结
不管从环保政策、国家"抓大放小"提高行业集中度的产业政策还是大力推进林纸一体化解决原材料瓶颈等各个方面考虑,龙头企业肯定是未来行业中的最大受益者,同时也是最有潜力发展成为国际化大企业的"候选人"。我国造纸行业通过兼并重组来做强做大将成为必然。规模较大的华泰股份、太阳纸业、晨鸣纸业、博汇纸业、岳阳纸业将可能从中获益。
对于一些企业规模较小,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建设自己的原料林基地更是经济能力所不允许,但如果能够实现相互之间以及与大型造纸企业的整合,则是互利双赢的局面。
目前上市公司中,已经有岳阳纸业、美利纸业、华泰股份、晨鸣纸业、景兴纸业开展了林纸一体化项目建设,太阳纸业虽然目前还没有实施林纸一体化项目,但发展林纸一体化的战略布局已经开始。随着这些龙头公司大规模开展林纸一体化项目,将逐步降低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行业可持续发展将得以延续。
另外要提到的是,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我国造纸业上市公司中还没有走出国门发展原料林基的的公司,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一样,中国的民族造纸工业只有走出去才能海阔天空,才能把产业链拉长,这是一个生存问题,也是一个真正应对全球化压力的战略问题。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国内资源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华泰股份和太阳纸业或许将成为首批大胆走出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