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夫妻儿子齐上阵,组成了统领企业的董事会,可以想象一次董事会就是一次家庭会议,一场家庭辩论赛决定了一家企业的命运和家族的兴衰。如果说用家族的钱做着家族的买卖无可厚非,但是一旦把企业变为上市企业,吸引外来投资者的话,一股独大则让中小投资者失去了话语权,投资者再次被用脚投票。
即将上市的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至2008年间,形成了以董事长邓颖忠为核心,莫淑琳、邓冠彪、邓颖忠为领导的四人董事会。招股书显示,邓颖忠与莫淑琳为夫妻关系,邓颖忠与邓冠彪、邓冠杰为父子关系,邓冠彪与邓冠杰为兄弟关系。2009年初,由于公司上市日程的渐进,公司的改制才慢慢驶入公司治理的正常轨道,在以邓颖忠、莫淑琳、邓冠彪为首的团队中,又纳入了新的董事会成员。但是仍难遮掩一股独大的势头,绝对性的话语权仍旧掌握在邓氏家族手中。
左手倒右手 增资扩股
邓氏家族财富的一路暴增,其资本运作手段可谓高明,左手倒右手的游戏不断上演,并通过增资实现财富迅速增值。
1999年,公司前身中顺纸业成立,两位创始人邓颖忠和莫永松以1400万固定资产和100万现金开始了公司运作,2001年,莫永松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转让给邓冠彪和邓冠能,招股书并未披露邓冠能与邓氏家族的关系。但是至此拉开了邓氏家族财产暴富的序幕。
2004年9月,中顺纸业原股东邓颖忠、邓冠彪、邓冠能与香港中顺签署协议,由香港中顺以675 万元人民币等值外汇对中顺纸业有限增资。公司股本变为2,675 万元,2005年6月,中顺集团进入认缴新增注册资本1,500 万元,香港中顺认缴新增注册资本1,825 万元,公司注册资本至此达到6000万元,2005 年11 月3 日,邓颖忠、邓冠彪、邓冠能、香港中顺及中顺集团签订协议,邓颖忠、邓冠彪和邓冠能分别将其持有的中顺纸业有限16.66%的股权、16.50%的股权和0.17%的股权转让给中顺集团,中顺集团和香港中顺出资额分别占3500万元和2500万元,出资比例分别为58.33%和41.67%。而实际上,邓颖忠、邓冠彪和邓冠杰持有中顺集团60%、20%和20%的股权;邓颖忠持有香港中顺100%的股权,5年间邓氏父子通过左手兜的钱导到右手兜实现了公司资本的迅速扩张。
在主角完成一系列大动作后,配角粉墨登场,完成了股权稀释的任务。
2008 年3 月15 日,中顺集团、香港中顺、隆兴投资、佳畅贸易、中基投资、华明光源、益嘉贸易、亨茂贸易、加德信、新达投资、一帆投资、辉龙投资、裕龙投资共同签订协议,协议约定公司注册资本由6,000 万元增至8,732.0393 万元。除去中顺集团和香港中顺,其他投资方持股比例31.28%,从表面上看邓氏家族资本被稀释,但是这一家企业与邓氏家族仍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例如,佳畅贸易为成都天天的原股东李红控股的公司,而李红、中顺纸业、岳勇是成都天天的控股股东。邓颖忠、邓冠彪和邓冠杰还通过中顺集团间接持有中基投资45.98%的股权。华明光源为成都天天原股东成都天星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引荐的股东。一帆投资、辉龙投资和裕龙投资为公司管理人员及核心人员控制的公司。裕龙投资股东温爱玲、亨茂贸易股东岳勇、益嘉贸易股东刘欲武均是中顺公司员工,而新达投资股东于涛和张靖亦是公司财务总监李林的亲属。
最终,邓氏家族通过以上资本运作控制公司72.5809%的股份,嫡系或者其亲属控制了约20%的股份,由此诞生了一股独大的邓氏家族。
家族传位 富二代成中坚力量
招股书显示,邓颖忠二子邓冠彪与邓冠杰分别是1978年和1984出生,按照我国教育体制,本应于2001年学士毕业的邓冠彪却于2004年取得日本大学商学部的学士证书,回来后即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三年后任公司总经理一职。尽管作为父亲的邓颖忠舐犊情深,给予了二子更多锻炼的机会,但是作为公众型企业,尤其是要对投资者负责,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上市企业来说,将无可避免的很难有效平衡利益关系。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由董事长钦点的总经理能否完成企业从上市到飞跃的使命,创业容易守业难,在一路顺风顺雨成长下的富二代能否承担起企业决策的担当,并给予公众一个合理期望的答卷,仍旧需要时间的考验。
问路何方
此前已有部分企业因家族控股被否,中顺的一股独大早已不是资本市场的个案,但是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来讲,发行人存在实际控制人利用绝对控股的地位损害公司利益的风险。公司改制的路依然漫长,并会带来家族的一场阵痛。但是对于长期发展来说,尽早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中顺发展的必行之策。从目前中顺股东结构看,缺乏与之发展匹配的合作方,更缺乏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关注,中顺在资本市场的“独舞”令其地位很尴尬。
纵观我国股市发展,现阶段高科技、绿色、能源企业更易得到投资者关注,本身中顺作为生活卷纸生产企业的上市已然缺乏亮点,而管理权的绝对集中又将公司的弱势暴漏的一览无余。此次公司在资本市场欲融资8个亿,一位机构投资者向记者表示,对公司资金能否合理利用表示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