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一场集合了各种民间文化元素的民间民俗汇演在荥经上演。在这场表演中,一个来自当地烟竹乡的节目引起了观众们的注意。在这个名为《操纸》的节目里,一项在烟竹传承了千百年的古老造纸工艺映入现代人的眼帘。原来,雅安本土也曾存在过自己的“特色造纸术”。
“特色造纸术”之源
7月15日,荥经县烟竹乡。
今年54岁的洪思清在烟竹乡文化站工作多年。对于操纸这项地方手艺,他颇有研究。“听老人们讲,这操纸技术已传承了千百年。”洪思清说道,“造纸术发明后,这种技术传到了我们这里。当地人根据地方环境,创制了操纸术。”
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总结前人造纸技艺,发明了古代造纸术。从此,“纸”这种承载文明传播的工具,开始在古代中国传播,并影响了整个世界。造纸术发明后不久,蔡伦受封为龙亭侯,封地位于今天陕西省洋县。当这位伟大的发明家赴任陕西之时,造纸术便跟着他一起,沿着川陕古道向四川传播。
雅安,就在此时逐渐拥有了自己的造纸工艺。操纸术产生的地方名曰“烟竹”。此地自古以来就盛产竹子,故有此名。
摆谈间,洪思清拿出了一叠材料,上面记载了操纸工艺的产生和发展。“烟竹操纸,是中国古代发明和地方环境结合的产物。”他说道,“烟竹竹子多,于是,当地百姓就用竹子造纸。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地方特色造纸术。”
记忆中的造纸流程
“操纸”究竟是什么模样?
听当地人讲,这是一种略带黄色的草纸,轻薄但不透明。其纸质虽达不到书信用纸的标准,但手感并不粗糙,可作为手纸、餐巾等生活用纸。
洪思清说,在长达千百年的时间里,烟竹操纸一直是荥经当地乡亲的生活用纸。最兴盛的时候,操纸商贩们背着装满操纸的竹筐,边走边卖,如此“行销”成都、邛崃、洪雅、夹江等地。
烟竹乡莲花村。一间农舍里,曾经的操纸工匠洪远柱描述了这项工艺的全过程。
首先,要“取材”。春天的清晨,乡亲们就会上山,砍伐新鲜竹子,取其多纤维的“竹尖”,而后贩运到村里,卖给操纸作坊。而此时,父亲就会带着洪远柱守候在自己的作坊门口,从出售竹子的乡亲手里选购造纸的原材料。
而后,洪远柱爷俩会将竹子打成捆,每捆直径约十厘米。捆绑好了,就将竹子放进一个深约两米的方形池子。这是一个长约10米,宽5米的“软化池”。在这里,每放上一层竹料,工匠们就会撒上一层石灰。如此重叠,灌水浸泡,而后封盖存仓。通过石灰发热,将坚韧的竹料变软。这道工序历时一个多月。
竹料变软后,洪远柱父子就将把池里的石灰水放掉,用钉耙将竹料捞起,放入清水中洗淘。
然后,就是“灌浆”。作坊里巨大的水碾运作起来,将竹料碾成纸浆。工匠们再将纸浆封入大缸,挥舞长棍用力捶打,是为“打浆”。“上世纪80年代后,家里买了个打浆机,水碾就‘下岗’了。”
到纸浆变成糨糊状,工匠们就开始使用“竹帘”进行最后一道工序“滤纸”。这“竹帘”乃是操纸专用的一种框型工具,其内中空,布有竹网滤纸时,工匠们将竹帘浸入纸浆里,然后提起竹网,网上就过滤出一层薄薄的“湿纸”。伴随着工匠们前后左右的规则摆动,这层“湿纸”变得质地均匀。
将“湿纸”晾干,就成了一张轻薄的操纸。
操纸的单位为“刀”和“担”,每80张为一“刀”,每40“刀”为一“担”,“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担纸能卖60元钱。”洪思清说道。
从“技术”向“文化”转换的遗产
“和现在的纸相比,操纸要粗糙得多。但在当年,却是最主要的生活用纸。”洪思清回忆道。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操纸还是当地最盛行的生活用纸。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很快提高。今天,大量进入乡村市场的工业化纸制品已取代了操纸,成为当地乡亲的生活用纸。
洪思清说,到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工业纸的进入和传统操纸工艺的没落,很多操纸作坊成为遗址。
莲花村境内,一座被围墙环绕的小院里,一小段隐没于荒草中的墙基,是操纸作坊最后的痕迹。
但这项古老工艺,并没有退出当地人的记忆。
在荥经县民俗文化汇演上表演的《操纸》,就是洪思清经过长时间收集整理,和当地乡亲们共同编排的。
“社会发展进步,导致了操纸的退出,这是一种必然。”洪思清说,“但作为一种古老的工艺,操纸已经成为地方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创作《操纸》这个节目,就是希望人们能记住这种‘本土造纸术’,让操纸得以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