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是中国实施退耕还林项目(GTGP)的第十二年,这项通过向农民提供粮食和现金补贴来把种植在陡峭山坡的作物改造为森林和绿地的项目,据《美国科学院学报》调查,已经惠及全国超过3000万个家庭中的1.2亿农民。
那么,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热潮涌动,以及中国造纸行业快速拓展的当前,我国的森林治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又将对产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为此专访了亚洲森林可持续发展专家菲利普·劳伦斯。
中国森林治理面临三大挑战
在中国未来的森林治理方面,菲利普认为,当前比较重要的就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介入更多标准来实施控制。
“首先就是治理水土流失。中国的一些地方,特别是像内蒙古这样的西北部,水土流失一直都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菲利普介绍说,大雨冲刷带来的水土流失,导致每年都有20亿吨的泥沙被冲入长江;而泥石流滑坡和洪水也因为缺乏自然森林的屏障造成了很多生命及财产损失。所以这个方面是首先需要注意改进的。
第二点是非法伐木问题。菲利普表示,非法伐木泛滥对长江源头的破坏一直是个大问题。不过,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实际上已经介入了更多控制,并推进了一系列的项目,比如用飞机播种等技术来使大量植物聚集。同时,中国政府还通过吸收农场区当地人进入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工作,使得他们因为有了固定津贴来源而不必再依靠非法伐木所得利益来谋生。
“最后一点就是还是要考虑坡地在保持水土方面的作用。如果土地的坡度是大于等于25度角,并且上面已经有庄稼种植了,那么符合这样条件的土地就可以被转换为森林用地。”菲利普介绍说。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就是退耕还林项目,政府可以通过对有土地使用权的农民每年都支付一定报酬来达到退耕还林目的。
森林培育对造纸产业的影响
目前,中国的纸浆、造纸、印刷行业都呈现飞速发展态势。尤其是受国内消费市场增长驱动,印刷行业以12%的速率增长。那么当下面临的问题是,从哪里能找到这么多原材料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造纸需求?
对此,菲利浦分析道,中国的纸浆和造纸行业快速增长的同时,原材料纸纤维的来源却在相当一部分程度上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回收纸。比方说,中国大约8000万吨的纸制品中,有1500万吨的纸从美国进口,900万吨的纸从欧洲进口,还有一些则从澳洲、韩国和日本等地进口。
不过,菲利浦指出,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纸消费出现了大幅萎缩现象,直接导致出口中国的回收纸量的缩减。在过去的10年里,美国的新闻用纸消费就已经下降了50%,欧洲的新闻用纸产能也在过去几年里关闭了将近20%。而这样的下降趋势在别的类比的纸消费中也很明显。所以在未来中国可能需要更多倚重直接来源于国内森林的纤维供应。
“现在中国的造纸行业仍然必须部分依靠进口国外回收纸作为纤维原料,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本地的森林仍然在培育期,当然这对中国自身的环境都是有好处的。而且现在很多造纸林的成熟周期只有7到9年,相信很快森林的供应也能赶上需求。”菲利普说。
虽然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的退耕还林等项目对政府资助过分依赖,而资助把预算负担又压在了地方政府身上。导致如果津贴不到位,新的森林可能又会变为农田,砍伐天然林又会出现。但是菲利普认为,总的来说,退耕还林项目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为中国花了几乎7亿美元的资金直接投入到了培植自然森林项目上,这实际上也为本国的相关产业,比如造纸行业提供了更好的国家森林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