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硫、污水处理开始,中国环保产业市场走的是一条“引进、消化、吸收”的技术路线。尽管在最初阶段付出了相当的经济成本,但还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市场,为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了保障。而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即将面临脱硝、脱氮除磷、土壤污染修复、可吸入颗粒物控制等等一系列纷繁复杂的治理任务,这条“西学中体”路线还将重现吗?在环保产业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即将迎来发展甜蜜期后,环保企业怎样扮演起环保科技创新主体的角色?如何形成有利于企业自主研发的政策环境……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专家和企业。受访者普遍认为,环保科技研发应以一定时期的环境治理需要为目标,以稳定有效性、经济适用性为准则,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应各自发挥作用。而其中,要给企业提供发挥活力的空间。
环保产业需要怎样的创新?
国外技术有水土不服现象,如何让技术经济适用、稳定有效还得自力更生
在回答“环保技术是否还需要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权威人士向记者表示,新一轮的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可能还会走上“老路”。不过在他看来,这条老路倒不是贬义。“我们发展环保产业,是为了服务污染治理、环境质量改善,在这个前提下,经过对时间、成本、有效性等因素的综合评估,寻找到成本效益最优的解决方案,买技术和自主研发都不是固定的。如果时间紧、任务重,有些不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可以采用引进消化吸收的方式。”
那么,环保产业还有必要做研发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即使可以跳过“原始创新”,但留给中国环保产业的创新任务依然繁重。因为外来的和尚不一定会念经。很多引进的技术设备,成本很高,用不起;适用条件不同,达不到设计效果,因而往往并不具备最优的性价比,无法实现产业化应用,都需要根据国情、不同的应用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更多时候还需要集成创新,另找出路。同时,还需要通过产品设备的国产化来显著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
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彤说,国外技术的水土不服可能有两方面因素。一是中外的管理方法和水平有差异,国外技术设备很多时候不适应我们的管理方法。二是客观条件不同。比如脱硫系统设计的环境不同,我们的使用环境相对复杂,锅炉本身的状态、系统的材质有差异,脱硫剂的浓度、比例达不到国外设计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本土化”的调整。
总体来看,我国环保产业中的脱硫、水处理行业选择了引进、消化吸收、国产化的道路。而在垃圾、污泥处理处置方面,产业界则是“两条腿走路”,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国内的研发力量积极进行集成创新,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处理处置模式。
对于中国的环保产业而言,技术研发的需求还非常大。北京桑德集团总裁文一波明确表示:“我指的技术是能稳定达标并且经济适用的技术。”他举例说,当前,污泥处理的含水率标准是80%,但是这个标准下的污泥存在很多环境隐患,需要提高标准,降低含水率。但坦率地讲,基本还没有经济成本上可承受的技术。此外,工业废水处理领域还处于粗放发展阶段,需要钻研的地方不少。比如,很多行业的排放面临大幅提标的要求,造纸废水、制药废水等高难度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等的处理还是难题。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在冬天的稳定性问题、一级A提标改造问题等等。
“如果不考虑成本,那么环保技术不存在问题。但现实并非如此,在污染治理日益市场化的条件下,相关企业必须考虑成本效益。产业要做的就是要让污染治理技术更加有效、更低成本、更符合中国国情。”
为什么要企业做主体?
企业最明白市场需求,最可能找到性价比高的技术设备
众所周知,高精尖的评价标准并不适合环保产业。如果没有稳定性、经济适用性,再高端的技术、设备也只能被束之高阁。文一波说,COD从1万mg/L降到10mg/L,从科技角度很了不起,但企业看都不会看一眼。一个所谓的高新技术,如果投入、运营成本很高,超出用户承受能力,在实际中会根本没用。
环保技术、设备必须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环保技术必须考虑经济适用性、考虑市场的因素。那么,在这两者中间建立一条顺畅的传导机制,是环保技术研发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在一段时期内,环保产业技术研发沿袭了传统科研机制。即有关部门立项、科研院所和高校承担、出成果后转化。由于各方对治理需求、市场变化的了解、沟通存在一定障碍,往往导致科研成果和治理需求、产业发展需要不甚匹配,成果转化难。记者曾采访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鸿亮,他很遗憾,花了很大精力做了课题,获得国家奖励,但却由于适用性问题,无法运用到治理工作中。
而对市场、成本的敏感正是企业的强项。成熟的企业会综合技术和市场因素,做长远规划。文一波指出,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的技术和工程支撑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国外水处理和膜技术行业在全球市场上之所以拥有绝对竞争力,就在于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都是企业。
而有关政策层也已经开始了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参与的研发机制探索。一位考察过水专项的政府官员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江苏省昆山市某市政投资公司下属一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要达到景观用水标准,但在实际运行中很困难。按照传统方式,是有关部门出课题找科研院所,研究有成果了,再找企业转化。但在水专项试点中,直接把这个科技攻关项目给了投资公司。公司找了清华大学做研发。“我问清华的老师,结果还是你们做,这有什么不同?他们说,谁是研发牵头人,结果很不同。这个课题的牵头单位不是政府或是科研院所,而是一个企业。不管什么技术原理,也不管是不是能获奖,投资公司的目标是尽可能低成本稳定达标,这才按合同付钱。这也就成为我们研发的目标。”
怎样形成有利于企业研发的机制?
政策层要有预见性、前瞻性,提前做规划和布局,加强引导和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要主动寻求合作
规模小,起步晚,资金链紧张,生存环境恶劣,小而散的环保产业状况曾经使得相当数量的企业疲于生存,没有心力精力做研发做创新。而这样的模式显然对企业和产业都是不可持续的。在宏观环境向好,环保产业由量向质的转变中,环保企业如何发挥起主体的作用?
有些企业家曾向记者透露,在这个行业,自主研发的重要性还没有显现。有些企业有背景有资源有资本,不需要什么技术独创性也能拿到很多项目,即使企业大也没有动力去做研发。
不过在文一波看来,不管面临什么样的竞争环境,拥有什么样的资源,如果对市场有图谋,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自主研发积累的技术管理优势。而对于六合天融这样民营出身的环保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既要有自主创新的野心和信心,又要能在一定时期内平衡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我们很自豪,既完成了原始积累,又没有放弃自主研发。而只要熬过这个阶段,企业就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朱彤说。
企业不能放弃技术创新。但真的很希望有一个好的环境。采访中,很多企业都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在一次内部的座谈会上,有些企业抱怨:尽管现在企业名义上已被纳入国家环保科研的体系,但无论从立项还是具体研发过程中都没有合适途径发挥作用,环保企业要做科研主力军还很困难。
急盼政策的阳光雨露,文一波直言不讳,由于一些机制的惯性,科学合理的申报、立项机制、科研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和完善。和增加绝对投入相比,政策管理部门更重要的是制定规则。
对此,有专家建议,政府要致力于外部环境的创造。一方面严格执法,把那些“混事”的产品和企业淘汰掉。另一方面,在技术研发和推广上增加支持和投入;同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在具体投入上可以采取直接拨款或成立基金、环保银行的方式。就是要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结构。
朱彤形容是要形成一个章鱼型的研发模式,走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联盟的路子。“目前,宏观层面对产业联盟、研发共同体是鼓励和支持的。对环保产业,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应该加大,在规模门槛上适当倾斜。在环保技术创新中,应该是企业带着科研院所走,做研发的主导者。双方都应该主动,主动寻求联盟和联合。”
而政策层和产业之间,增加沟通和交流也很重要。文一波说,企业、研发机构,应该时刻关注国内外的最新情况,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这样对产业发展和环保工作都有好处。“我们希望政策层要有预见性、前瞻性,提前做规划和布局,加强引导和支持。作为企业和研发机构,同样也应该有前瞻性和预判能力,对市场趋势的变化有灵敏的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