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污染整治倒逼行业转型,发挥“环保优化发展”的作用,是我市环境监管的突出特点。昨天,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截至12月1日,全市共关停取缔75家环境污染企业,责令21家企业停产整治,限期完成环境治理工作。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努力破解阻碍经济发展的污染枷锁,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腾出发展空间。
关停11家化工企业
引进大型仓储中心
自今年初以来,我市环保部门将环境监管、污染减排、产业升级和区域环境改善结合起来,通过行业环境整治,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据测算,11家化工企业缴纳的税收总量,还不如一个钢材仓储服务中心的税收多。”昨天,说起环保监管倒逼产业升级,南湖区大桥镇副镇长吴甫根如数家珍。他介绍说,目前,一个占地80亩,集配送物流、金融担保、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大型钢材仓储服务中心已经进入前期申报阶段,这个总投资3000万元的项目建成以后,估计年销售额40亿元。
而这个钢材仓储服务中心所在区域,原来聚集着11家中小化工企业,这些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落后,废气处理难度较大,长期污染着周边环境。今年,在南湖区和环保部门的指导下,大桥镇专门开展了化工行业整治,与这些中小企业签订了关停合同,要求企业在3个月全部搬迁。目前,已经停产并搬迁的企业有6家,另有5家企业将在年底完成搬迁。
“企业关停后,腾出了土地空间和环境容量,迎来了产业层次高、利税多的‘金凤凰’。”吴甫根说,更重要的是,化工企业关停以后,大大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现在,市民从沪杭高速嘉兴东出口下高速,已经闻不到刺鼻的气味了。
慑于公益诉讼压力
5家企业主动关闭
从行业分布看,被关停的75家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工、造纸、印染、电镀等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高的重污染行业。
今年,市检察院和市环保局联合制定了《关于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环保公益诉讼制度,对污染企业追究民事责任。
“以前一些‘没人管’或个人‘管不了’的环境污染事件,现在由检察机关代表公众利益进行起诉,让一些企业感到了压力。”据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慑于环保公益诉讼的压力,5家污染企业已经主动关闭,停止污染环境。
严重污染环境,遭到群众信访投诉的非法排污企业,是今年环保部门关停取缔的重点。因造成环境污染,未完成限期治理;超标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未经环保审批,投资建设新项目等,一些企业被环保部门关停取缔。严厉的环境处罚措施,形成了环保执法的高压态势,促使企业不断加大污染整治力度,全市环境信访纠纷日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