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的高利润增长仅如昙花一现,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形势急转。究其原因,除了全球经济危机导致海内外需求放缓的“普适因素”之外,市场繁荣期掩盖了行业市场调节滞后的真相。市场之手屡屡滞后,导致对造纸行业规模与规划的调节失灵,这种积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其背后深刻的原因。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中国造纸业在2002年以后进行了全行业的技术更新,以几大上市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利用资金优势,纷纷上马高机速、宽纸幅、大产量的设备,2006年年产超百万吨的纸企达到7家。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产生,需求没有相应迅速膨胀,激增的产能只能寻求外部出口消化。依靠低廉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支持的出口,一旦形成汹涌之势,必然遭受海外贸易保护势力的攻击;而在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这类产业也必然最先受到冲击。
问题是国内产能的布局出现盲视。企业一窝蜂地上马新项目,形成了“装备竞赛”,只想到快速占领市场、挤垮对手,却没有想到一旦经济放缓、需求不足,耗费大量资本金的设备难以发挥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造纸协会首次明确承认了出现需求缺口。在历次由造纸协会组织的行业年会上,面对媒体对产能过剩的质疑,造纸协会坚持认为产能只是相对过剩,考虑到外部需求,国内产能仍然不能满足需求。
在去年11月的行业分析会上,造纸行业协会秘书长赵伟指出,首次出现的明显的库存量为下游消化带来压力,但产能与需求间的增长与消纳情况,尚不确定一定出现产能过剩。
造纸协会认为,当产能只是相对过剩时,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解决:一是拉动国内外需求,尤其是海外广阔的市场,应该是企业努力的方向;二是通过行业政策举起“环保大棒”,对环保、排污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关停并转,淘汰落后产能,可以将产能进一步集中,为大型企业腾出市场空间,也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议价能力。
倘若在产能只是相对过剩时采取相应措施,或许还可以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需求下滑;然而,一旦产能真正过剩,海外市场也没有指望的时候,用行政调节达到“一保一压”的目的很难实现。
实际上,产能迅速扩张的后果一直由企业在默默承担。数据显示,造纸产能增幅逐年下降,2006年,全国造纸业产能增幅为28%,2007年为15%,预计2008年只有10%左右,2009年将降至6.5%。在产能下降的同时,企业毛利率也在逐渐下降。但是,企业新增大型项目仍然源源不断地获批、开工和投产。
国泰君安造纸行业研究员王峰认为,造纸企业在产能激增后,一直在或主动或被动地“限产”,这将直接导致企业收入下降。在今年上半年的繁荣期,限产或许可以“保价”,当时为备战奥运,一时间“洛阳纸贵”、一纸难求;到了下半年,限产则是为了“保命”,否则继续积压的库存很有可能将企业逼上绝路。
不仅是造纸行业,“好了伤疤忘了疼”是中国制造业的通病。大到钢材、水泥,小到纸张、布匹,在繁荣期盲目扩张产能,在危机中库存积压、销售不畅、回款困难。这些完全市场化的商品,以市场的名义去竞争,却落得市场调节失灵的后果。
解铃还须系铃人。在行业扩张时考虑应对萧条的措施,在萧条期考虑并购和扩张的布局,才是正确的逆“市”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