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西南干旱——解读桉树致旱传言
 
http://www.paper.com.cn  2010-04-23 纸业网

西南旱情实录

旱区范围:
从2009年9月始,西南诸省遭遇百年不遇干旱,其范围包括贵州、云南、广西、重庆、四川,其中以贵州大部、云南大部、重庆西南部、四川南部攀枝花、凉山、泸州等地以及广西西北部百色、河池为最甚,涉及区域面积广泛。

干旱原因:
特殊因素。太平洋海区发生厄尔尼诺,太平洋东部水温持续较高,加剧厄尔尼诺现象;全球气候变暖。
正常因素。西南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2-4是属于干季,降水少;西南地区北部高原和西部横断山区阻碍北方冷空气南下,降水减少;西南地区多以石灰岩形成地质地貌,地表水易下渗。
社会因素。人口剧增,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工农业发展,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地表植物减少,涵养水的能力下降;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及水体污染导致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传言桉树致旱(桉树遭受无妄质疑)

传言由来:
桉树致旱传言事端源自网络。3月20日左右起,网络开始盛传《云南超3000万亩桉树林终酿世纪生态大灾难》(文章引自2004年中国青年报记者采写的旧闻),桉树由此成为西南干旱舆论风波焦点,尤其以网络发帖居多,其中关于桉树负面信息依据主要源自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旧有相关报告。其间诸多媒体追踪,对事件给予客观报道,认为桉树并非干旱原因。但仍有若干公众人物公开指责桉树导致干旱。

出镜人物:
时寒冰,网络人物,“西南干旱,一分天灾,九分人祸”为其观点。近期发表自行采写的《灾害真相实地调查》,洋洋洒洒数万文字,将西南干旱诸归集为人为因素,并完全引用绿色和平组织报告相关内容,认定种植桉树导致西南地区森林资源被破坏并引发特大干旱。
汪永晨,环保人物,“江河十年行”策划者,在近期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节目中,将西南干旱归结为我国水利开发过度和西南地区大规模种植桉树,其观点源自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
张宏良,网络人物,“转基因树速生林是西南大旱的罪魁”为其观点,在近期网络博客发表文章直指桉树为转基因树种,摧毁了生态平衡,造成大旱。认为干旱灾难是从“林浆纸一体化”的造纸业发展战略开始。
绿色和平,环保组织,擅长制造环境舆论话题,制造了国内毒大米事件、蔬果农药残留超标、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等事件,造成了国内社会公众恐慌。4月20日发表报告指责广西在水库以及水源区种植桉树造成干旱严重,认为桉树加剧了当地地下水的枯竭。

旱区桉树实情
本次西南干旱区域的贵州,桉树面积约20余万亩,云南干旱严重区域桉树面积不足150万亩(云南全省桉树面积不到400万亩),广西西北部干旱严重区域桉树种植面积约140万亩(广西全区桉树面积约1700万亩),四川全省桉树面积约120万亩,重庆全市桉树面积约70万亩,整个西南地区干旱严重区域桉树面积总计约500万亩。广西从1890年开始引种桉树,四川从1910年开始引种,贵州在20世纪30年代引种,重庆从1943年开始引种。
桉树致旱舆论重点指责的地区云南约1896年首次引种蓝桉于昆明,至2005年云南引种保存桉树100种左右,面积达23.6万hm2。目前,在生产中种植较多的有直干桉、蓝桉、史密斯桉、双肋桉、巨桉、尾叶桉等10多种,选出优树348株,优良种源28个,家系176个,无性系21个。

桉树本来面目

桉树由来:
桉树是桃金娘科树种,百年前引入中国作为园林树种和防护林、道路两旁绿化树种,建国后始大量种植,在广东雷州半岛及广西等地。改革开放后,随良种培育及无性系繁殖技术突破并营林技术成熟,受百姓欢迎在适生区广泛栽植。桉树具有易开花结实,易杂交繁育,适应性广、速生丰产、可萌芽更新等特性。作为用材林树种,桉树成林期较松、杉短,五到七年即可成才利用,与速丰林树种松树、杨树并列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世界三大速生树种。

桉树分布:
桉树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目前已有58个国家和地区在实施商业性桉树人工林栽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FAO,2002)估计,全世界现有桉树人工林面积超过1800万hm2,每年全世界由桉树人工林提供的木材达1.5~1.8 亿m3。中国南方17个省(自治区)的600多个县种植有桉树,栽培面积约260万hm2,活立木蓄积量超过6000万m3,其中,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是栽培重点省区,合计面积超过200多万hm2,占全国桉树栽培面积和蓄积量的75%以上。

桉树种类:
桉树种类繁多,约有808个种137个亚种或变种,共计945个种,其中有重要经济用途的树种有100多种。世界桉树人工林约由10个桉树种组成,它们是巨桉、柳桉、蓝桉、赤桉、细叶桉、尾叶桉、斑皮桉、斑叶桉、多枝桉、大叶桉、斜叶桉,全部萌蘖性良好,便于矮林作业。而木材产量最多的是巨桉、尾叶桉、赤桉、细叶桉、蓝桉。

桉树用途:
桉树木材大多重且硬,能耐久,有的种类还特别耐腐、耐磨,是世界公认的优良硬木木材;其大材、中材、小材都可以各得其用。桉树木材可用于木浆、纤维板、单板、胶合板、模压板、刨花板、木地板和家具等加工。有的桉树叶子可以蒸制挥发油,用于工业、制药、化妆品等行业,如很多喉片中都含有桉叶油成分。桉树树皮还可以提制栲胶供工业用。桉树花分泌的花蜜一般量大,成色好,是非常优秀的蜜源植物。

桉树生态:
桉树与其他树种一样,营造成林后都具有净化空气、减少噪声、蓄水保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减少灾害、保护动物、平衡生态、提供资源,造福人民、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等功能。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关于桉树人工林生态影响的说明”指出:桉树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桉树木材广泛用于制造浆纸、人造板工业、房屋建筑、家具制造、园林绿化等。桉树人工林是一个巨大的碳库,每公顷桉树每年可吸收9吨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桉树无毒,桉树不是“抽水机”。科学经营桉树人工林,不会造成地力衰退,林下同样具有生物多样性。

桉树研究:
从建国以来,桉树研究持续不断开展,中国桉树研究中心为专业的研究机构,中国林学会下设有专门的桉树专业委员会,国内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有专门的桉树研究人员,关于桉树的科学研究范围包含了引种、繁育、营林技术、水肥消耗、农林兼作、木材利用、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影响评估诸多方面。一大批成熟的科技成果已用于指导桉树人工林造林、木材利用以及生态恢复等。
目前国内桉树研究专家有谢耀坚、白嘉雨、刘杰锋、项东云、祁述雄、徐大平、杨民胜、王豁然、陈少雄、莫晓勇、温远广、张国武、李志辉、周旭东、林睦就、罗建中、庞正轰、赵一鹤、彭 彦、李天会、甘四明、罗建举、徐建民、余雪标、张荣贵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和数量众多的桉树科研和生产人员,保障了我国的桉树以及林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专家结论:
桉树引发西南地区大旱的传言根本不能成立,桉树不可能成为“抽水机”。

传言何以盛行
尽管桉树研究专家对桉树做出了明确定论,但桉树致旱传言却越穿越盛。从下面这些观点我们也许可以得出结论。

袁越,《三联生活周刊》特约撰稿人。
媒体过多地引用了NGO的观点。根据牛津大学路透学院进行的一项统计,哥本哈根大会结束后各国的媒体报道中引用官员的话占75%,NGO占24%,科学家只有1%。为什么NGO远超科学家呢?记得《哥本哈根协议》公布后不到一小时,就收到了来自WWF,绿色和平和乐施会的媒体通稿。据说他们内部早已准备了数份通稿,根据不同的结果有不同的语气,所以能这么快就送达记者的手中。但是科学家就没有这么快的反应,媒体抢时间,需要快的素材,便只能用NGO的了。在中国这个问题更严重,因为中国科学家不爱理人。另外,环保NGO的宣传材料往往言过其实。

张博庭,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极端环保组织和伪环保者是云南大旱的“人祸”根源。骗取了绿色人物称号的中国伪环保组织的“江河十年行”活动中,曾经有很多所谓的绿色环保记者,疯狂炒作中国水资源开发严重超过国际警戒线制造谣言,绑架了整个社会舆论,最终导致了云南大旱成灾的“人祸”。真正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真环保)特别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实事求是的认真态度,而不能是热衷于一些的哗众取宠的离奇炒作。这次桉树造成干旱的谎言在社会公众中的广泛传播,再一次提醒我们要特别警惕伪环保的生态环境破坏作用。一旦听信了谣言,停止种植甚至砍伐了绿化荒山、改善生态和吸收二氧化碳效率高的桉树,不仅对预防今后的干旱于事无补,而且很可能还会引发该地区更加严重的生态灾难和洪涝灾害。同时还将大幅度的影响我国二氧化碳气体减排力度,对全球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威胁。
 Patrick Moore, 绿色和平组织共同创建者和前领导人。
“环保主义者反对生物技术、特别是反对基因工程的运动,很显然已使他们的智能和道德破产。由于对一项能给人类和环境带来如此多的益处的技术采取丝毫不能容忍的政策,他们实现了Schwartz的预言(即环保运动将走向反科学、反技术、反人类)。

水仙花,新浪网友。
一般公众一向喜欢看绿色和平哗众取宠的文章,并加以转贴,但国内、香港、澳门及台湾并没有任何一个环保团体愿意正式与绿色和平合作,原因是绿色和平一直在我国不是推广环保教育,而是向青年推广偏激思想。国内较单纯的学生往往比较崇尚国际组织,绿色和平也非常清楚学生这个弱点,因此在国内积极宣扬自己的国际组织名声,用这空壳之名吸引大学环保社团及学生参加其活动,藉以每年吸收新的热血青年加入,替代再没激情及没有价值的“旧人”。(武复文)

声明:本作品版权归本网与文章作者共同拥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纸业网,并署作者名字。
评论】【推荐】【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造纸 ·印刷 ·铜版纸 ·牛皮纸 ·振兴规划 ·纸制品 ·包装 ·出版 ·金融海啸 ·环保 更多
·用新型环保印刷版材印出的纸张(左)和传统印刷版材印出的纸张(右)对比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传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