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广东保增长的最大意义在于为全国贡献庞大的财政和就业。
玖龙纸业有限公司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包装纸制造企业,网络上一度传言这家企业在金融危机冲击下“风雨飘摇”。
当《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来到这家位于广东东莞的大型制造企业时,发现这里的生产和经营依然井井有条。
“我们现在的生产还是比较正常的,订单和销售都很稳定。”玖龙纸业负责人在谈及金融海啸的影响时表示,“我们之所以能够抗击风险,主要还是要归功于企业自身的坚实基础和充分的准备。
危机面前,玖龙纸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继续巩固和提升国内外市场的份额。同时,削减开支优化财务结构,如将2009财年的资本开支由30亿元人民币缩减到22亿元人民币,同时将部分原有扩产计划调整到2010年到2011年后,以配合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位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近期央行大幅度降息对造纸企业在内的众多行业和企业都是一个较大利好,同时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刺激经济的方案,整个制造业也将因此受益。”
玖龙纸业还设立了节能技改专项资金,并安排逐年增加,主要用于以节能为主要内容的设计、试验、新建和改造项目。同时利用循环设计,如浆料循环使用、生产用水全面循环再用、新建固体废物焚烧炉处理固体废物时发电供热,实现变废为宝、采集污水生化处理时产生的沼气,回用于发电供热等方式,以最大程度节约资源、减少用水消耗。
作为造纸业中的一家“巨无霸”企业,玖龙纸业对金融危机的理解和应对在广东具有代表性。
作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国1/8和1/7的省份,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广东遭遇的真实境况如何?在中央推出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等一系列重大部署下,广东能否发挥主力省的作用,率先摆脱金融危机的困境?《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为此展开了调研。
步入调整阵痛周期已无可避免
为了真实掌握广东遭遇金融危机冲击的真实情况,本刊记者近两个多月来,一直深入广东省的有关政府部门、珠三角地市和众多企业当中调研采访,力图全面掌握其中的真实情况。
据本刊记者实地调查,广东的发展前景并非像许多境外媒体报道的那样悲观,从中长期来看,金融危机引发的强大市场倒逼推力,将极大利好于珠三角迫切需要完成的产业升级历史过程。但另一方面,广东目前面临的冲击不容小视,短期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将给广东延续过去的高增长时代带来困难,步入调整与阵痛并存的周期已无可避免。
11月12日,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表示,国际金融风暴对广东确实有影响,但并没有形成企业“倒闭潮”。1至9月,广东省注销的企业为5万多家,但新注册的企业则有9万多家,新注册的企业数量大于倒闭企业的数量。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珠三角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从港台引进或本土成长的大批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已被逼上生死线。同时,由于出口持续萎缩、企业经营难度加大和产业升级的周期性,广东今明两年经济放缓已几成定局。
暨南大学经济学博士黄晶等13人通过调研测算,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租金涨价、原材料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成本普遍上涨50%左右,许多传统产业已难堪其负。
以玩具产业为例,广东生产的玩具占全球的50%、全国的70%,每年出口70亿美元,加上其他儿童用品大约有200亿美元。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极大提高了广东玩具产业的成本,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玩具设计成本、材料、生产控制、测试费用、测试时间将数倍乃至十倍于从前”,也就是玩具产业面临30年来最大的困难。
在不久前闭幕的第一百零四届广交会上,成交额同比下降17%,这是有中国外贸出口“晴雨表”之称的广交会近年来所罕见的。“以前广交会通道上都是人头攒动,行走困难。而本届广交会一眼就可以从通道看到对面。”一位参加广交会的客商说。
多年来,广东经济增速一直领跑全国,但今年以来经济“减速”特征明显。1至9月,广东生产总值增幅仅比全国9.9%的平均增速高出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4.3个百分点,比过去30年的平均增速低3.4个百分点,这是多年来少见的。
综合各种因素,初步预计今年广东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3%左右,增速比上年低4.4个百分点。考虑到明年世界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出口增速可能会低于10%,比今年低2个百分点。预计明年生产总值增速可能继续回落,降至一位数。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已别有退路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最终体现,而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信息表明,珠三角过去的许多产业经营模式已发挥到了极致,走到了尽头,除了转型升级已别无退路。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洗礼下,主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经济调整升级,已成为当前广东各级干部群众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东莞厚街镇党委书记黎惠勤认为,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批生产低端产品的企业,在日本和香港本地区已是面临淘汰的产业,借助珠三角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又延长了几十年的生命周期。而今如果这些企业还都能继续生存,说明珠三角经济没有进步。从地方政府来讲,虽然这些企业淘汰掉会带来阵痛,但这个调整的方向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广东深刻认识到产业调整对未来的极端重要性。把压力变动力,危机变契机,只有调整结构,才有机会。一旦结构调整过来,就有机遇。”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说。
珠三角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只占广东的20%左右,但经济总量却占了全省八成,地位在全国举足轻重。今年以来,广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掀开珠三角经济由量到质总体提升的新一轮发展热潮,使之率先在全国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广东省部署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物流、金融、会展、创意和汽车、石化、重大装备、精密制造等取代“广东粮、珠江水、粤家电、岭南衣”,成为珠三角产业新的代表,从而率先晋级为最能代表我国产业发展最高水平的集聚板块。
在“破釜沉舟”地做强珠三角的同时,加快做大欠发达地区经济也成为广东应对策略。广东将在今年专项扶持100亿元基础上,在未来5年再投入省级财政资金400亿元,专项扶持面积占全省85%的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加快工业化发展进程,使其为壮大全省经济总量作出新的贡献。
短期保增长压力沉重
由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一个渐进式的历史过程,在出口放缓、消费增长乏力的形势下,广东短期内抗危机、保增长的压力沉重。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谢鹏飞认为,作为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广东保增长的最大意义在于为全国贡献庞大的财政和就业。当前,广东每年缴纳税收占了全国的1/7,还吸纳了全国逾3000万农民工在广东就业,所以,保证广东经济平稳增长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意义。
谢鹏飞说,金融危机的漫长调整将使部分中小企业加速破产倒闭,同时大量企业通过减薪、停招、裁员等手段作好“过冬”准备,就业压力增大。广东省经济占全国比重约为1/8,若广东增长率回落1个百分点,将影响城乡40多万人就业。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社会矛盾将会加剧,社会治安形势更为严峻。
面对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广东省委、省政府为了减缓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成过程中的阵痛式震荡,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协调增大广东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综合拉力,是广东采取的主要策略。而在短期内,扩大投资增量将在广东应对经济下滑、稳定经济增长中承载着重要使命。
为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工作部署,广东一揽子提出了总投资2.37万亿元的全省“新十项工程”,使之成为新时期广东加快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引擎。
从本刊记者拿到的广东“新十项工程”规划看,项目安排有三大特点:一是高水准制定基础产业发展战略,适度超前规划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资源保障体系。这方面共安排1.26万亿元,其中轨道交通建设总投资3464亿元。二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集中力量推动钢铁、炼化一体、船舶修造和高技术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共安排7312亿元。三是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投入,投资超过3750亿元。
在向投资“加码”的同时,适当延长传统产业退出周期、减轻企业集中关停震荡,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增挖出口潜力等,也成为广东当前应对经济下行风险的相关措施。
比如,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广东积极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思路,主动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和战略重点。今年以来,广东出口增幅虽然大幅下降,但其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都进一步优化。1至9月,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8.6%和18.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上升为70.7%和36.7%。
汪洋说,尽管当前广东经济运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基本面是良好的。在困难面前,关键是要有信心、沉住气,不要被各种各样的传言议论所动摇。有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积累的雄厚经济实力,有广东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锻炼出来的拼搏能力和经验,加上中央和省出台的一系列拉动内需的重大举措,作为中国市场经济条件和氛围最好的行政区域之一,广东一定能战胜当前的困难,继续当好全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