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和参加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之后,2010年6月23日至27日,上海世博会安徽活动周期间,宣纸第三次“现身”世博会,在活动现场,包括宣纸材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世博纪念宣和宣纸扇等特许产品,吸引了大批游客。
2010年可以说是“宣纸年”。世博会上的“宣纸元素”阐释了一个古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5月15日和6月18日,全球首套宣纸材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和《徽墨流芳》邮品珍藏手卷的相继发行,一举突破了用传统手工宣纸印制邮票的重大工艺难关,实现“国家名片”、“国宝”宣纸和中国书法艺术奇葩的完美联姻。
“方寸之间”意蕴美
5月中旬,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省政府主办,省邮政公司与宣城市政府承办的全球首套宣纸材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在宣城市隆重举行。对此,业界相关人士异口同声:“方寸之间,蕴含了‘国家名片’、‘国宝’和中国书法艺术的多重元素,开拓了宣纸艺术的新境界,展示了卓尔不群的中国气派。 ”
据介绍,这套珍邮以有着“天下三大行书”美誉的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和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为题材,方寸间吐纳中国古代书法“颜筋柳骨”的高贵气质,时空中再现传统手工宣纸“纸寿千年”、“纸中之王”的神奇魅力。记者看到,这套邮票一套6枚,由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大师王虎鸣设计,北京邮票厂印制,其中版式二采用传统手工宣纸印制,全球限量发行。这套邮票的发行一举突破了用传统手工宣纸印制邮票的重大工艺难关,使得中国古代书法艺术通过一枚枚精致的邮票得以更广泛、更久远地弘扬与传承。
作为中华书画艺术千年传承载体的宣纸,其手工制作的诸多特性却与现代的印刷工艺难以融合。为此,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与中国宣纸集团公司历经数年的联合攻关,终于一举攻克了在传统手工宣纸上印制邮票的防伪、背胶、润墨、平整等一系列工艺难题。印刷邮票的专用宣纸,不仅保持了宣纸特有的帘纹脉络等天然特性,还避免了其过于柔软、润墨等特性对印刷的影响。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还对宣纸的含水量进行了严格科学的控制,避免了因纸张受潮而无法印制。此外,每一张专用宣纸都要在灯光透射下仔细地剔除斑点。只有经过这些严格、科学的生产工序后,可以印刷邮票图案的宣纸才算真正诞生。
6月18日,包含《中国古代书法——行书》宣纸材质邮票、徽墨仿制的邮票墨等在内的《徽墨流芳》邮品珍藏手卷“徽商故里”绩溪县发行,成为集“国家名片”、国家精藏墨宝、“国宝”宣纸、“徽墨”以及国家“非遗”徽墨制作技艺于一身的开创性珍藏邮品。据宣城市邮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全球首套宣纸材质邮票的发行是我国乃至世界邮票史上邮票印刷材质的重大突破,作为世界邮票大家庭中的一名新贵,有力提升宣城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的城市品牌形象。
历史悠久引关注
中国宣纸,名莫大焉!
在去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与另外21个项目跻身“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我省唯一入选的项目。回顾宣纸千年风雨历程,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讯息之丰富令人动容。
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享誉全球,由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造纸术发展演变成的中国宣纸,更是名满天下。我国流行用纸曾不断变化,东晋流行藤纸,隋朝大量使用楮皮纸,直到唐代宣纸出现,取而代之占据主流地位。泾县成为宣纸的原产地,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泾县属皖南山区,地处中纬度南沿,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质优良且富含酸碱,而当地又盛产沙田稻草和青檀,这些都是制造优质宣纸的必要条件。
宣纸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学者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根据《旧唐书》记载,宣纸在唐代已经成为贡品。宋末,曹姓人迁至泾县西乡小岭一带,以制造宣纸为生,延续700多年。明清两代,小岭曹氏宣纸制造技术和加工工艺日趋精湛,生产规模和对外影响达到鼎盛。抗战时期,宣纸没落,一直到解放后逐渐恢复。此后,宣纸逐渐复兴,“红星牌”宣纸更是声名远播,三次蝉联国家质量审定委员会金质奖,相继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
宣纸的革新历程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息息相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采用特种材料,运用传统手工抄造技艺,宣纸具有抗老化、防虫蛀、耐久藏等特点,被誉为“千年寿纸,万载存真”。艺术大师刘海粟称之“纸寿千年,墨韵万变”。
新世纪以来,宣纸再次成为关注焦点,2002年8月被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为原产地域产品,2006年6月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其古法制作技艺惊艳亮相,引起国际性关注。
开拓新品境界宽
今年3月份,台湾故宫博物院特选老字号“汪同和”牌宣纸重印珍藏明内府彩绘本《明解增和千家诗注》,这是“国宝”宣纸首次成为台湾珍藏古籍善本影印的专用纸张。
虽然宣纸的名声大振,但其产业的总体规模仍然偏下,与巨大的声誉相去甚远。 “宣纸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决定了既不能盲目发展,又不能听任其无序发展。”6月21日下午,中国宣纸集团董事长肖阳告诉记者。从现实看来,宣纸产业面临原材料、人才、研发和设备落后、非遗保护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
截至目前,泾县宣纸、书画纸加工企业共有230余户,其中宣纸厂家14家,宣纸品种达到1000多个,年产各种类规格宣纸、书画纸近6000吨,整个宣纸、书画纸行业从业人员达1.5万人,年销售额3亿多元,占全国书画用纸的6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手工纸生产基地。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中国宣纸之乡”泾县和中国宣纸集团顺势而为,兴利除弊,整合产业资源,发挥品牌优势,力克原材料、人才等发展“瓶颈”,推动新产品研发,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宣纸产业的“华丽转身”。
为推动宣纸产业健康发展,泾县建设了宣纸技艺传习基地和原料供应基地,积极推动“林纸一体化”,目前新的年产70万斤宣纸燎草基地正在建设之中。同时,建立一套技艺评价和激励机制,推动技改步伐,先后实施燎草蒸锅改造项目和蒸汽盘帖项目,后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打破“市场瓶颈”和“效益瓶颈”,该县推行了一整套质量提升方案,以“粗粮细做、细粮精做”的办法,完善工艺方案,强化质量安全。他们还着眼于提升经济效益,创新产品,市场细分,推出大规格宣纸、奥运宣纸、建国60周年纪念宣纸等富有特色、质优价高的产品,受到热捧。他们还精心建设宣纸文化园,打造“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不断延伸宣纸产业链。同时,当地不少宣纸生产企业都是各显神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创制和开发出一批新工艺产品,相继挖掘和恢复了一批传统工艺名牌产品,增强宣纸企业抗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宣纸品种由1980年的20余个发展到目前1000多个产品,恢复生产“粉蜡笺”、“露皇宣”、“白鹿宣”等传统品种,创新出“三星”、“金星”、“明星”等一批新品牌,制作出“宣纸邮票册”、“宣纸折扇”、“宣纸印谱”等新品牌,宣纸用途延伸到裱托、印刷、复制、剪纸、服装等多个领域。
中国宣纸集团董事长肖阳告诉记者,他们根据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定了“建设基地,稳定生产,提升品质,提高效益,集团发展”的发展战略,立足宣纸主业和“红星”品牌,打造新兴的、有特色的、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集团实现产销3亿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全县宣纸书画纸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张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