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此前的中冶集团,还是后来的诚通集团,近一个月来与泰格林纸相继传出"绯闻"的两大主角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央企。
当然,最终的结果是,诚通集团旗下的中国纸业投资总公司(简称中国纸业)以25亿元的现金对泰格林纸进行增资扩股,实现控股55.92%。此举也意味着湖南造纸业拉开了重组的序幕。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诚通和中冶在造纸业务上又达成了实力平衡,二者"南北分治"的格局也日趋明朗。在"十二五"即将开始的阶段,"国家队"明显加快了并购重组的步伐,进而向提升产业集中度的目标迈进。
"南诚通":扩大南方地盘
9月21日,中国纸业和泰格林纸集团正式签署重组协议。在外界看来,这桩重量级的并购案将大大充实诚通集团造纸板块的实力,同时也加快了我国"林纸一体化"产业的发展步伐。
"当前,制浆造纸产业已经从一个传统产业演变为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资源、环保压力的日益加重,产业后续发展的平台要求越来越高,产业集中度也逐渐提高,竞争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项目、大公司和大调整的趋势不可避免。"中国造纸协会秘书长赵伟表示。
据了解,中国纸业是中国诚通下属国有独资企业,也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唯一一家以林浆纸生产开发为主业的央企投资平台,其主要产品定位是高附加值产品,占据了国内烟卡纸市场第一位、三防热敏纸市场第一位等市场领导地位,是全国增值税专用发票用纸唯一指定供应商。
中国纸业承诺,对接成功后,将加快在湖南省内投资高附加值产品造纸项目,从而优化公司产品结构;而泰格林纸将发挥原有的"林、浆、纸一体化"优势,从而与中国纸业实现产业互补。
据公开资料显示,下一步,泰格将以湖南作为战略核心,布局西南、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等海外战略要点,以资源控制为主要着力点,继续推进、优化以林、浆为重点的林浆纸产业链。到"十二五"末,力争林业资源控制面积达到或超过400万亩,制浆能力达到200万吨,造纸产能达到300万吨规模,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国造纸行业前三强。 "北中冶":重心放在北方
事实上,泰格林纸的重组最终落槌之前,中冶集团入主的"呼声"更高。
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中冶集团与泰格林纸实际控制人湖南省国资委签订合作重组框架协议,就中冶集团整合重组泰格林纸达成一致意见。按照双方协议,中冶集团将以旗下中冶纸业的净资产及15亿元左右的现金,湖南省国资委将以泰格林纸集团净资产进行重组,中冶集团绝对控股重组后的纸业集团公司。
当时市场预期,中冶集团吸收合并泰格林纸集团后,将以岳阳纸业为平台,整合岳阳纸业、美利纸业和银河纸业,实现中冶集团旗下纸业资产整体上市。
"最终交易对象发生改变,肯定有出资方面的考虑,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中冶集团仍把重心放在北方。"中国造纸协会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未来格局:双雄并立
无论是谁入主泰格林纸,都是国内造纸行业一件大事。事实上,自2005年诚通和中冶正式进入造纸领域后,经过几年的大肆并购扩张,纸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改变。
2000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有3600家,产量5600万吨。已经形成了北强南弱的格局。中冶遂决定从北方入行,诚通决定从南方入手。
2005年,诚通间接控股造纸企业粤华包B,进入造纸行业。此后,粤华包B增资控股红塔仁恒纸业。2009年12月,诚通入主特种纸龙头企业冠豪高新。
虽是后来者,但中冶在纸业板块动作非常迅猛。2006年8月,国资委将西北最大的造纸企业宁夏美利纸业划给了中冶。2007年7月,中冶进入全国造纸产能最大的省份山东,收编了山东银河纸业,与晨鸣纸业、太阳纸业、华泰纸业等一批排名全国造纸业前10名的公司正面交锋。
截至目前,诚通在造纸板块的产能接近130万吨;而中冶的产能达到180万吨。
目前,两大央企都已将造纸板块独立出来。央企两大造纸"双雄"已然拉开了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