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造纸技术在纸坊村传承了一千多年。
河水又北。京杭大运河绕过南阳古镇一路往北来到济宁。
京杭大运河纵贯济宁全境约230公里。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济宁段恰置全河的正中间,从元朝至元十九年(1282年)到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于此凿通济洲河和会通河,与三年后(1292年)凿通的通惠河(又称北运河)相连接,标志着京杭运河的全线贯通。
济宁境内号称“水脊”的南旺是京杭大运河全线的制高点。为穿越“水脊”,古人立郾建闸,“以六闸撙节水势,启闭通放舟楫。”又采取了“避黄保运”和增设“水柜”等多种措施,保证了运道的畅通。为克服水源不足之顽症,古人先后引“四水”济运,其中建戴村坝而引汶济运之举尤为世人称颂。当然更为世人称颂的当属南旺水利枢纽工程,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水源,使之“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南旺水利枢纽工程是凝聚中国古代智慧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运河全线科技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京杭大运河济宁段的运输业因之而兴盛繁荣达600多年。曾有诗描写京杭大运河济宁段:“运河之水千古流,流到济宁古渡头;画里帆船江南来,船到码头货到州。”
济宁历史悠久。已有7000年文明史,自古就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称,历史上这里散布着众多的原始村落。夏朝时,济宁城区一带称为“任国”,(即仍国,古代仍、任两字通)一直延续到商、周两代。秦统一中国后,废封建置郡县,改称为任城县。五代时期称济州。北宋时期称济阳郡。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升济州为济宁府。济宁地名的由来,据传因任城一带地势较高,可免水灾,能保安宁,故为济宁。
济宁是至圣孔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等中国古代五大圣人的出生地。故其历史人文古迹众多,其中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文脉至盛的济宁至今尚留一项为历代文人墨客称颂的古老手工技艺——桑皮造纸技术。
济宁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雪峰一行陪同我驱车数十公里来到济宁王庄乡纸坊村。
据史料记载,在北宋战乱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老鸹窝迁入该村的郑氏和乔氏得到了造纸术祖师蔡伦的真传。在乔氏、郑氏的带动下,该村家家户户都从事桑皮造纸这一行当,后来该村干脆更名为纸坊村。现在纸坊村还有20多户村民从事桑皮造纸。
一进村,我们就看到了村口的毛驴拉着硕大的石磨在碾轧桑皮。走入村巷中,只见一面面民房山墙上贴满了晾晒的桑皮纸。我们走进一任姓人家,看到全家老老少少都在忙碌着,有人将桑皮切碎、有人正在忙着捞纸、有人在用木板踩纸。
据任家老人介绍,纸坊村生产的桑皮纸纤维长,有拉力、有韧劲、不易断。桑皮纸主要用于食品储存,用桑皮纸糊制的食品器具,储存期间不变质,不渗漏,防腐效果好。用桑皮纸、猪血、石灰糊制的各种条编、木质容器,如用于储藏白酒,能长年不变质,不变味,喝起来回味无穷,美不可言。桑皮纸容器同样也是储藏油、醋、酱等食品的上乘器具。
桑皮造纸技术十分复杂,手续也很多,要经过七十多道工艺才能生产出一张成品纸。先要把采购来的桑皮原料在清水里泡上一天多,再放在石灰池里浸泡一、两天;泡好的原料还要放在锅里蒸,蒸完再用石碾把原料碾成糊状,再浸泡一天多,最后用筐淘净,碓成饼状,切成三角块,用布袋放在水里撞瓤;把撞完瓤的原料放在水池里,打成细瓤,用木棍把它墩下去,使其沉淀,然后用帘子捞,一张张摞起来;再用木板踩纸使其干爽,最后把一张张的纸贴到墙壁上晾干。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而桑皮造纸技术据说比蔡伦的造纸术还要早一百多年。有谁能想到,延续了一千九百多年的文明之光,如今在山东济宁的乡间还在闪耀,它像活化石一样,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