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公布了今年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其中造纸业的淘汰目标大幅超越国务院原先制定的标准。这个任务让一些造纸产业集中度高的地区感觉到明显的压力,很多地方随即推出了淘汰造纸业落后产能的方案。
辽宁省可能是唯一一个不用承受巨大压力的省份。“为了推进辽河污染的彻底整治,我们在两年前就开始分批关停整顿全省的造纸企业,到目前为止,全省417家造纸企业中,已经彻底关停的达到285家,正在接受整顿的132家。”6月1日,辽宁省环保厅副厅长朱京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据统计,全世界最落后的造纸技术——酸法造纸的产能有50%都在辽宁。
据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辽河办)副主任郭海军透露,由于环保标准的提高,目前还没有一家走完环保重新评估的程序,也就意味着,目前辽宁省的造纸企业仍然处于全部停工状态。
“利税第一大户”的关闭
6月2日,已经在沈阳某企业上班的周平说:“厂子关停以后,我们大部分同事都接受了这个事实,并开始自谋生路。”周平所在的铁岭市开原制浆造纸有限公司,是辽宁省首批要求关停的8家大型造纸厂之一,关停之后几千名职工安置,一度成了铁岭市政府一个敏感且重要的大事。
说起两年前厂子被关停的事,曾在这家公司干了30年的周平至今还是觉得很郁闷:“那么大的厂子,几千号人,说关了就关了。”在周平的印象里,此前,厂子也因为污染问题受到环保部门的警告,甚至专门停产整顿,但机器从没有停下来。
2008年4月20日,铁岭市和开原市两级政府正式下达了关闭开原制浆造纸有限公司的命令,与此同时,电力部门停止供电、相关设备开始拆卸、停产后的工人善后安顿工作也迅速展开。
在老周和同事看来,要不是来自省政府的决定,无人能关闭造纸厂:这家有着40多年历史的造纸企业,在关停之前,拥有近3000名职工,主要产品胶版印刷纸的年产能达到8万吨,仅税收一项就达到每年2000万元。
2000万的税收也让造纸厂成为这个北方县级市最大的纳税户。但这家以稻草制浆为主的造纸厂,从2005年到被关停的2008年,连续三年的化学需氧量(COD)测定都达到了2600个单位甚至更高,按照之前环保部的文件通知,造纸企业COD排放量达到150就不合格。
铁岭市环保局副局长李永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承认,正是来自上级政府决心,才顺利地关停了这家造纸厂。
很快,开原兴盛造纸厂也正式被关停。据铁岭市环保局监测数据显示,这两家大型造纸厂COD排放总量占到铁岭所有造纸企业的60%。随后,铁岭境内辽河流域的其余十几家小型造纸厂先后被关停取缔。
至此,在辽河铁岭段170公里的沿岸,所有20家大中小型造纸厂全部关闭。“目前的工作,一方面是严密监测辽河水质变化,另一方面加强对流域内可能会偷偷复工的中小型造纸厂进行督察。”李永安说。
“最近几个朋友去辽河,竟然能钓到一尺长的鱼了,一些野鸡野鸭也开始在河边的芦苇里嬉戏。”李永安说。
“一个小造纸厂污染一条河”
“辽河流域造纸厂已经成为辽河治污的第一大杀手,到了必须关停整治不可的地步。”这是6月1日,辽宁省环保厅副厅长朱京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候的第一句话。
据辽宁省环保厅掌握的情况,辽河流域密布的千余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及无以计数的小污染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占辽河水污染负荷的40%,是治污的难点所在。
其中数百家造纸企业更成为治污的老大难。因为规模大的企业,如锦州金城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和营口造纸厂等,均属历史悠久的老企业,自身无力治污,对其关停又涉及到上万名职工及家庭的生计问题。众多的小造纸企业,虽经多次停产治理甚至取缔,均不见成效且多死灰复燃,“一个小造纸厂污染一条河”的现象极为普遍。
辽河治理,如何才能确保在3年~5年内收到奇效?该从哪儿先下手?辽宁省长陈政高在通过对辽河流域进行大量调研之后指出:“治污先治厂,治厂先治造纸厂。”
辽宁共有417家大大小小的造纸企业,对全省产值的贡献率为0.4%,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占全省工业排放总量的40%以上。全世界最落后的造纸技术——酸法造纸的产能有50%都在辽宁。
攻坚战的第一枪就射向了开原制浆造纸有限公司、锦州金城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和营口造纸厂等8家辽宁造纸“航母企业”。据测算,这8家大型造纸企业排放的COD约占辽宁造纸行业排放总量的72%。
记者在联系被首批关停的8家造纸企业的时候,一些企业负责人至今仍表示对“彻底关停”的不理解,认为他们所在的企业都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利税大户,关停一个月也就意味着好几百万的税收没有了,有些企业负责人甚至不认为自己的技术和设备落后,采访中还特别强调为排污所进行的巨额设备投入。
对此,辽宁省环保厅副厅长朱京海认为:“不管这些企业能不能接受,这些年来,他们对辽河COD排放量的巨大‘贡献’是有数据支撑的。目前,辽河流域水质有所改善。”
造纸业重生
作为环保厅副厅长,朱京海也是这次辽宁造纸关停整顿决策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辽宁造纸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领先于全国,至少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都是产能最大、规模最大、设备最好和技术最先进的。但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辽宁的造纸产业开始停滞甚至倒退。”
朱京海说:“现在我们全省的造纸产能只有四五十万吨,还比不上南方一个造纸厂年产量的零头,全行业处于萎靡状态,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市场份额日益萎缩,而且环保的欠债很多,就产业发展而言,全面进行产业改造和结构调整不可避免。”
有人担心,辽宁如此强势的推动整治造纸污染企业,是不是意味着辽宁将彻底的放弃造纸产业。朱京海对此予以否认,“辽宁造纸企业就是要通过重新洗牌,利用腾出的土地和环境空间,进一步做大做强造纸企业。”
朱京海透露,不仅不会放弃造纸业,辽宁目前还专门针对造纸业出台扶持政策,制定了“关小、上大、提标、进园”的发展策略。“虽然关停造纸企业,短期内可能会对纸张价格造成影响,但长远看,可促进辽宁造纸业健康持续发展。”朱京海说。
就在全省范围内大张旗鼓的关停所有造纸企业的同时,辽宁省环保厅却又出人意料地批复了两家造纸企业落地鞍山,这被朱京海解读为“辽宁造纸业重生的开始”。
朱京海全程参与了这两家造纸厂的审批。以其中的一家生产某特种纸企业为例,这家企业原在辽阳市,当时的产能只有5000吨,在此前的环保风暴中因为不达标被关停。
2009年,这家企业与鞍山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到新建的鞍山造纸工业园中再建一个新厂,根据再建规划,新厂的设计产能达到25000吨,比过去扩大了5倍,而且新厂的生产技术完全一改过去挂浆为机器喷浆技术,且全程实行电脑智能控制,新技术将大大提高纸张质量和差能。
“根据规划,这家新建企业的这类特种纸年产能将是全世界最大的,根据市场价一吨4万元计算,年产值就达到10个亿。”
朱京海说,最值得说道的是,这家原在辽阳的企业重新改建之后却落户到了鞍山,“这也非常直接的体现了我省关于造纸产业再发展的一个特点,即通过整治,腾出空间,让出资源,哪里能抢得先机就在哪里发展。”
辽宁省发改委发展规划处一位官员对朱京海的提法给予了肯定,这位官员表示,“现在辽宁的造纸业发展基本符合产业发展趋势,还不能说有多大的成果,但产业振兴初见端倪。”(汪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