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旧城)的造纸业历史悠久,它是随着晋人走西口来到归化城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前归化城的纸坊有:褔泰泉、德义公、復兴奎、公盛源、復盛泉、福贵堂、德兴昌、天成涌、昌盛泉、公义泉、天义长、广义泉、合义泉、同生泉、德兴恒、荣生祥、功定城等。其中,营业时间最长的是福太泉、德义公、復兴奎三家,这三家纸坊一直营业到1956年1月。
福太泉纸坊大约创办于清末同治光绪年间,由山西省枣源头村人王安成创办的。该纸坊初称王纸坊,后取字号福太泉纸坊,地址在归化城通顺西街。
民国11年,学徒出生的牛德补升任福泰泉掌柜。民国29年,福泰泉纸坊辞退牛德补,请德兴昌纸坊掌柜索宪鹏出任福泰泉掌柜,并把福泰泉改名为同和泉。民国37年,同和泉纸坊辞退索宪鹏,刘东海任经理,把同和泉改名为福太泉。
德义公纸坊的历史较短。它是民国27年由山东省定襄县人胡润年创办的,初称胡纸坊,地址在归化城姑子板。民国33年,胡润年买下位于归化城梁山街的天成涌纸坊,改字号为德义公,并将纸坊从姑子板迁至梁山街,由胡润年自任经理。
復兴奎纸坊大约创办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由山西省代县一个姓周的人创办的,初称周纸坊,地址在归化城南柴火市街南巷(原名周纸坊巷)。
民国11年,周纸坊由山西大同人段振义(人称段拐子)和归化城本地人马九威经营,取字号復兴奎,由段振义任大掌柜,马九威任二掌柜;民国37年,由马九威任经理;解放初,段振义病故,復兴奎纸坊归到马九威名下。
解放初,復盛泉、復兴泉、公盛源、庆隆泉、福贵堂等诸家纸坊先后歇业,工人们组织起来实行生产自救。1953年,上述纸坊组成造纸供销生产合作社,由梁友才任合作社主任。同年,张天登、张全生、董广仁、李世安、李世元、闫正庭、高祥山、亢富国、胡振才等人的10家草纸和黑纸作坊组成草黑纸生产合作社,由南山贵任合作社主任。1956年,上述两个合作社合二为一,改为造纸生产合作社,由南山贵任合作社主任。
旧社会,学徒入纸坊时,必须找保人出面具保,方可入纸坊学徒,学徒期为3年,第一年不发工钱,纸坊只管吃饭穿衣,伙食平时是莜面、山药、酸菜,每月初一、十五可吃到白面,第一年发给土布衣一套,第二年不再发衣服,每月给1元工钱,第三年每月给2元工钱。学徒的主要营生是杂活,如喂牲口、铡草、打粪饼。学徒每天除完成规定的营生外,还要伺候掌柜和师傅:早晨,帮助伙房烧火、打水,给掌柜和师傅倒夜壶、打洗脸水;晚上为掌柜准备夜宵,沏茶斟水、铺被褥、提夜壶、打洗脚水。
工人们睡觉在下房。下房一条大通炕,所有工人们全部睡在一起。抄纸工发给油布一块,围在腰间,防止浆水溅湿。日久天长,大多数工人因潮湿患上腰腿疼、风湿病。纸坊对工人的生老病死概不负责。工人生病不能干活时,纸坊只管工人吃饭,不给工钱,医疗费由工人自负,不足时由工友们凑钱,为生病者寻医找药。工人丧失劳动能力后,纸坊允许住闲吃饭,但是一般都是投亲靠友,或用当时工人们的话说,就是躺着等死或站着寻死(上吊)。由于旧社会腐败风气的污染和毒化,一些纸坊工人不同程度地沾染上了不良习气,如嗜酒、赌博、抽大烟等等,所以纸坊工人光棍汉很多。也有像德义公经理胡润年那样,省吃俭用,积少成多,由工人而自主创业的。
纸业工人有个行会叫公义社。公义社供奉蔡伦为祖师,每年农历三月十六为蔡伦祖师的诞辰,十月初十为蔡伦祖师的忌日。每逢这两个日子,全行业放假1天,摆社宴祭奠。公义社每年在祖师蔡伦诞辰日选举会首二人,大会首称当家会首,二会首称帮办。会首负责向工人们收取月钱和布施钱。月钱为每人每月工钱的十分之一。这笔钱用于每年祖师诞辰和忌日摆社宴,一应酒食饭菜、香烛纸裱、社戏演出等,皆出自工人们交纳的月钱。布施钱由每个工人入社时自定,或5元,或7元,或10元不等。这笔钱用于在社工人死后的一切丧葬费用。每月交纳的布施钱可多可少,交满自定的数额为止。丧葬繁简随布施钱而定,多交从繁,少交而简,由公义社会首和帮办安排。公义社有坟园20亩,位于归化城西水磨村北,人称纸匠坟。
公义社有严明的社规,在社工人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公义社如果发现在社工人违返社规、败坏了公义社的声誉,即将其除名,并通知其他纸坊,对其人不得留用,以维护公义社的声誉。如果在社工人无过错被纸坊解雇,其他在社工人集资帮助。如果纸坊另雇用其他工人补缺,受雇者只要是公义社成员,就会为了公义社和其他工友和利益,向纸坊提出高于被解雇者工资的要求。公义社规定,工人失业住闲时,绝不能主动找纸坊要求做工,必须由纸坊主动找上门来,口称“师傅,请”等字眼,才可上工。在旧时的造纸行业,公义社有很高的威信,纸坊不敢轻易解雇工人,却有工人不愿为某家纸坊做工而跳班子的现象。
据老纸匠们回忆,民国18年,公盛源纸坊的公义社带头,联合归化城、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各家纸坊的公义社,为提高工人工钱、改善伙食,举行过一次罢工,时称“齐行罢布”。这次罢工,迫使纸坊只好临时雇用学徒。该罢工持续数月,最后,各纸坊的东家与伙计们言和,工人们复工。
过去,归化城的白麻纸很有名,不仅在绥远本省畅销,还远销晋察冀、京津、陕甘宁等地区。
归化城的白麻纸之所以有名,是因其纸质洁白、细致、柔软,经久不变,不易蛀蚀,便于长期存放。白麻纸与宣纸、毛边纸、连史纸等,同为手工纸,只不过宣纸原料为檀树皮,毛边纸、连史纸原料为嫩竹,白麻纸原料为废旧麻绳而已。《后汉书·蔡伦传》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史称蔡侯纸。白麻纸以废旧麻绳为原料,故为蔡侯纸之列。由此可见白麻纸的历史是多么久远。
20多年前,我编写《呼和浩特市造纸方志》时,亲见手工白麻纸的生产过程,并记录之。
白麻纸以废旧麻绳为原料。麻绳多为亚麻或苎麻制成,纤维细长而强韧。
生产手工白麻纸,首道工序为錾绳。即錾开麻绳上的疙瘩。使用麻绳难免要挽疙瘩,日久天长,疙瘩结成死扣,坚硬如木。此时需要把疙瘩砍开。
然后为刬绳,即把麻绳划成单股。麻绳多为双股,或三股、四股拧成。划成单股,使麻绳松散,便于下道工序。
麻绳刬开后,将麻绳浸湿润,整理码齐。浸湿是为使麻绳变软,既便于码放,亦减少尘土。此道工序为湿绳。
下道工序为砍麻。由剁麻工像铡草一样一把一把地将麻绳砍成一公分左右。砍麻用的剁斧重6斤,下垫一木墩为砧。砍麻时,剁斧需随时磨砺。剁斧既沉重又极其锋利,麻绳节剁得又短,必须集中精力,下斧稳准,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每个剁麻工每天要砍麻500斤。
麻绳剁成碎节后,还需破麻,即把麻绳的碎节打散。把一公分左右的单股麻绳碎节破成散麻。
破麻后的工序为洗麻。用清水反复淘洗,去除其所含泥沙。
洗麻后要染麻。即用石灰水漂染。把洗净的散麻染成白色。
散麻洗染后装入麻锅蒸麻。每锅装麻亦为500斤。可想而知,麻锅有多么大。装锅后封严盖口,用大火蒸煮一天一夜。麻经过蒸煮后成为粗浆,然后出锅。
粗浆出锅后要碾麻。即把粗浆放入石碾反复碾轧。碾磙如车轮,为两扇,用木杠将两扇碾磙连接,其形状如大车轱辘。碾盘为圆形,中间立一木为轴,与连接碾磙的木杠成丁字。石碾用骡、马或驴拉套,碾磙沿碾槽运动,如车轱辘沿车辙运行。碾麻时,随时在粗浆中加入清水,继续淘洗粗浆中残留的泥沙和灰渣。
粗浆经过一天的反复碾轧,使纤维分丝、压溃、润胀,即为成浆。至此,制浆过程完成,然后进入抄造过程。
将成浆注入陷坑(或叫线坑,究竟是陷坑还是线坑,不详,姑且叫陷坑较妥)。陷坑为方形,一半于地下,一半于地上。地上部分为砖砌抹灰。陷坑又分前后两部分,中间用笼板相隔。
成浆进入陷坑后,还要经常搅动,使纤维不致团絮聚积。此为搅陷。
抄纸(俗称捞纸,因抄纸是从水里取得,故称捞纸)时,用木耙把浆搅匀。抄纸架为长方形,木框,架底铺一张竹帘,竹帘极细密,使纤维不致从竹帘缝隙漏出,故成纸在阳光下依稀可见帘纹。抄纸架中间隔一木条,把抄纸架分为左右两部分,每次抄纸可一下抄出两张纸。每张纸一尺八寸见方。每抄一次需要在浆水中晃动,谓之定型和走匀。每个抄纸工每天抄纸五区(或五取,究竟是区还是取,不详,记音而已),每区180张纸,共900张纸,一般需10小时完成。
湿纸从浆水中抄出后,把水滤下,竹帘上形成薄薄的纸页。取下竹帘,倒置在木案上铺平,轻轻提起竹帘,即揭下湿纸。湿纸重叠放置至450张,然后在湿纸页上放一压板,压板上再置铁块或石块等重物,挤压脱水,简称压脱。经一夜压脱,湿纸页即为定型。第二天即可晾晒。
晒纸时,由晒纸工把一张湿纸页揭起,用毛刷托起,刷在晒纸墙上晾晒,揭纸、托纸、晒纸均需小心翼翼,否则会将湿纸弄破。夏季晒纸在室外晒纸墙上,自然晒干。冬季晒纸在室内火墙上,靠火墙热量烘干。晒纸墙和火墙,均由麻刀灰抹墙,平滑如镜。
纸页晒干或烘干后,把纸页揭下,一张张码齐,每百张为一刀,即为成品。至此,整个生产过程全部完成。
手工纸生产,工艺复杂,劳动量大,利润较低,又缺少原料,加之机制纸的冲击,渐渐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