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6年间山东造纸产量增加1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却减少58%
——标准加严 四两拨动千斤  
 
http://www.paper.com.cn  2010-04-29 中国环境报

  南四湖畔白鹭飞,小清河边钓鱼忙。穿行于齐鲁大地,鸟飞鱼跃、清流入湖、天蓝水碧的一幕幕场景让记者一行欣喜不已。

  曾经县县都有造纸厂的“辉煌”随着晨鸣、华泰、太阳、泉林等集团的异军突起而淡去。走进这些大型企业,车间里机器轰鸣,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厂门外前来拉货的车排成长龙,这种繁忙的生产景象着实令人振奋,这种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的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作为早已跻身GDP“三万亿俱乐部”的山东省,有一组数据让记者惊诧不已:2002~2009年全省GDP年均上升了1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年均下降了19.3%;2009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在2008年的基础上又下降了18.1%。这连续8年“两位数”的“一升一降”,推力又是从何而来?

  “一手抓标准宣贯,一手抓执法监管,地方标准体系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仅明显改善了环境质量,而且有力推动了‘两高’行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博士说。

  据了解,到今年年底,山东要实现省控59条污染河流恢复鱼类生长的目标。从河湖鱼遁到鱼虾嬉戏,这将是生态恢复的一个重要转折。

  “逼”出来的选择
  省情决定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山东省独特的省情决定了完成各项环保任务的艰巨性:人口密度比较高,山东省平均人口密度为598人/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3倍;自然降水比较少,山东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56m3,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6;经济总量比较大,发展速度快,但结构偏重,2000年以来,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13%左右;污染物排放总量比较大,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高居全国前列。

  面对这样的省情,应该怎样解决环境问题?山东省开始了积极的探索,自1996年开始,全省通过行政手段先后关闭了5000吨以下的草浆造纸生产线384条,1997年又关闭了1万吨以下的草浆生产线27条,1998~2002年又进一步关闭了两万吨及以下的草浆生产线61条。据初步统计,仅2001~2002两年间关闭的41家草浆生产线,就报废固定资产十几亿元,下岗职工数万人,给当地的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压力。2002年造纸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仍占到工业总排放量的51.4%,而GDP贡献率仅为3.4%。显然,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如何立足山东省情,既改善环境质量,又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为全省环保工作亟待破解的难题。严峻的形势面前,只有创新思路,以扎实的措施来破解这个难题。

  “辩”出来的标准
  观念激烈碰撞后达成共识

  “话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许多新生事物、观点在产生之初,都会引起激烈的、针锋相对的争辩。山东制定并实施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个标准也是通过激烈的争辩最终得到认可的。

  “从2002年开始,我们就试图探索一条发挥标准引导作用、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新路子。我们开始组织编制和发布实施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把污染重、排水量大的造纸业当作山东省实施地方环境标准的突破口。计划用8年时间,分4个阶段,逐步实现从行业排放标准到流域性综合标准的过渡。”张波告诉记者。

  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山东经济主管部门甚至环保部门内部的质疑,引发了观念的激烈碰撞。质疑的声音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种声音认为,制定行业标准首先应当考虑标准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如果不具备可行性,那么制定这样的标准有何意义?

  另一种声音认为,山东造纸行业与邻省造纸行业在同一个市场上竞争,实施严于国家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必将令山东企业的环境成本大大高于邻省。这样一来,市场竞争的结果不就是搞垮山东造纸行业吗?

  面对此起彼伏的质疑声,山东省环保部门坚持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总有一天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山东不能永远容忍河流里没有鱼。编制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公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要性;同时要兼顾行业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山东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到2012~2015年建成小康社会,这样的话,最迟到2012年河流里就应当恢复鱼类,因为牵涉到标准的执行延后效应,所以确定2010年为相应标准的开始执行年。山东省不是一下子制定一道很高的门槛,让企业难以跨越,而是分4个阶段,利用8年时间,逐步加严标准,兼顾了造纸行业的可行性。

  凡新生事物的产生必然要遭受许多的阻力和挫折,2002年5月,山东省组织召开第一次标准逐步加严的评审会,争论异常激烈,最终因部分专家、部门的不理解、不支持未获通过。但山东环保部门并未因此而气馁。为使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准能够通过、颁布并实施,他们深入调研,以详实的数据结合造纸行业的现状,耐心地向相关部门、企业和质疑者反复阐述、分析标准实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正反双方”经过长达5个月的激烈交锋,2002年10月,在山东省第二次召开的标准加严评审会上,终于获得了多数人的支持。

  “闯”出来的新路
  15项排放标准分阶段加严

  2002年,山东召开全省造纸行业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分析行业污染导致的严重形势和山东经济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2003年3月,山东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第一个地方行业标准《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分3个阶段实施。规定第一阶段(2003年5月1日起执行)草浆造纸外排废水化学需氧量为420mg/L(当时国家标准是450mg/L),向行业发出一个标准即将加严的明确信号;第二阶段(2007年1月1日起执行)草浆造纸外排废水化学需氧量为300mg/L;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三阶段标准,草浆造纸外排废水化学需氧量为120mg/L,比国家标准严3倍多。据测算,通过实施这项标准,第一阶段,山东省每年可以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25万吨;第二阶段可继续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85万吨;第三阶段可以再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05万吨。

  继造纸工业水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发布实施后,山东省又连续发布实施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印染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的实施,走出了解决结构性污染的重要一步。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在污染物集中排放的流域,即使所有排污单位都完全达标,水体质量与地表水功能区划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山东省环保部门认为,行业排放标准过宽,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给了高污染行业一定的排污特权,允许它们占用更多的环境容量资源,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样做有其合理成分。但如果长期不变,则会成为落后生产能力的保护伞。

  在此背景下,山东开始探索如何逐步实现从行业排放标准到流域性综合标准的过渡。

  山东综合分析后认为,国家对南水北调沿线的水质要求非常严格,为确保南水北调尽快实现Ⅲ类水质的目标,需要按照流域综合治理的要求,实行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也就是说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在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要求、水体环境容量之间能够反映输入输出关系的排放标准。

  自2006年开始,山东省先后组织编制和发布实施了《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等4项地方流域性排放标准。南水北调沿线自2006年3月1日起,小清河及省辖海河流域自2009年7月1日起,半岛流域自2010年1月1日起,流域内所有企业将全部执行统一的排放标准。至此,山东省率先在全国实行了最严格的水污染物统一排放标准,高污染行业排放特权成为历史。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山东省已先后发布实施了15项分阶段逐步加严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地方性排污标准体系。其中,南水北调沿线排污标准中化学需氧量最高严于国家行业标准6倍多,氨氮最高严于国家行业标准7倍。山东省还结合燃煤电厂污染治理,颁布实施了《山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较国家标准最高加严了两倍。通过加严排放标准,全省每年可减排化学需氧量6.9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5.3万吨。

  “管”出来的动力
  科学的监管手段促进企业治污减排

  排污口装有360度旋转摄像头,实施24小时在线监测,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和重点河流水质情况一目了然,这是记者在枣庄市薛城区环境监管中心看到的情景。薛城区环保局局长石思海告诉记者:“我们投资800多万元,建设了环境监控视频会议室、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污染源在线监测仪、视频监控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形成了功能齐全、覆盖全区、实时响应的环境监控系统,实现了省、市、区环保系统三级联网。”

  薛城区环保局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是山东省在线监测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山东省先后投入10.6亿元资金用于自动监控体系建设,建立了“三级五个方面”的环境自动监控系统。“三级”是指省、17个设区城市、140个县(市、区)全部建设环境监控中心,并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五个方面”是指省重点监管企业监控系统、城镇污水处理厂监控系统、主要河流断面监控系统、17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城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监控系统。从2008年4月1日起,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正式使用自动监测的数据,并作为环境统计、定期通报、污染减排、“以奖代补”、环境执法、排污收费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为确保监管到位,实现减排目标,山东省制定了《全省重点企业监管办法》、《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监管办法》、《全省主要河流水质监测办法》和《全省17个设区城市建成区空气质量监管办法》“四个办法”,明确和规范了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日常监管的主要任务。《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水质监管办法》要求,要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档案,规范城市污水处理厂与企业的关系,认真搞好自动监测和人工检查、监测,当地环保部门每天对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水质分别进行一次检查、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市环保局每旬对县(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一次检查、监测;省监察总队会同省监测站每旬至少随机检查、监测各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10%。《全省主要河流水质监测办法》要求,加强对全省南水北调、淮河、小清河、海河、半岛诸河五大流域59条主要河流水质的监测,并检查、校正水质自动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监测设备要实行省、市、县(市、区)三级联网。通过实施“四个办法”,使全省环保工作由事后查处、被动查处、集中查处为主,转变为以事前监管、主动监管、经常性监管为主,有效地提高了重点监管企业的达标排放率,促进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

  山东省环保厅在每项流域标准发布后都明确要求,每个标准时段实施之日起,流域内所有企业必须在半年内治理达到《标准》相应时段要求;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限期半年限产治理;限产治理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将依法关停其产生污染的生产线。

  “地方标准严于国家标准,说真的当时我们感到压力非常大,但也让我们有了更大的动力。”兖矿鲁南化肥厂副厂长陈爱忠告诉记者:“不达标肯定不行,环境监管严着呢,其实标准严、监管严对企业、行业长远发展来讲是件好事,企业只要迈过了这个槛,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适应新的标准要求,鲁南化肥厂先后投资1.17亿元建设了化肥行业规模最大、工艺先进的污水处理工程,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实施后,兖矿鲁南化肥厂一举从过去的排污大户跃升为达标排放、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先进典型。

  在全国最大的民营造纸企业——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正常,外排废水按照《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达标排放。公司副总经理李纪飞告诉记者:“为达到严于国家的地方排放标准,我们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加大环保投入,自2001年至今,我们投入的环保资金超过14亿元,有力地提升了治污能力,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2005年,我们的销售收入达50亿元时,日排水量为10万吨;2008年销售收入为100亿元时,日排水却降到了不足5万吨!”

  “看”得见的成效
  既改善环境质量又保证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

  8年实践,成效如何?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山东省的造纸行业。

  地方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山东省造纸业通过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手段实现升级换代,整体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有的工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早在2003年,山东的各大造纸企业就直接瞄准了《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10年的目标,投巨资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科技攻关,突破制浆工艺和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等行业环保瓶颈。目前,山东省每个造纸厂都建设了规范排污口,排污口之前都有生物指示池,造纸企业外排水已经普遍实现鱼类稳定生存再排向环境的治污水平。据业内专家分析,由于治污技术先进,山东省造纸行业目前总体领先国内同行业5年左右。

  据记者了解,1996年山东省共有造纸企业700余家,其中草浆生产企业522家;至2008年草浆生产企业减少至16家,比1996年减少了近97%。至2008年,山东省造纸产量达到1350万吨,较2002年增加了1倍以上,高居全国第一位;利税较2002年增加了两倍;而造纸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至8.5万吨,同比减少了58%;吨纸废水排放量减少了45m3左右,同比下降了76%;吨纸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了40kg左右,同比减少83%,造纸行业走上了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轨道。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3年引导性地方标准实施以来,山东没有用行政手段关闭任何一家造纸企业。

  “标准加严+监管减排”的模式,实现了既改善环境质量,又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多赢目标。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山东全省104个省控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为39.7mg/L,氨氮平均浓度为2.9mg/L;与2002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了79.6%、氨氮平均浓度下降了74.5%。在最早实施流域性标准的南水北调沿线区域,这种变化尤为明显。2009年,山东省辖淮河流域断面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为26.4mg/L,氨氮平均浓度1.0mg/L;与2002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了72.2%,氨氮平均浓度下降了90.9%。去年,山东省在国家淮河流域治污考核中连续3年位列沿准四省第一,在海河流域七省市治污首次考核中也取得第一名。

  利用引导性标准,通过污染减排,明显改善了环境;推动了高污染行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了技术进步。实现了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共赢,是山东“加减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

  “标准加严+监管减排”的模式,为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率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周雁凌 季英德)

评论】【推荐】【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造纸 ·印刷 ·铜版纸 ·牛皮纸 ·振兴规划 ·纸制品 ·包装 ·出版 ·金融海啸 ·环保 更多
·用新型环保印刷版材印出的纸张(左)和传统印刷版材印出的纸张(右)对比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传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