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玖龙纸业内地工厂所在的东莞市麻涌镇和风细雨,但该公司及其董事长张茵正被一场暴风雨袭击。一天前,玖龙纸业突然中止了与两家劳务派遣公司的合作,原本在东莞工厂工作的415名劳务派遣工被告知他们失去了继续在玖龙纸业工作的机会,毫无准备的工人们希望玖龙方面能收回成命。
玖龙方面称,这些员工因为技术升级变成了冗员,“原本需要十个人干的活现在也许只需要一个人了。”玖龙纸业集团公关部经理杨月霜表示。但工人们似乎不愿接受这样的解释,“我们没有看到新设备的安装。”一位员工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工人李晓波(化名)在突遭巨变的第二天,与他的几十名工友们待在离玖龙纸业工厂仅两三公里的村子里,他们对于这次打击并无准备。李拒绝了劳务派遣公司安排的另一家工厂,“我们听说那里需要加班,待遇也不如玖龙纸业。”
李和他的伙伴们每人从玖龙纸业拿到了2200元的补偿金,玖龙纸业方面称,发放的补偿金相当于这些工人工作一个半月的收入。
李晓波认为他在拿了这2200元之后不仅与玖龙纸业,也与劳务派遣公司“红海”脱离了关系。“我们当时签字、按手印、拿钱,这就是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金。”
18日,杨月霜向记者表示,在此次的事件中,玖龙纸业严格遵守了相关的劳动法规。
李的另一些工友结伴去了临近玖龙纸业工厂的广州开发区,他们准备接受新的工作,因为生活还得继续。
观察:
“裁人”背后的逻辑
在玖龙纸业看来,相对于废纸价格,员工成本的提升并不会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冲击,玖龙纸业在中报中特别指出,“我们的员工成本只占营业额的4.7%,此百分比将随着新纸机投产而继续下降。劳动合同法的推行对我们影响非常小。”
自去年开始的因成本增加而引发的珠三角一系列企业倒闭案中,很多工人失去了工作,一份好工作开始变得越来越难得。相对于珠三角大部分城市,东莞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大,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被迫向低成本的地区转移。
玖龙纸业也面临着成本增加的问题,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带来的成本压力已经开始影响到了这家曾经的明星造纸企业的经营。
玖龙纸业于3月17日公布的中报显示,虽然玖龙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4.2%,但净利润率却下降了4.6个百分点,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更是大幅下挫了46.2%,与此相对应,玖龙纸业的股价也从2007年底的52个月最高点26.75港元下降至目前的7港元左右。
“玖龙纸业提价之后,销售就开始不如从前了。”一家几年来为玖龙纸业提供运输服务的公司员工老刘对此有些惋惜。玖龙的中报中也坦承,废纸价格的持续上升迫使玖龙纸业提高了产品价格,但玖龙方面认为,凭借其行业领导地位,公司可以“将大部分产品增加的废纸成本于45至60天内转嫁予客户,成功抵消成本上涨的压力”。
但库存的增加似乎显示出玖龙纸业的预测过于乐观。
老刘的职业敏感让他怀疑,玖龙纸业的销售可能遇到了困境。“那些高档的纸还好,低档纸的仓库已经堆得很高了。”
玖龙纸业的财务资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老刘的猜测,根据玖龙纸业网站披露的数据,相对于2006年,2007年玖龙纸业的存货大幅上扬了61%。对此,杨月霜把原因归结为玖龙纸业产能的提升,但她并没有能够提供证明低档纸品库存仍然健康的数据。
在玖龙纸业看来,相对于废纸价格,员工成本的提升并不会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冲击,玖龙纸业在中报中特别指出,“我们的员工成本只占营业额的4.7%,此百分比将随着新纸机投产而继续下降。劳动合同法的推行对我们影响非常小。”
但几乎与此同时,董事长张茵在今年“两会”期间却高调抛出对《劳动合同法》的质疑,从而引发了公众对于玖龙纸业的持续关注。
无疑,香港劳工保护组织SACOM对其提出“血汗工厂”质疑的报告让这种关注到达了高潮。4月底,玖龙正忙于在美国路演,希望借此提振股价,这时SACOM负责人丘梓慧的突袭让玖龙猝不及防:SACOM将报告送给玖龙纸业在香港的主要机构投资者。
在张茵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此事之前,玖龙方面已公开指责,SACOM的报告背后有外国势力的介入。对此,SACOM负责人丘梓慧向《第一财经日报》坦承,SACOM的活动经费确实有超过50%的部分来自于海外组织的捐助。
事实上,SACOM关于劳工保护报告的出台过程也确实值得深思。
丘梓慧向本报坦言,此次关于玖龙纸业的报告主要的事实部分来自于对工厂部分员工的采访,但对于员工所陈述的内容,SACOM并没有一一去严格核实,这就引发了玖龙的部分高层对于这份报告的强烈质疑:“如果说我们的企业有10000个员工,都住在宿舍里,现在刚进来一个新员工,没有宿舍住,你可以抓住这一点就说玖龙纸业的员工没有宿舍住吗?”玖龙纸业副总经理、董事长助理吴国勋问道。
何志章是中国企业社会同盟的创建者和负责人,在创立该组织之前,他曾经为品牌商从事验厂工作。
所谓的“验厂”是指品牌商在下订单之前到工厂考察该工厂是否适合接这批订单的活动,一般来说,验厂包括生产技术能力和劳动环境两个方面,劳动环境是相对软性的因素,往往成为挑刺的理由。
作为在这个行业浸淫多年的资深人士,何深知单纯依靠曝光企业在劳动保护方面的缺失并不能解决问题,“品牌商最多转移订单,受损失的还是中国的加工企业和员工。”
真正在解决问题方面起作用的还是《劳动合同法》,吴国勋称,《劳动合同法》出台之后,玖龙新招聘员工的工作开始变得谨慎,“请人容易送人难。”
尽管吴国勋并不承认玖龙纸业此次的裁员行动出于故意,他始终强调:“我们的技术改造一直在进行。”但是他承认针对废纸分拣的技术改造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吴认为这415名工人的确是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在玖龙工作的,并不算玖龙的正式员工。“我们的做法在法律上站得住脚,因为法律是确定的东西,如果要说道德,道德的标准有很多,我们无法做到完美,我们是一家上市公司,首要的是对股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