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中日韩将为古法造纸术建基因库
 
http://www.paper.com.cn  2009-12-11 新华网

  王金玉是浙江宁波天一阁博物馆的古籍修复专家,从事古书画修复,跟古纸打了30多年交道。

  "修复纸质文物,纸张质地要尽量地接近古籍,往往很难寻找。"王金玉说,古籍用纸有竹纸、绵纸、皮纸等,现在她常用宣纸代替绵纸进行修复,而竹纸也仅靠奉化棠云的手工造纸作坊供应。

  12月初,在贵阳参加第二届东亚纸张保护项目协调会期间,当得知中日韩三国专家正在着手建立一个传统造纸工艺和纸张的数据库,王金玉很高兴。

  "这意味着今后修复古籍时,纸张配对将变得比较容易。"她说。

  但数据库的意义还不仅限于此,专家们希望它能够成为东亚地区现存"古法造纸术"的基因库,为传统造纸乃至造纸工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储备。

  "能生存至今的古法造纸术,都有其特点,但目前我们对其中绝大多数还缺乏深入了解,"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陈刚说,另一方面,传统造纸技术正面临分化,一部分加速流失,一部分虽表面繁荣,却也受到现代化学工艺、市场和纤维植物原料匮乏的冲击。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教授李晓岑正在进行一项中国少数民族手工造纸技艺调查,他对白族、傣族、彝族、苗族、布依族、纳西族、壮族、藏族、维吾尔族等10多个民族的手工造纸原料、工艺流程和相关民俗进行了考察。

  "两年前我曾经考察过贵州丹寨石桥的传统造纸作坊,这次却发现当地的工艺已经发生变异。"李晓岑说,对一些独特造纸工艺的抢救性调查研究已经刻不容缓,而一些濒临淘汰的工艺,也需要记录下来。

  李晓岑还承担了一个名为"中国古纸科学价值挖掘研究"的项目。该项目将于12月底启动,为期一年,是中国国家文物局的"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发明创造价值挖掘与展示"的组成部分。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奚三彩从事文物保护科技工作有45年。他说,对传统造纸工艺和古纸的调查研究必须科学化、系统化,建立的数据库指标体系应该细化、量化。

  "举例来说,造纸点水源的PH值,纸的纤维结构、长短和密度,纤维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原料采摘时间等等都可以被囊括。"奚三彩说,敦煌有种古纸,里面加入某种中草药,可以防虫防蛀防霉。经过对传统造纸工艺、配方、原料、纸质的科学衡量,类似的优良特性都可以被吸收放大。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古代造纸就有运用生物发酵技术的。"陈刚说,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保护造纸工艺的多样性,为造纸工业的发展提供潜在的支撑,"现阶段我们考虑的主要是生产效率和成本,未来变革所需的智慧却可能孕育在传统工艺里"。

  日本国宝修理装潢师联盟理事长冈兴造说,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传统造纸术都源于中国,纸质文物修复中也会运用中国的纸张,因此他们对这个数据库充满期待,希望通过信息交流和共享推动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的发展。

  中日韩专家们期待,通过三国对传统造纸工艺和纸张基于相同标准的调查研究,建立东亚地区传统纸张研究的交流平台,实现各国纸张保护技术的经验共享,形成纸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东亚标准。

  目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的筹划下,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和日本国宝修理装潢师联盟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都已参与到数据库的建设和标准制定中,预计2013年完成工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说,纸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历史上曾是文化传播的使者,至今仍有很多中国的纸质文物如绘画和古籍被收藏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因此他希望东亚地区建立的数据库和制定的纸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也得到世界各国的尊重。

评论】【推荐】【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造纸 ·印刷 ·铜版纸 ·牛皮纸 ·振兴规划 ·纸制品 ·包装 ·出版 ·金融海啸 ·环保 更多
·消防官兵扑救大火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传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