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国家造纸行业开拓者 赵德宏
 
http://www.paper.com.cn  2011-04-19 天津日报



赵德宏生活照

  他是一位传承者,延续了中国数千年的造纸艺术;他是一位开拓者,打开了现代制浆造纸艺术新的大门。同时,他也是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工程师,他就是武清人赵德宏。

  1937年10月赵德宏生于武清县东柳行乡胡台子村。1米80的个头,身材魁梧,相貌硬朗,嗓音洪亮,如今虽已是满头白发,仍显得潇洒帅气。

  1957年,赵德宏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天津大学,开始了5年时间的制浆造纸专业学习。进入大学校园以后,赵德宏酷爱学习的愿望得到实现和延续,他每天早起、晚睡,阅读制浆造纸专业的国内外相关书籍,向老师总有请教不完的问题。也正是由于当时的刻苦学习,赵德宏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并熟练掌握了英语的口译、笔译和俄语笔译技能。

  1962年,是赵德宏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黑龙江省佳木斯造纸厂,成了一名工艺技术员。走上工作岗位的赵德宏,对工作处处精益求精,经常要克服零下30多度的恶劣工作条件,记录制浆造纸工艺的各项指标,同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改进工艺流程设计,并进行深入研究。赵德宏先后主持了碱回收喷射炉、低臭式碱回收炉、年产85000吨牛皮箱板纸等大型项目,科班出身的他也由名不见经传的小技术员成长为一个万人大国企的总工程师,而且这一干就是36年。

  从事制浆造纸行业的30多年里,最让赵德宏记忆犹新的就是组织实施在建年产85000吨牛皮箱板纸重点工程项目的设计编制、审定和实施。赵德宏所在的佳木斯造纸厂是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建的,在当时全国造纸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中苏关系的改善,苏联提出为佳木斯造纸厂进行技术改造。主要项目为建设年产85000吨高强箱板纸机和年产17万吨硫酸盐针叶木浆连蒸蒸器以及相应的配套工程。该项目总投资9.9亿元,建成后年创税利1.7亿元。赵德宏组织公司技术人员完成了初步设计编制、申报审批、和苏联专家进行四次设计联络会议,使前期准备工作顺利进行。由于该项目采用的一部分设备和部件苏联不能生产,需要从第三方国家引进。引进工作历时半年,赵德宏除组织与外商进行技术和商务谈判外,还在许多项目中兼任主谈,和芬兰、瑞典、日本、美国、德国、奥地利等13家公司签订了16笔合同,总额度为2000万美金。在此期间,正值赵德宏的孩子参加高考,忙于工作的他都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考试情况。每当谈及此事,赵德宏都会觉得对孩子很愧疚。

  为降低造纸行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赵德宏又多次赴国外考察,亲自组织公司筹建污水处理厂项目,认真研究确定了工艺路线和设备造型,该项目日处理污水10.3万吨,是全国造纸行业日处理能力最大的一座。佳木斯造纸厂的一项喷射炉工程(日处理200吨浆的黑液)是新型黑液燃烧系统,是全国造纸行业第一台低臭式碱回收炉。该生产系统先进工艺技术在国内属首创,和同吨位普通燃烧系统相比年增创经济效益430万元。作为第一完成人的赵德宏获得了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赵德宏在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1993-1997年的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提起家乡的变化,赵德宏感受最大的就是武清的路网工程和城市化进程。赵德宏在杨村上初中时,要住宿上学,每周他不得不沿着如今的雍阳西道步行回家。那时的雍阳西道还是一条很窄的土路,车辆经过后会扬起一路的灰尘,遇到下雨下雪天气还会泥泞不堪。如今,无论行驶在哪里,都可以看到周围有望不到尽头的道路通向远方。道路两旁的绿化小品也别出心裁,让人目不暇接。城区内到处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河道两岸,绿影婆娑;一个个新建小区都被绿色环绕。退休后的赵德宏现居住在新建起的住宅小区,他亲身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和社会的和谐安定。他说:“能落叶归根回到家乡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