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9月,辽河水质继续好转。
今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把推进环境保护、振兴环保产业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力度,积极创新方法,在主要污染物减排、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农村环境保护、绿色经济政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环境总体质量得到改善。环境保护部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的水体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比2008年全年平均浓度下降7%;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比2008年全年平均浓度下降6.2%。
主要污染物减排是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减排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取得了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保持双下降的良好态势。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完成的核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57.6万吨,同比下降2.4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147.8万吨,同比下降5.40%,为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的污染减排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项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保持双下降的良好态势,主要得益于又一批环保工程的投产,以及钢铁、水泥、焦化、造纸、酒精、味精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推动。据统计,1月至6月,全国有4235万千瓦燃煤脱硫机组建成投产,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568万吨/日。
为了保证宏观调控的效果,我国积极加强环评制度建设,着力构建高效的体制机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制定了《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内部审查程序规定》,对符合中央政策要求和环保准入规定的建设项目加快审批,对简单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和产能过剩项目设置“防火墙”。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部共批准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229个,总投资1.1万亿元,有力保障和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对总投资1348.1亿元的32个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作出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的决定,有效避免了在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低水平重复建设、“两高一资”项目卷土重来。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我国继续扎实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今年以来,环境保护部分别召开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会议、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会议、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全面部署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项目建设进度,形成政府负责、环保牵头、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治污局面,确保规划项目按时完成。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这是新时期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改革创新,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全面建立,成为督促检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的重要抓手。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展现出新气象。2009年,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增加到10亿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出台《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采取连片和集中支持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境功能区划、生态文明试点和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区监管等工作稳步推进。
此外,绿色税收、绿色证券、绿色采购、绿色贸易等绿色经济政策得到不断完善和深化,减轻了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促进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