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岭北麓的周至县九峰乡,一提起起良村的退休教师刘晓东,不少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不已。按说,儿女均已成家立业的他本该到了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但他却把自己的余热全部投入到了家乡传统古法造纸工艺的恢复和抢救上。如今,在由他出资建立的“起良蔡侯纸坊”里,那些曾经濒临失传的蔡伦造纸工艺流程,在民间艺人们的手中不仅能够原原本本地展示出来,还能原汁原味地造出纯楮穰皮的优质麻纸。
春节,记者慕名拜访了刘晓东并专门参观了他的“蔡侯纸坊”。一走上起良村村口小桥,就能看到有人穿着雨鞋雨裤、站在齐膝深的河水中,将手中的树皮来回地在河里淘洗着,冰冷的河水将他们的双手冻得通红通红的。一问才知道,这其实是造纸的一道不可缺少的工序,叫淘道子。
走进造纸作坊,大大小小的手工造纸所用的工具一应俱全。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要凭借这些看似笨拙、简陋工具造出一张张纸来,实在是难以让人相信的。因为正值进料时节,记者无缘看到古法造纸工艺全部过程,但还是有幸见识了手工造纸的部分工艺环节。运用杠杆原理做成的类似木质大锤的大家伙,是以脚踩为动力的,是用来把“淘”过的皮子反复砸成饼状的,称之为“兑”;埋在地下用石板做成的一个大头小尾、上浅下深的池子,是专门泡制用铡刀切过纸浆的,以便捞纸用的,称之为“纸汉石”;池子旁边的烧水小炉子,是为造纸匠人们捞纸时,用来在热水盆里暖手的,称之为“纸汉锅”;一尺见方形木质框格,专门用干楸木做的,是用来安置捞纸帘子的,称之为“下子”;下子上用的精巧细密如帘子一般的东西就叫“帘子”。
据艺人们介绍,“帘子”使用的材质不仅特殊,而且制作工艺也最为复杂。一是要选用实心竹子,按照下子长度在篾床反复拉修,直到成直径为一毫米细丝,用食用菜油炸后待用;再用马尾丝来编制,为了确保均匀和平衡,一般要用重量相等的黄土泥做坠子。一般而言,即使是手艺精巧艺人,要完全单独做成一个帘子,也足足需要一个多月。
在作坊,还有一口修在露天低洼处的大蒸锅。看到记者的疑惑,造纸作坊的负责人刘晓东告诉记者,因为蔡伦古法造纸的原料是枸树皮。秋末冬初枸树刚落完叶,枸树皮质纤维厚,失水而剥不下,需要人工蒸煮后才能剥下,也称为蒸穰皮。蒸穰皮的特点是:穰厚纤维多,皮表层的黑色皮层经过蒸后自然脱掉。造出的纸色白,又称白毛边纸。他指着锅边的长约2.5米、直径为1米的圆柱形筒套说,那就是用桐木制成特制蒸笼,每次可以蒸500—800斤。为了减轻大家劳动强度,如今降低了蒸锅的高度。
据起良村的老人讲,原先全村95%的人都在造纸,几乎家家都有纸坊,朝廷还因此免去了该村所有的田赋税收,故得名“起良”村,意即舍弃粮赋之意。但由于这古老的手工造纸术,操作工序十分复杂,出一张成品纸要经过36道大工序和72道小工序,而且基本靠人力完成,需要付出超常的体力才能完成。在起良村,过去的家庭妇女们除了要做日常家务外,还要从早到晚帮助家里人在土墙上晒纸,也就有了时至今日仍在周至户县沿山一带流传的谚语“有女莫给起良村,从早到晚立墙根”。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年轻人都嫌这活苦累,又没有多少利润,都纷纷放弃了这一传统的手艺。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村里仅有的刘德汉一家造纸坊也未能幸免,造纸用的工具也被废弃而全部都破坏了。
当记者问及这些工具是如何收集和准备的,答案是完全按照原来规格重新做的。且不说花去的费用,单要通过那些老艺人们的记忆要把这些东西原模原样重新恢复就不容易,有的几经周折做成了,却不合格,只好拆了重做。为了寻找捞纸用的“纸汉石”,刘晓东几次深入到耿峪沟几十里,找回了石板;为了找制作下子的材质干楸木,刘晓东不顾年迈冒着风雪,跑遍了周边几个乡镇,才找回了几个板头;为了寻找制作帘子马尾丝,刘晓东先后托朋友在宁夏、内蒙古、河北几地来回奔波……
在作坊里,还有一张保存至今用起良手工麻纸制作的清代道光年间的地契。记者注意到,虽已经过了上百年的岁月,那手工麻纸除了颜色略显陈旧外,和新制的手工麻纸并无两样,捏在手里光滑并富有韧性,稍作用力竟然也撕不破,微微泛黄的麻纸透露出古香古色的清韵。
“在咱这代手中把老祖先的手艺失传了,咱对不起先人。”在谈到一心要恢复“蔡侯纸坊”的初衷时,今年61岁的刘晓东感慨地说。从去年农历3月16日生产出第一张蔡伦纸,到现在每天已经能生产500多张,并没有产生过太多的经济效益。为了这个“蔡侯纸坊”,刘晓东除了把自己的收入全部投入进去之外,还把自家的兄弟和族人也拉了进来。
如果只站在经济角度,“蔡侯纸坊”的存在和那些微不足道的产量显然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在谈到“蔡侯纸坊”存在的价值和以后打算时,刘晓东认为,起良村古法造纸工艺已经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肯定,而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部分是不能单纯用经济效益来衡量的。只要有益于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身为文化人的他都会坚持做下去。
这也许就是“起良蔡侯纸坊”再次重生的缘由,这也是他作为一个退休教师的执著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