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于2002年12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按照工程规划,总投资320亿元的44%被用于治污工程建设,在向天津、山东正式通水时,干线水质要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目标。对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表示,长期以来,东线输水干线河道和湖泊水污染相当严重,水污染防治工作关系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成败。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输水到天津,输水主干线全长1156公里;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胶东线全长701公里。规划分三期实施。
随着我国东南部地区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之京杭运河水上运输日趋繁忙,很多湖泊被污染,运河水上交通运输所产生的油废水、生活污水、垃圾及粪便等污染物直排现象依然存在,东线水质距离“清水走廊”的目标有很大差距。
为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近年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及江苏、山东省大力加强治污工程建设,通过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和治污技术改造力度等六大措施,东线治污效果逐步显现,沿线入河排污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输水干线水质得到持续改善。
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和治污技术改造力度。山东省于2001年在全国率先关闭调水沿线所有2万吨以下40家造纸企业的草浆生产线,2004年关闭8家5万吨以下造纸企业草浆生产线和所有5000吨以下酒精生产线,2005年关闭调水沿线黄河以南段28家造纸、酒精、淀粉企业生产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治污技术改造,全省造纸行业COD排放量削减74%。
按照沿线环境容量,严把新建项目审批关。江苏省提高苏北地区化工行业准入门槛,并将新建项目安排到工业区,集中处理污染物,同时加快治理老项目,逐步实施搬迁。山东省对于环境容量饱和的区域,禁止新增排污总量的项目建设,严格控制新上造纸、化工、酿造等重污染行业项目。
改革污水处理的建设管理体制。为适应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需要,江苏、山东两省均加快污水处理费调整和污水处理厂改制工作。目前,调水沿线所有地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均已提高到每吨0.8元至1.0元,以解决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和配套管网建设资金问题。沿线市县大多采取BOT、TOT、合资合作等方式建设和运营城市污水处理厂,并对已建成污水处理厂进行改制,逐步实现污水处理的社会化、企业化和市场化。
治理航运污染,加大沿线环境整治力度。江苏、山东两省实施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淘汰水泥船0.4万艘,拆改挂桨机船2.4万艘。江苏省在京杭运河段建成17座船舶垃圾收集站和43座污(油)水回收站,并在苏北沿线主要城市建设水上服务区。山东省出台规定,要求在京杭运河干线不再规划建设新的码头,并计划搬迁、改造、拆除一批污染严重、规模较小、效率较低的码头和作业点,现已基本建成济宁、枣庄等5个垃圾回收转运站及污(油)水回收站。
实施截污导流工程,建设清水廊道。江苏省在水源及输水沿线5个地市,分别建设截污导流工程,将处理达标后的中水,利用管道、渠道导入长江或入海,实现输水干线的“清污分流”,并计划在入江和入海口建设人工湿地。山东省南四湖、东平湖区域及鲁北地区,地势低洼,截污导流因地制宜,利用季节性河道和闲置洼地,建设21项中水截蓄导工程,对经治理达标排放的中水进行截、蓄、导、用,保证调水季节中水不进入或少进入输水干线。
开展沿线面源污染治理。江苏省将调水源头的江都取水口划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并在输水沿线地区建设6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1500多万亩,化肥使用量较2000年减少15%以上。山东省开展南四湖人工湿地中试基地和试验工程建设,已在河流入湖口建设5000亩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对入湖河水再次进行深度净化,水质可达到调水要求。山东省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南四湖38万亩围垦圩田的退耕还湿工作。
五年“大考”,成绩斐然。据有关部门监测,取水口三江营水质为Ⅱ类,除部分调蓄湖库及大运河部分城市河道水质有时超过Ⅲ类外,江苏省境内输水干线水质已基本达到Ⅲ类,省界蔺家坝断面水质基本达到Ⅲ类。山东省治污的关键点南四湖、东平湖水质已有所好转,南四湖下级湖基本控制在Ⅲ至Ⅳ类,省界韩庄运河韩庄闸水质基本为Ⅲ类,南四湖污染较重的入湖支流城郭河、东鱼河等水质都有所改善,东平湖除个别指标外水质基本达到Ⅲ类。
记者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采访获悉,今年第三季度,南水北调东线黄河以南35个考核断面,有21个断面达到规划治理目标,较规划水平年2000年1个断面达标相比,达标断面增加20个。2007年与2000年相比,山东省18个可比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下降了83%,氨氮平均浓度下降了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