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麦秸的商贩在将车开到造纸厂前先给麦秸灌水
眼下正是麦收季节,也是各大造纸厂每年收集原料最忙碌的时候。记者获悉,为增加重量,许多不法商贩在将麦秸运至造纸厂的途中往麦秸垛上浇水、撒沙,而由于本地原料紧缺,银川市几家造纸厂不得不收下这些掺了假的麦秸。
据了解,造纸厂在收集麦秸时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农村各地设收购点,二是通过商贩运送。由于麦秸运输车辆除需特殊改装外,还要交纳养路费用,因受这些条件限制,造纸厂收集原材料主要依靠后者,于是麦秸集中售卖权便集中在了几十个商贩手中。为增加重量,部分商贩在将麦秸运送到造纸厂的途中,将水、砂土、石块等物藏进麦秸垛里,这已成为各大造纸厂熟知的伎俩。
难道造纸厂对此识别不出吗?按照收购程序,商贩开着装有三四吨麦秸的改装拖拉机来到工厂收购点门口时,首先要进行过磅,随后有专门的检测仪器对麦秸的水分抽样检测,然后算出水分比例。接着,工人们要进行堆垛,监督员会将严重过水的麦秸二次扣减水分。最后麦秸的重量是根据减去车重、水分含量后的数字来算的。知情人讲,由于在检测麦秸水分时仪器的抽检并不完全准确,即便在随后的堆垛过程中被发现有水分,现场车辆如果太多,监督员一时也盯不过来,一些存在投机心理的商贩就能蒙混过关。
那么,造纸厂能不能对这些不诚信的商贩说不?银川市某造纸厂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答案是无奈的否定,原因有二。首先,随着近年来不断调整农产品结构,不少麦田改种蔬菜、套种玉米,致使麦秸量减少;其次,由于麦收时使用大型收割机,收割后留在田里的麦茬还有35厘米左右的高度,造成了浪费,有的农民为图方便,将麦秸留在地里任其腐烂,致使回收率还达不到麦秸产量的5%。这两方面原因导致本地麦秸收购行业形成了一个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几乎所有的造纸厂都需从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周边省调运原材料;在供应量方面,本地供应与外地供应几乎各占一半。因此,每年商贩们运送的麦秸便成了热销品,他们自然“牛”了起来,不但往麦秸里掺假,还相互通气后抬高价格,5年内,麦秸的价格从每吨的200多元涨至今年的520元。
掺水的麦秸给造纸厂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据记者了解,发霉的麦秸造纸厂是用不成的,需前期进行凉晒。如果是刚割下的麦秸,正常的水分应当控制在总重量的20%,若超出这个范围就属不正常。而就目前的收集情况来看,不论是外地还是本地送来的麦秸,多数都存在水分超标的情况,有的甚至超过了50%。如果麦秸中掺入沙石,则需工人一遍遍地将沙石抖掉,并在随后的造纸工序中多次除沙。而沙粒的增加不但会减少机器的寿命,如果除不干净,出厂后的生活用纸上还会出现“沙眼”,给工厂的成本、销售及声誉都会造成损失。“从外地调运费用高,我们还是希望主要依靠本地供应多收一些麦秸,但不知道这样的现状什么时候能得到改变?”几家造纸厂负责人表达了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