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华泰股份宽敞明亮的新闻纸车间,一条“全球最大日产1600吨脱墨浆生产线”的指示牌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车间负责人介绍说,这条脱墨制浆生产线,以100%的废报纸作为原料,实行全封闭式运行,实现了循环发展。这不仅解决了造纸高耗能、高污染问题,而且把挑选出来的废渣全部回收、循环利用和燃烧。全国人大代表、华泰股份董事长李建华说,这是华泰股份践行循环经济模式的一个缩影。
据李建华介绍,根据循环经济理念,华泰股份把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融入了企业行动的每个环节,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一提起造纸业,很多人都会联想到高耗能、高污染,而李建华却认为,“只有落后的思想,没有落后的产业,只要为传统产业注入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就完全可以升级为现代产业”。基于这样的认识,华泰股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率先“上大压小”,力促节能减排。
2001年以来,公司先后淘汰了价值20多亿元的10条落后纸浆生产线、碱回收和9台热电机组。据李建华介绍,近年来,公司投资80亿元,陆续增上4条国际一流的高档新闻纸生产线,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实现了对生产过程中的水、汽、油等资源的循环。新闻纸原料100%依靠废纸,减少了制浆过程中的污染,而且新闻纸吨纸耗水8方左右,是传统纸机的十分之一。5年内产量由20万吨到160万吨,用水量减半。真正达到了“低能耗、无污染、零排放”的节能目标。
李建华向记者介绍,华泰股份对固废全部进行循环利用,采用电厂煤灰煤渣制造空心砖,年消化利用废渣21万吨,创造社会效益达1100万元;将每天对厌氧水处理产生的近5万立方沼气进行改造,将其全部用于热电厂发电供热,年可节约1.8万吨标准煤,增效1500多万元,这还被评为国家财政政策奖励项目;华泰投资6350万元建设的废渣焚烧炉项目,把企业废弃物全部回收燃烧发电,实现了废料的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年可节约标准煤3.8万吨。
李建华说,在环保上投入,换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无形的生态效益。
对造纸行业而言,原料问题是发展的瓶颈。对此,李建华在2000年就提出了走林纸一体化的道路,规划建设“60万亩林、30万吨杨木浆、60万吨铜版纸”,构建以纸养林、以林促纸,纸、农、林互为依托的“生态链”。
华泰股份不断对有限资源进行无限循环利用,努力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式循环生态链,实现了从“排除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的循环经济目标。“3R原则”真正在华泰股份落地开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