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轮胎特保案实施期9月26日到来的前夕,美国的造纸企业又来凑热闹。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下称“USW”)及三家美国造纸商向美政府提出:要对中国铜版纸企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这次受到牵连最大的公司,主要是在华投资的海外企业——亚洲浆纸集团(下称“APP”)。
美企再提“双反”
美国当地时间9月23日,USW主席LEO W.Gerard确认,他们和三家美国企业联合提起申诉,希望美政府展开对中国、印尼等铜版纸厂商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三家美企为New page公司、Appleton纸业公司和Sappi Fine Paper北美公司,这些企业的工厂分布在美国的九大州,共计6000个小时工。
其提出申诉的原因是,三家美国公司认为:从中国和印尼进口的部分纸业产品有倾销和补贴嫌疑,致使美国国内减少了几千个工作机会。
但国信证券研究员李世新说,中国铜版纸企业没有得到政府的任何补贴。“中国的纸张出口退税率是零,而且国内出台的十大振兴规划中的轻工业振兴规划中也没有对造纸行业有中短期的扶持政策。美国的指责是不成立的。”
APP(中国)发言人对CBN说,美企将本国铜版纸市场低迷的原因归结为境外铜版纸商获得所在国政府补贴并在美低价倾销,此说法不符合事实且忽视了美国铜版纸下游厂商和消费者利益,也违背了国际贸易公平竞争原则。“事实上,中国铜版纸商并未在美倾销。”
该申诉书被递交至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被提及的纸张产品包括用于高质量印刷、书写等的铜版纸。
此案件预计到最后完结需要一年时间,11月中旬ITC将会给出初步结论。
全球浆料价格下跌 凸显中国企业优势
申诉书估计,2009年前6个月,美国铜版纸的进口量从(去年同期的)13.1687万吨升至18.542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近40%,而中印两国的进口量占据了美国铜版纸进口市场的近30%份额。
不过就此数据,APP也驳斥道:“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向美国出口铜版纸27.8万吨,不到美国铜版纸消费量的3%。”APP认为,中国对美的出口数量并不是很大,不会对当地企业造成产业损害。
联讯纸业通过电子邮件对CBN记者表示,相对而言中国出口铜版纸的价格的确比国内铜版纸(同品牌)价格略低或是持平。
李世新说到,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由多方面原因构成。
其中之一是,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浆料价格下跌,使得中国的成本优势有所体现。
浆料占整个纸业成本的60%。“与美国企业使用自制浆不同,我国主要造纸厂使用的是进口商品浆原料。过去几年,自制浆价格便宜,成本优势非常明显。但去年8月以来,浆价大幅下降,跌到了3000元/吨,自制浆和商品浆都在同一价位上。因而中国公司的成本优势开始凸显。”
此外,美国纸企的员工成本占公司总成本的10%到20%,而中国的人工成本占比非常小,这也是优势之一。
另外,由于美国当地的纸张需求量多年来几乎无增长,维持在每年8500万吨到8800万吨之间,因此美国没有新设备的投入。
但中国近几年来处于纸业发展期,大量造纸机卖到了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新机器的引入使得中国铜版纸的指标如幅宽、车速和单机产能都强于海外企业,生产效率在全球处于领先。”
联讯纸业研究组还补充道:“在产品加工成本(主要是分切这一块),(国内企业)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分析人士强调,尽管我国的铜版纸厂有优势,但也存在瓶颈。
一旦木浆价格反弹,中国造纸的竞争力也就不再明显了。目前,木浆价格已出现反弹,“阔叶浆已经从低位的3000元/吨上升到了4500元到4600元/吨了。”李世新说道。
纸企反击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若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启动,受影响最大的企业应是印尼APP旗下的金东纸业。
据国信证券的统计数据,金东纸业有230万吨/年的产能,占了国内铜版纸产能的近半壁江山。晨鸣纸业(65万吨)、太阳纸业(40万吨)以及芬欧汇川常熟厂(35万吨)的产能都比金东少很多。
太阳纸业证券部的一名内部人士称,此次反倾销调查对公司没有太大影响,因为他们出口美国的产量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内销。”
APP(中国)执行董事郑锐表示,APP(中国)会积极配合中国政府和行业协会共同应对可能发生的美铜版纸“双反案”,以抵御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造纸企业造成的损害。
东方证券研究员杨春燕则表示,此次美方调查如实施,对中国内销市场存在一定压力。
“截至2008年底,我国铜版纸的产能约为550万吨,国内需求在450万~480万吨,总体过剩。而且,2010年上半年APP会新增一个160万吨的产能,下半年日本王子也会新增80万吨产能。”
李世新表示,美方启动反倾销调查后确实会对国内铜版纸的供给带来压力,但不太可能出现供需关系的反转,也就是说国内纸价大跌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