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造纸术面临失传 河南新密正在申遗
 
http://www.paper.com.cn  2008-10-02 大河报

    瞧,当年蔡伦就是这样造纸的 可惜就要失传了,为保护“四大发明”之一的手工造纸术,新密正在申遗



捞纸

     在被称为“造纸之乡”的新密市大隗镇,记者见到唯一一个还在使用手工造纸技术造纸的村民黄保灵,他用自己的老手艺一张一张地“捞”着纸说:“新型的机械造纸工业使我们村原来60多家手工造纸的村民,都放弃了这种古老的造纸方法,现在只剩我一家了。之所以坚持到现在,是怕传统的手工造纸术灭绝,后代再也见不到祖先发明的造纸方法了。”

    纸是这样造出来的

    昨天上午,家住大隗镇大路沟村的黄保灵,正站在家中齐腰深的“脚坑”里,用一竹制的器物在一个大水坑里捞纸浆,他手腕一抖,竹制的器物上便沾了一层米色的纸浆,控一下水后,他把竹制的器物往下一扣,三小张麻纸就成形了。黄保灵说,他这道工序叫抄纸,也叫捞纸。面前的水坑,叫“陷坑”,坑底排列了一层竹子,下面压着的就是纸浆。用一边的木杆捣捣下面的竹子,纸浆就会从下面冒出来,他再用另一根木杆搅一搅,就可让陷坑里的纸浆变得均匀。

    黄保灵说,捞纸全凭经验和手感,一张纸的厚薄和均匀,全看捞纸人的技术,竹器伸得过深,上面的纸浆就太多,“捞”出的纸张就厚,入水太浅纸张又太薄。捞纸时用力不匀,竹器上沾的纸浆就不均匀,“捞”出的纸会厚薄不均。



风干

    捞出的湿纸平摊在木板上后,下一步工序是压纸。黄保灵把湿纸一张张放到陷坑里,堆到半尺多厚时,他就会用一块木板压在上面,再往木板上面压几块石头,这个工序就是为湿纸去水,时间一两个小时。压过的纸还是密密实实地粘在一起,还得往下面“饮水”,然后纸张才会一张一张揭开,又一张一张地贴在墙上风干。

    一个人孤独地坚守

    黄保灵今年46岁,20年前,村里像他这样的手工造纸作坊有六十多家,后来大家都改成了“机械化造纸”,并且发展到了二三百家,只有他一家仍在沿袭着千年的老工艺。

    与保灵家相隔百米的一个小院里,有一位70岁的老太太,她叫吕爱荣。吕奶奶也是一个手工造纸的“专家”,她把一摞压干水分的纸,放在架子上,然后拿起水杯,顺着纸往下倒,纸被浸湿后,老人一张张地揭下来,一一贴在瓷砖墙上。

    老人说,这就是当年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不过快要失传了。因为手工造纸劳动强度大,又脏又累,没人愿干了。

    “我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下午6点,除去吃饭、上厕所,一天最多只能造700张纸,站的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一天只能收入四五十块钱,一般人可吃不了这份苦!”黄保灵说,村里除在那些年纪比他大的人中能找到会这项造纸手艺的人,年纪比他小的人,已经没人会做了。许多人笑他傻,同样造纸赚钱,为啥不装个造纸机?“我到现在还不想放弃这个作坊,就是不想让这项上千年的历史工艺白白失去。”

    黄保灵说,由于力不从心,他虽保留了手工造纸的全套器具,但前边用树皮造纸浆的工序由于劳动量太大,他已经省略了。他担心自己有一天干不动了,这项手艺会彻底失传。“最好是政府出面,让这项技术能保住。最好是在旅游景点内,作为一个参观项目对游人开放,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

    这项技术亟待抢救

    据了解,在新密市文化馆馆长李宗寅先生的奔波下,黄家沿袭五代的手工造纸已被确定为新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全力申请成为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李宗寅介绍,大隗镇是全国有名的“造纸第一镇”,手工造纸已有1000多年历史,手工制作的白麻纸纸质绵韧,手感软滑,纸面平整,不洇墨,吸水好,润墨力强,是书写的上乘佳品。该镇的手工造纸起源于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手工作坊均以蔡伦为祖师,大隗镇还敬祀有“蔡仙庙”,东汉初年刘秀的大司徒侯跋从蔡伦处学得此技艺,又将此技艺传给大隗镇的侯姓后人。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手工造纸的技艺已经到了濒临消亡的境地。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大隗镇的手工造纸技艺亟待我们予以抢救。     

评论】【推荐】【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纸印论坛 ·纸业 ·印刷 ·造纸 ·纸张 ·包装 ·出版 ·纸网 · ·景华 ·纸品 >> 更多
·风干
Copyright @ 2000-2008.Beijing IUUI Network Sci-Tech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纸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联系电话:010-51660216 投诉电话:010-51660219
传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