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刷”
说起屏纸和木活字印刷,瑞安人当然很自豪,大家都说:中国“四大发明”瑞安有其二。
造纸术作为“四大发明”之一,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温州“纸山”泽雅和湖岭沿用古法造纸,这纸叫屏纸,是蔡伦造纸的延续,是古法造纸的活化石。
作为温州竹纸制作技艺,2007年6月,泽雅屏纸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2月,湖岭屏纸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福建南屏迁来重操旧业,
水碓纸坊里产出的纸,依旧叫“南屏纸”
温州纸业起步早。《岐海琐谈》载,温州在唐代就已经生产蠲纸。从唐至明初,蠲纸为朝廷贡品,朝廷在温州设有造纸局。明宣德五年(1430),温州太守何文渊体恤民情,奏请水质浑浊,不宜再造蠲纸。朝廷准奏,停贡蠲纸,撤掉造纸局。
(百度百科:蠲(juān)纸,唐宋时杭州、温州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临安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蠲犹洁也。”)
温州蠲纸的停产,与竹纸技术的兴起有很大关系,也给了泽雅和湖岭“纸山” 以发展契机。
据说,纸山先祖原籍福建南屏,后晋天福二年(937),为避内乱而迁徙,在远离乱世的泽雅和湖岭山坳中定居下来。他们看到当地竹茂水丰,具有造纸的两大先决条件。于是他们重操旧业,以竹为原料造土纸,做出的土纸,依旧叫“南屏纸”。
民国《瑞安县志(稿)》载:土纸种类有花签、南屏八寸、六九屏、二细等,年产量一百万公斤。当时槽户均在陶山区(原湖岭属陶山区),土纸品质粗松,缺少韧性,本县都藉作冥钱,俗名九十纸、卫生纸,运销外省。
水碓造纸作坊群分布在三十二溪两岸,
有串联式“六连碓”
“竹”与“水”,造纸必备的东西。
金潮港的支流三十二溪上游,溪流密布,水源充足,水质清澈凉滑,酸碱度适中,适宜打浆造纸。这里地势开张,溪水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宜于建造水碓。这里满山种竹,水竹、绿竹、单竹、毛竹,造纸原料充足。
湖岭“纸山”至今仍保存着不少完整的水碓造纸作坊,依次分布在三十二溪的两岸,其古老的工艺流程仍在顽强地延续着。水碓和造纸作坊群掩饰在秀丽的茂林修竹之间,错落有致,古朴自然,与天然山水浑然一体。
有关资料上的湖岭水碓造纸作坊遗址,抄录如下:(一)赵龙冈碓遗址:位于娄山溪的东岸。(二)东元六连碓造纸作坊群: 三十二溪支流源头。(三)侯垟水碓造纸作坊群:在三十二溪源头的白山岭溪、纸瓮头溪和戴瑶溪的两岸,水利资源丰富,山上竹子丛生。(四)下瑶五连碓造纸作坊群:分布在三十二溪下瑶段的两岸,下瑶五连碓中有一座古时是用来捣米的,后来改为捣“刷”。(五)周垟水碓造纸作坊群:分布在三十二溪中段流域,有周垟上、周垟下、周湾、直坑、尾垟下、山坑等村的数十处水碓、纸槽及竹塘等。 (六)下者四连碓:位于三十二溪西岸的下者村,三十二溪穿村而过,水利资源丰富,且周边众山多种植竹林。
水碓结构巧妙,能带动150公斤的碓头。东元村有六连碓,利用溪水落差大的优势,科学设计坝和渠,第一座水碓的尾水作为第二座的头水,第二座的尾水作为第三座的头水,以此类推,串联式建了六座水碓,足见其水动力与机械制造技术。
(链接:泽雅“四连碓”造纸作坊2001年列入第五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泽雅水碓坑村2009年入选第二届中国景观村落。)
竹、料、刷、浆、纸:
工艺流程与《天工开物》的记载相吻合
(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关于纸的定义:将在水中捣碎的纤维体置于精细的帘席上,让水流去,再将剩下来的一层纤维体晾干,这就是“纸”了。)
纸农介绍,屏纸以水竹、绿竹、单竹等丛生竹和嫩毛竹为主要原料,经过竹、料、刷、浆、纸五个环节制成。
竹:砍下竹子,剔枝除叶。用竹篾打捆,运到场地做料。
料:把竹截成1米来长的段,用锤子将竹锤裂。一摞摞扎成捆,垛成堆,晾干备用,这叫做料。
刷:把竹料叠排放进腌塘中,投入砺灰进行腌制。腌制就是去除竹料中的木质素,提纯植物纤维。纸农叫这种腌制的竹料为“刷”。“刷”在腌塘中浸泡期间要上下翻动,使腌制均匀,这叫翻塘。“刷” 沤熟了要从腌塘中捞起,晒干备用。
浆:在水碓里,把“刷”放进捣臼中,利用水碓将其捣碎成纸绒。要用手不停地进行翻动,使之均匀。这叫捣刷。
纸:捞纸是造纸工艺中决定质量、耗料的关键一环节。捞纸在纸槽中进行,纸槽分大小两槽。先在小槽里踏刷,再转入大槽放为纸浆入帘(纸帘是捞纸的主要工具,用竹拉成细丝,织成纸帘)。捞纸后,将一张一张湿纸重叠上去,积湿纸如墙,叫“纸墙”。用3米多长的压秤、绳缆、擂杠等,利用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压干纸墙中的水分,这叫压纸。最后是分纸、晒纸、理纸、拆纸、打捆、印记等。
屏纸生产技艺全靠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凭悟性与实践,原料加工大都采用日晒、雨淋、腌制等方法,自然天成,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难以用文字来表达。
纸业有谚:“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这里的“七十二”形容造纸工序繁琐复杂,不一定是实指。
(温州人写的《泽雅造纸》一书,详细地介绍了屏纸造纸技术和工艺流程,说有17道工序,109步流程,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读一读。)
湖岭屏纸制纸工艺,与明代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一书中介绍的古代造纸生产工艺的流程相吻合。《天工开物》的《杀青·第十三》记载:“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加工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取出入臼受舂(山国皆有水碓),舂至形同路面,倾入槽内,凡抄纸槽,上合斗方、尺寸阔狭,槽视帘,帘视纸。……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厚薄由人手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复帘,落于板上,叠积千万张,数满则上以板压,……使水汽净尽流干,然后以青细铜镊逐张揭起焙(晒)干。”
湖岭“造纸谷”,
纸山遗迹成一道
生动的文化风景
纸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纸”应该接下来排在其中。
温州造纸业最兴盛的时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时在上海打开了温州土纸的销路后,继而逐步运销至山东、江苏、福建、台湾等地。1941年,温州沦陷,海轮停开,屏纸生产也因此一落千丈,纸农生活便很不稳定。那时“纸山”上流传着一首民谣:“纸行好,一头白鲞一头米。纸行疲,一头娒儿一头被(意为讨饭)。”抗日战争胜利后,温州航运恢复,上海等地的商贩直接来温州采购,纸业又开始活跃起来。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极力扶植土纸生产,土纸由供销社统一收购、销售,一度红火过,潮基岩头就是一个收购点。
然而,古老的造纸工艺在文明进程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生产工艺尚处于原始状态的屏纸生产已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屏纸生产手工操作难度大,特别辛劳,年轻人多不愿学。大批纸农歇业,水碓与作坊被闲置。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家祝勇写了《泽雅纸坊》,结尾的一段是这样写的:“南屏纸曾经激活了这个偏僻的山区,历经元明清几代,至本世纪三十年代,泽雅纸农曾达到近十万人。连古镇瞿溪都因经营泽雅屏纸而繁荣起来,屏纸成沓成沓地放进胡昌记、黄子昌、陈茂来这些纸行宽大精致的红木格子中,纸的宁寂与银钱的喧响相映成趣。然而这些商号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一个个地消失。像农业文明千篇一律的结尾——工业文明来了。”
100多座水碓依然能转得起来,传统手工造纸依然是一部分农民的日常劳作方式,被专家称为“活化石”的土纸作坊与周边的山水相融,成为一道生动的文化风景。
“中国传统造纸技术传承与展示示范基地”试点项目已落户泽雅纸山,泽雅湖岭山水相连,有相同的水碓造纸工艺流程,扩开来说,湖岭纸山应是示范基地组成部分。湖岭要有“造纸谷”,传承纸山文化,开辟文化旅游,因而造纸工艺与设施的保护须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