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报道,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废纸经过烧碱脱墨、荧光增白变成餐巾纸的过程。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今天也公布了一项针对京、津、冀地区大型超市和农贸批发市场餐巾纸的调查报告。报告证实:农贸市场所售卖的产品标识混乱,产品质量极差,个别产品甚至可以明显看到杂质,但颜色却非常白,很可能是生产过程中加入了荧光增白剂和滑石粉。
部分餐巾纸竟是垃圾回收制成
根据我国一次性餐具用品生产标准,餐巾纸生产的原材料必须是木材原浆。但据调查发现现在市面上销售的不少是“三无”餐巾纸,有的竟然是由垃圾回收站的废纸、药品盒制造成的,通过添加烧碱和荧光增白剂,最后制成餐桌上用来擦嘴的餐巾纸。
比如在河北霸州晨光造纸厂、灵寿北洼乡荣军造纸厂、栾城西营乡造纸厂等多家生产厂,制作餐巾纸的原料包括废弃的破书烂本、污垢粘连成团的黑色脏纸、回收的药品包装盒等等。加工人员用烧碱去掉废纸上的墨迹,再加入大量的荧光增白剂,这样,脏乱垃圾废纸摇身一变就成了又白又亮的用来加工餐巾纸的原料纸“脱墨纸”。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说:根据国家规定,回收纸是不能用于餐巾纸等纸巾纸的生产。但是一些造纸厂用回收纸来生产卫生纸,此外,滑石粉、荧光增白剂没有在国家标准中禁止使用,董金狮认为,这是一个监管盲点,国内标准往往不将禁用物质列出,这就容易让企业钻空子,企业使用了不该用的东西,用国家标准检验也验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