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paper.com.cn
2008-10-31
东方今报 |
河南新密市大隗镇是全国造纸名镇。手工造纸技术来源于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据说,东汉初年,刘秀的大司徒侯跋从蔡伦处学得此技艺后,传给了大隗镇的侯姓后人。十年前,镇上大小造纸厂有二三百家之多仅大隗镇大路沟村手工造纸作坊就有五六十家,但由于手工造纸工序烦琐、劳动量大且销量逐年萎缩,干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46岁的黄保灵是大路沟村目前唯一坚持沿用手工工艺造纸的人。10月20日,记者来到了他的造纸作坊。“手工造纸是祖传的手艺,到我这儿是第五代了。干这个,累还挣不到钱。村里其他人早就不干了。新密文化馆的人经常来鼓励我干下去,现在又说要把这个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经不起鼓励,就坚持到了现在。”他说。“我胆小、有点懦弱。”黄保灵说得坦率,“如果早几年能走出来,现在也会有点积蓄。”看着邻居们都住上了小楼,黄保灵掩饰不住自己的羡慕,“每天起五更搭黄昏,10个钟头,做1800张纸,也不过60块钱的收入,三个孩子都上学,连学费都凑不够了。”“要按蔡伦发明的那一套造纸工序,光是造纸浆,就有采料、晒料、煮、蒸、拌灰、捣浆……至少六十道工序”。现在,黄保灵买了印刷厂的纸品边角料,然后由打浆机打成浆,就省掉了这一步,但仅是捞纸、压纸、湿纸、贴纸这些工序,就让他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从21岁开始,他在作坊不足两平方米的“脚坑”里一站就是25年。“纸的均匀、厚薄全靠手感和经验。”他说,和机制纸相比,手工纸柔软、吸水性强、韧性好,是书法绘画、中药包装甚至做炮捻的好材料。但由于不善经营,黄保灵造出来的麻纸,主要是卖到新乡辉县农村做丧事用,用量小,造好的纸也就常常积压在家。 如今,黄保灵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将自己的造纸作坊搬到开封清明上河园这样的民俗公园里,变成游人观赏的项目,一方面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的造纸工艺,另一方面,自己也能多挣些钱,给孩子交学费。
把纸浆充分搅拌造出来的纸才能颗粒均匀。村里经常有人来看黄保灵造纸。 一白一黑两个扣子、一块带竖线的木板,就是黄保灵的计数工具。每天造了多少纸他记得很清。 黄保灵将造好的纸一张摞一张放在石板上,上面再加一块石板,将水压出。 贴纸晾晒是造纸的最后一步。黄家经常把纸贴在自家院墙的外墙上,这也成了村里的一道景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