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环境监测站统计数据表明,襄樊市市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逐年增加,超过国家环保总局城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标准。“十一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在全社会大兴保护环境之风,使全市环境质量得到大大提升。碧水、青山、蓝天让古城更亮丽。
“一江五河”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市把解决群众最关心、社会反映最强烈的环境问题放在突出位置,重点加强“一江五河”污染防治工作,确定在市区以整治医药化工、化纤、纺织工业污染为主;枣阳、襄阳以整治造纸化工污染为主;老河口、保康、谷城以整治磷化工、黄姜加工污染为主;南漳、宜城以整治造纸污染为主,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强化“环评”和“三同时”管理。
为治理汉江干流水质污染,我市限期治理了37家主要污染源,关闭了老河口俊宏化工有限公司等污染大户。
为治理小清河污染,我市关闭了襄阳区石桥、襄清造纸厂等8家小造纸厂,对华中药业有限公司、襄樊大枫纸业有限公司等重点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目前,小清河水质已有明显改善。
为治理滚河污染,我市组织力量,在已关停枣阳龙源纸业的基础上,对滚河流域再生塑料和五氧化二钒加工等严重污染企业,进行强制关停和取缔,有效地减轻了滚河流域污染负荷。
针对唐白河流域污染问题,我市加强与河南南阳的联系与沟通,促使南阳加大对小造纸企业的关停和取缔力度,使唐白河水质好转。
为治理蛮河污染,我市重点整治了宜城大雁工业园的污染源。在相关部门的督促下,长枫纸业公司制浆生产线被关闭;楚天化纤公司、华明浆粕有限公司建成了污染处理设施,基本实现达标排放;湖北金源化工公司建成了煤制气洗涤污水处理循环利用装置,彻底消除了炭黑污水污染。此外,南漳华海纸业公司建成了中段废水处理设施,拆除了化学制浆生产线,实现了达标排放。
同时,我市还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普及,要求在天然气管网和集中供热管网通达区域的星级宾馆、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停止使用燃煤锅炉,临街餐饮业要全部停止使用燃煤炉灶,市区烧煤的茶水炉、食堂灶和营业大灶要全部改用天然气、电、轻质柴油等清洁能源。通过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等措施,不断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污染防治水平。
城市污水实现达标排放
2006年4月12日,我市明确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建设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2006年11月,市政府向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交了“创模”申请。
各地、各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这个总体目标开展工作,有力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2006年12月16日,我市印发《襄樊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实施方案》,确定“蓝天、碧水、宁静、达标、绿地”等创模五大工程。
2007年到2008年,我市先后启动并完成鱼梁洲二级污水处理厂、襄城观音阁污水处理厂以及襄城配套截污干管工程等一批重点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市区13家污染企业搬迁治理工作,限期治理了一批重点污染企业,关停取缔了一批小造纸、小水泥和小化工等污染企业,淘汰了落后产能,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2008年5月18日,鱼梁洲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使用。至此,市区结束了污水直排汉江的历史。鱼梁洲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城市污水20万吨,处理工艺为生物脱氮除磷,采用改良型A/A/O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生化处理,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服务范围包括樊城区中心城区及整个樊西、樊北片,服务人口约46万人。同年7月22日,市区第二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观音阁污水处理厂投入商业试运行。该厂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服务人口34.7万人,使我市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以上。
各项环境指标持续提升
2005年至2009年,我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为 276天、291天、311天、312天、314天;汉江干流水质始终保持良好,目前6个监测断面均达到二类水质标准,汉江7条主要支流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中、重度污染断面大幅度减少,其中南河、北河、小清河水质为优。
此外,我市市区环境噪声均能达到国家和省的考核标准,交通干线噪声基本能够达到国家和省考核标准;各县(市)城关镇(城区)声环境质量一直保持较好水平;市区生活垃圾全部收集运送到襄阳区洪山头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全市的医疗废物基本实现集中无害化处置,市区所有医疗单位(含个体诊所)的医疗废弃物基本实行统一收集,集中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
市环保部门负责人介绍,从目前的形势来看,2010年襄樊市环境质量状况将比2009年有一定的提高,为“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