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始于唐代的夹江手工造竹纸,在绵延13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曾被钦定为皇室和科考用纸,深受书画大师青睐。2006年,夹江竹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夹江竹纸正逐步走向衰落,如今甚至濒临失传。到底是什么令它难以发展?夹江竹纸出路何在?记者近日走进乐山市夹江县,试图找寻答案。
现状:现代槽户越来越少
杨占尧出身于夹江县马村乡金华村传承最久的造纸世家。杨家造纸已历经十代,杨占尧为第九代传人。“这几年槽户(手工造纸者)越来越少了,主要是赚不了多少钱。”谈到如今手工造纸业的发展,杨占尧十分惋惜:“近年来,为提高生产率,槽户纷纷改为蒸锅制浆,结果污染了环境。2004年,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夹江县政府把全县的造纸蒸锅搬到界牌镇青江村,实行集中制浆,统一治污,分户造纸。”杨占尧说,因为运输成本的增加,很多槽户便停产了。
危机:传统工艺面临失传
“再过几十年,恐怕就没有人懂得手工造纸这门手艺了!”今年64岁的李贤焱曾经是夹江有名的槽户,如今,他却放弃了祖祖辈辈的手艺。“现在一刀(100张)纸只能卖四五十元,很多时候连成本都不够。”李贤焱所在的夹江县中兴镇也是竹纸产量较大的镇,而如今,镇上只有不到10户的槽户还在坚持生产。“手工造纸成本高、出售难、价格低、花费时间,很多年轻人不喜欢这个传统的东西。”李贤焱无奈地说。
出路:争创名牌再创辉煌
夹江竹纸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夹江书画纸同业商会会长宋秀莲表示,今年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已经将发展夹江“中国书画纸之乡”列入协会工作计划,未来几年内,将帮助夹江书画纸争创中国名牌,或许只有这样,夹江竹纸才有机会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