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成为新潮的概念,受到政界、学界、产业界的推崇。在热闹的背后,我们有必要冷静思考一下:创什么样的新?升什么样的级?创新升级的根本价值是什么?
以造纸污染为例,造纸业一直是我国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加工制造业能力普遍过剩,造纸业却“风景这边独好”,需求不降反增,行业不断扩张。这种扩张伴随着造纸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这一过程很可能会把环境污染嫁祸到新的地区。那么有没有一种技术可以无污染造纸?这成为广泛关注和期盼的热点。来自行业内外的各种力量都在试图通过升级换代的新技术来解决制浆产生的污染问题,希望制浆过程不产生废液或减少废液发生量。
近年来,我国在清洁制浆新技术等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和突破。但也有个别地方的个别企业把技术创新创偏了,把产业升级升歪了。在近期召开的中国科协第4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笔者获悉,一些企业将制浆废渣或污泥经处理后作为填料回用于纸板或纸张,用污水造纸,必然把污染物放到产品里,产品带走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如果用含有污染物的原生浆制成纸张,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纸张又用来包装食物和水果,等等,那么食物也会被污染,后果极其可怕。
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应该是变废为宝,是废物的科学有效利用,是排污的无害化处理,而不是污染物的转移,更不是将污染物放入到产品中让其继续存在下去。这就如人的身体一样,总要将不好的东西排泄出去,而不是留在体内,否则肯定是要生病的。
当前技术创新创偏创歪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不同的行业中都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这种“技术创新”违背了科学。技术创新并非新就是好、新就是对,它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可以探寻,这种规律是以科学为准绳的,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点。
一是,技术创新不能违背科学的精神。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是为人服务的,是以人为本的,不能损害人的健康。我们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高能耗、高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很科学的理念和价值追求,如果只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不择手段,必然与科学精神的价值追求背道而驰。
我们对于技术创新的价值,需要从全局观念进行衡量和评价。就造纸新技术而言,不仅要考虑技术使用环境对污染减排结果,还应该考虑其产品周期内综合减排效应,比如前文所提到的个别造纸企业,将废渣和污泥回填生产出带污染物的纸张,确实减少废气污染物排放,但是废纸再生是我国的优势,每年全国有60%多废纸再利用,如果仅仅考虑本企业减排要求,把纸都污染了,怎么再回收利用,从长远看,这样的技术以后还能用吗?就全局发展而言,也是非常有害的。
二是,技术创新不能违背科学的规律。
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技术装备处在升级、更新的发展时期,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我国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提升。这反过来又迫切需要技术、工艺、装备的不断创新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这种创新过程必须要遵循科学规律。
对技术创新的评估,要真正去考察其科学性和时效性。如果一项技术原理是清晰的、是可阐述的、可认同的,同时效果是可以验证的,那么可以认同其方案技术路线是可行的。如果一项技术创新只是发明者自己提一些指标,认为没有污染、零排放,这些说法很难让主管部门、科技工作者、行业从业人员辨别这个技术的真伪,更谈不上顺利地推广和应用。如果只是在炒概念,做一些迎合政策的有“水分”的宣传,那绝对不是技术创新的正确渠道,而是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