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伴随着环保长椅捐赠世博、“低碳I Do”以及FSC认证包装推出等活动的开展,利乐包装100%可回收的特点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深度认知。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利乐包装回收的关注,也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利乐环保观念的认可。
作为一家执著绿色愿景的公司,一直以来利乐都从负责任企业的长远眼光出发,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承揽起更多的绿色责任。从成立之初,我们就对环保高度重视,可再生(Renewing)、减量化(Reducing)、可循环(Recycling)和负责任(Responsibly)的“4R”原则,是我们在业务运营中始终坚持的理念。尤其在消费后利乐包装的回收领域,即可循环(Recycling)方面,利乐更是经过在中国十几年的调研和探索,创新性的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回收再利用战略,即一方面帮扶无菌复合纸包装的市场化的回收体系的建立,同时向各界宣传无菌复合纸包装的再生利用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再生利用技术的升级拉动终端回收产品价值,帮助再生利用企业建立“造血”机制。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多方的合力,无菌复合纸包装近年来在中国的回收总量大幅度提高。以利乐包装为例,2004年的回收量仅为136吨,到2009年底,回收量则提升到了44893吨,相当于44亿个250ml的利乐包装拥有“第二次生命”。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越来越多的利乐包装重新变成了有用的资源。
如何让可再生资源得到再生?让我们聚焦在利乐全力打造的这条环保价值链上,看看利乐怎样走过这条既平凡又不寻常的环保之路。
再生篇:
源自基因的可再生性
甫一“出生”,利乐包装就被赋予了其可再生的“基因”。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利乐的无菌复合纸包装由75%的纸板、15% 的塑料和5%铝箔的多层材料复合而成。经过专业的加工处理,这些材料均可100%回收利用,制成丰富实用的环保产品。其中,利乐包装的主要原材料纸板本身就来自可再生资源——森林。
森林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木材、水果等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同时也是吸收二氧化碳的主力军。经由可持续管理的森林既可以提供生产性资料,又能保护和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目前,利乐已经与森林管理委员会(FSC)等专业机构密切合作,以积极行动支持森林永续发展。
秉承环保理念,利乐选用的纸板100%来自管理良好、符合可持续管理原则的森林。FSC认证是通过第三方独立审核,保证林业企业达到严格的森林经营标准。其中包括:禁止转换森林或任何其它天然栖息地的用途;尊重国际劳工权利;禁止使用高危害化学品;尊重人权,尤其关注当地居民;拒绝腐败——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识别并恰当管理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如文化或宗教场所、濒危动植物栖息地)。FSC体系不仅确保产品的原生纤维来源具有可持续性,而且保证产品中的可再生成分是可核实的。供应链上的所有加工企业必须取得产销监管链认证。在制造或流通的每一个环节,加工成品的纤维原料都能够被追溯和辨别。在一个完整的从森林到消费者的链条中,FSC的标签兑现了产品来自于森林友好源头的承诺。
2007年,我们全球80%的纸板供应商便获得了FSC产销监管链认证。我们也承诺,到2015年,我们的纸板供应商将全部获得FSC产销监管链认证,到2018年,我们全球所有包材和印刷工厂也将完成此项认证。基于这些因素,我们在上游的原材料生产、采购阶段就已经遵循了可再生原则,以实际行动保护这片“地球绿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利乐宣布在中国推出FSC认证包装,第一批带有FSC认证标识的纸包装产品即将与本月内面世。消费者通过选择环保包装,就能简单易行地为森林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技术研发推动利乐包装的循环利用
在利乐的战略中,我们的策略是先把消费后利乐包装的再生加工产业做大,然后再利用市场的力量促进利乐包装的回收。十几年来,利乐在中国一直在推进再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扩大资源再生利用率,让资源“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在推动消费后纸包装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方面的投入从2004年至今已经超过亿元。
从1998年开始,利乐中国就有了专门的环保团队负责利乐包装的循环再利用研发和推广工作。通过多年的技术支持和引导,北京、上海、广东、内蒙、山东、黑龙江及福建等省市已出现十多家复合纸包装再生利用工厂。
再生技术对于提高再生产品的附加值、完善再生利用产业链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从10多年前,利乐中国把国外的“彩乐板”技术推介给国内的再生利用厂商开始,至今利乐已经向中国推广和支持开发了彩乐板、塑木、水力碎浆和铝塑分离等循环利用技术。
如今,与利乐合作的再生利用工厂正在利用这些技术,对消费后无菌复合纸包装进行循环再利用:
由于利乐无菌复合纸包装所使用的纸板来自高质量的长纤维原生木浆,通过水力碎浆技术得到的再生浆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可生产出优质瓦楞纸、牛皮纸等,产品品质可以媲美原生木浆纸。
通过对废弃利乐包装进行切碎、热压和切割等工序制成的彩乐板,具有经久耐用、防水防潮、色彩缤纷的特点,可用于制造垃圾桶、课桌椅和工业托盘等丰富实用的环保产品,并已经拥有较好的市场。现在,彩乐板制成的垃圾桶已经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天安门广场和首都机场T3航站楼也开始启用这种优质环保的垃圾桶。而乒乓球拍、相框、尺子、国际象棋这样的再生产品,也颇爱消费者的喜爱。上海世博园中的绿色风景线——环保长椅也是这一技术的产物。
与彩乐板工艺相似,塑木技术也可以加工出实用的木材替代材料。2008年利乐公司向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捐赠的百米环保长椅就是这一技术的典型应用。
从资源回到资源
在中国,无菌复合纸包装的再生利用量逐年大幅度提高,2008年达到了28000吨。最初绝大部分的包装回收后,都采用水力碎浆技术,分离出纸浆,用于生产再生纸,剩余的铝塑筛渣则简单加工为铝塑颗粒,成为生产铝塑制品的原材料。尽管铝塑产品的用途广泛,但从市场反响和利润空间上看,其仍无法与彻底分离的铝和塑料媲美。
我们认为,就废弃物的再生利用而言,最理想的目标是从资源回到资源。例如用于包装牛奶和饮料的复合纸包装,最好能让纸板回到纸浆,铝回到铝,塑料回到塑料,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物尽其用和资源节约的最大化,同时推动复合纸包装回收与再生利用的产业链高效运转起来。从资源回到资源,是利乐一条很重要的环保理念,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绿色实践。
在探索环保之路的进程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只有将纸、塑、铝彻底分离,才能够实现更高的回收利用价值,真正实现“从资源回到资源”。
据了解,此前国际上已有一些成型的铝塑分离技术开发和实践,如巴西研发的等离子技术,但由于投入和运作成本太高,并不适合在中国应用——中国的再生利用企业多为中小型规模,需要更为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从2007年起,山东天艺塑胶有限公司联合山东聊城大学的专家,共同研发更适合中国国情的铝塑分离技术,其间利乐中国对该项目给予了全方位支持。经过两年的攻关研发和反复调试,“中国版”铝塑分离技术终于取得成功,并于2009年3月在杭州富伦生态循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投入工业化生产。这项技术可以从利乐包装中分离出高纯度的铝粉和塑料,不仅实现了利乐包装的资源化,也提高了再生产品的附加值。
作为国内最早开始进行消费后无菌复合纸包装的再生利用的厂商之一,杭州富伦生态循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铝塑分离生产线,投产仅半年就已取得可观效益。
据富伦公司总经理羊军透露:“富伦每年可以处理复合纸包装1万吨,每个月产生约200吨铝塑筛渣。在铝塑分离生产线上马后,复合纸包装的再生利用价值提高了约30%,月销售收入增长可达25%。现在,我们分离出来的铝粉和塑料颗粒质量已经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业内人士指出,铝塑分离技术对于复合纸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具有三重深远意义:
首先,三种包装材料的完全分离将充分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通过技术处理得到的铝粉和塑料,可以直接用于铝制品和塑料制品的生产,这样既节约了矿产资源也省去了炼化成本。
其次,更好的经济效益将促进再生资源企业的发展。铝塑分离技术可谓是“点石成金术”。铝塑渣的市场最高售价仅为1200元/吨,而经过铝塑分离,塑料可卖到4000元/吨,铝粉的价格则高达8500元/吨。铝塑分离技术的高附加值可扩大再生资源企业的利润空间,助力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最后,下游收益增长可以“反哺”上游回收环节,以经济手段拉动废弃纸包装回收量的增长。再生资源企业利润的增加,必然能提高废弃物的回收价格,使废弃物回收行业及其从业者的收入增加,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据再生企业北京鑫宏鹏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振齐介绍,有了利润保证,造纸厂可以出较高的价格收购利乐包装,用价格杠杆刺激回收。目前每吨利乐包装的收购价格已经达到了900元左右,比普通纸板高出100元,回收环节从中得到了不少实惠。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铝塑分离技术既“循环”又“经济”,将成就复合纸包装回收利用的“大产业”。
产业篇:
为了践行环保愿景,利乐在中国推广了多种无菌复合纸包装再生利用技术,并依托再生技术帮助多家从事废弃物再生利用事业的企业初步建立了可持续的经营模式。但面对中国复杂的废弃物回收格局,由单个企业自身主导的模式并不足以推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回收再利用:体系上的困局
都说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可若没有行之有效的回收,废弃物的价值将很难发挥。在中国的废弃物回收链条上,存在着消费者、拾荒者、回收站和再生加工企业等诸多环节。整个回收链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无菌复合纸包装回收产业的发展和扩大。
众所周知,作为废弃物的产生环节,消费者是否对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直接关乎后期废弃物处理的效率与效果。由于垃圾分类意识尚未在中国消费者中普遍形成,简便易行的垃圾科学分类的标准化也存在缺位,中国消费者通常把厨余垃圾和包括无菌纸包装在内的其他可回收垃圾混在一起,使得其在回收时难以被分拣,这也为后端的再处理增加了难度,甚至埋下了隐患。
再来看废弃物的回收环节,目前,活跃在城市中的拾荒者是中国垃圾分类的主力军。能卖上价钱的就要,卖不上价的就不要,是他们朴素的判断准则。而废品回收站是拾荒者的下游,在整个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链中处于承上启下地位,对于拾荒者来说他们是风向标,对于再生加工企业来说他们则扮演着供应商的角色。回收站的收购价和出售价直接影响拾荒者的收入和再生加工企业的成本。
再生加工企业虽是整个产业链的最后环节,却最具主动性。因为在上游,可回收废弃物的种类,取决于它们的产品花样;拾荒者的劳动劲头,受制于它们的经济效益。目前以无菌复合纸包装为原料的再生制品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还存在较大的产品升级、产能扩充的空间。如何进行技术升级,开发附加价值更高的产品成为了这些再生加工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此外,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建设也需要有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废弃物的再生加工在我国仍是新兴行业,涉足这一领域企业的共同特点是规模小、市场小,相对而言抗风险能力较弱,而有关的政策支持还有待完善。
什么样的“拾荒”模式才适合中国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如何处理与日俱增的垃圾成了人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回收再利用链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更使得废弃物回收体系的早日完善成为社会刻不容缓的命题。目前,社会各界正放眼全球,希望从国外取经,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拾荒”模式。
从全国来看,填埋和焚烧是目前最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而我们认为“从资源回到资源”才能更本质地解决垃圾困局。这与当前学界所推崇的解决废弃物问题“五化”原则中的“资源化”异曲同工。
在这一点上,现在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形成了值得借鉴的模式。
在欧洲,德国探索出了以生产者责任制延伸为基础的“绿点体系”。绿点组织(DSD)是由包装使用企业自发组成的行业组织,是与地方政府的垃圾处理系统同时并存的一套系统,其基本定位是代为履行生产者责任,与项目中的所有参与者——制造者、销售商、废弃物管理产业、地方政府公平合作,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坚持生态标准。
希望加入DSD项目的使用企业、制造企业、经销商通过付费取得在其包装材料上使用绿点标志的许可。经由绿点系统组织包装废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形成一个统一的包装回收体系。使用绿点标记的费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装材料的类型和重量。一般越重越难以再生利用的包装许可费越高。
到2003年,DSD体系下玻璃、复合材料、塑料等材料的再生利用率就已分别高达99%、74%和97%。德国绿点体系的成功应用已经在欧洲产生了大面积的辐射效应,目前已有22个欧洲国家实施了绿点体系。
在南美洲,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基于自身国情,发展了一条由政府、民间组织、企业联盟、社区公众、拾荒者和再生利用厂商共同组织的垃圾资源化系统,使得包装垃圾回收、分类、综合利用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
其一,实施垃圾“资源回收计划”。巴西联邦政府在2000年颁布的多年发展计划中,将回收利用垃圾作为重要内容,要求在城市居民中大力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分类标准上,针对一般公民实行“干”、“湿”分类标准,即仅要求居民把垃圾分成有机垃圾和包装物垃圾(又称湿垃圾和干垃圾),市政环卫部门的垃圾车每天上门收集。居民也可以直接将垃圾放入街边的分类垃圾箱。湿垃圾直接送到填埋场,干垃圾送到由拾荒者组成的合作社集中分拣。
其二,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建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处理体系,其特点是强调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面的参与和合作,通过综合开发利用垃圾创造价值、就业机会和收入,既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发展,并帮助解决失业和贫困问题。早在1992年,利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就在巴西发起成立了非营利性组织——CEMPRE(有些学者译为“赛普利”),其宗旨是推动城市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利用,CEMPRE向学校、企业、社会宣传环境保护、资源再生利用意义,传授城市垃圾分类、清洁存放的知识,培训拾荒者垃圾分类技术,支援拾荒者成立垃圾分拣合作社,并积极与政府沟通,为垃圾分拣合作社提供必要的支持。
其中由CEMPRE推动个体拾荒者组成的合作社是一大亮点。这里面有各方的携手:当地政府免费提供场地,非政府组织赞助设备,市政环卫部门无偿地把收集来的干垃圾运送到合作社分拣。过去在街头和垃圾场谋生的拾荒者如今在厂房内的流水线上把各种干垃圾分门别类,压缩打包,然后卖给不同的回收厂家。通过垃圾分类销售,合作社成员——原来的拾荒者,人均月收入可达200美元,相当于巴西最低工资水平的两倍。垃圾分拣是劳动密集型工作,合作社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目前,巴西有约50万人从事垃圾回收利用产业。
其三,积极开发实用技术。例如巴西版“铝塑分离”技术即是其鼓励开发垃圾再生技术的成果。
综上所述,德国的绿点体系是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福利机制健全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构建和运营的成本较为高昂。此外,还出现了大量企业“搭便车”的行为,即不缴纳绿点费用而擅自在包装上印上绿点标志。对这部分企业进行监管也耗费了绿点组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中国和巴西国情相仿。专家认为,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巴西模式更具借鉴价值。
打通产业链,各方有责
秉承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回收的“功效”的时候,我们认为,在简单的数值背后,更重要的是回收链条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利乐包装在中国的回收量经过了从低起点迈向飞速提升的过程。而后续的提升力量更多将依托于整个回收产业链和回收体系的良性运转。
以往的成功经验表明,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的最佳模式是打通一条从资源回到资源的产业链。这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过程,而单凭一家企业的力量毕竟有限。在其他领域开展回收的企业,如电子产品、汽车、家电企业等亦遇到了同样的困境。因此,要解决这一困境还需要政府、行业、社区及消费者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只有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事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利乐将继续前行
根据废弃物处理的“五化”原则,高回收率的基础是对垃圾的正确分类;而再生处理的技术和能力则可在很大程度上消化回收来的废弃物,是拉动废弃物回收的最前端。在这两方面上利乐公司都在不懈地付出努力。在利乐的日程上,2009年“绿色世博•‘椅’我为荣”牛奶饮料纸包装社区回收大行动与铝塑分离技术在富伦纸业和鑫宏鹏纸业的成功应用都不是终点,而是利乐环保之路的里程碑。利乐将继续秉承自身的环保使命,在环保之路上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