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宁夏美利纸业天然氧化塘严重污染被媒体曝光,引起了不少关注。
美利与污染联系在一起,不是一次两次了。先有在沙漠底下偷埋排污管,将污水直排黄河;后有放着环保设施晒太阳,任污水直排沙漠,造成地下水污染。这家大型造纸企业虽然业内驰名,但在环境保护上绝对称得上劣迹斑斑。因污染问题,它曾多次遭到环保部的处罚,就在2010年10月,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还责令美利纸业对其严重的污染问题限期整改。
按照正常的理解,这样一家“污染惯犯”应该犹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美利纸业不仅活得好好的,而且在证券市场还因为重组概念受到券商的追捧。与美利一样同属“惯犯”级别的公司不止一家,新疆天业、紫金矿业等多家上市公司在自己创造巨额利润的同时,给当地留下千疮百孔的伤疤,甚至带来惨痛的污染事故,严重影响环境安全。
“污染惯犯”为啥能过滋润日子?分析个中原因,可以概括为法不严、账不清、心不齐。
所谓法不严,就是我们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尚不足以震慑违法,导致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美利纸业在被处罚后,也曾想洗心革面,打造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纸浆公司污水处理厂总投资2.65亿元,可谓不惜血本。可是在高额的运行费用面前,公司又投资改建管道,将污水直排沙漠。追求利润是资本的天性,宁冒被处罚的危险也要这么做的企业,心里肯定早把账算得清清楚楚的。
这让人想到曾多年雄踞全球500强企业榜首的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这家公司不仅面临巨额罚款,而且市值蒸发700亿美元,有人预言,漫长的诉讼和赔偿必将拖垮这家石油巨头。如果我们的违法企业也面临这样的前途,谁敢以身试法?
账不清,就是社会成本大账算不清。美利地处沙漠边缘、黄河上游,虽然企业对当地财政、税收贡献不小,但是与这个“污染惯犯”对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来比,这点钱可谓是蝇头小利。要恢复沙漠地下水质,要治理被污染的黄河,企业的那点税收远远不够。然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算不清大账,不仅对排污大户疏于监管,甚至成为污染行为的保护伞。
心不齐,是指公众参与保护环境、监督污染的心不齐。光鲜时尚的苹果系列电子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危害工人的健康,被称为“有毒的苹果”,可是这些电子产品奇货可居,折射的是公众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冷漠。因为公众参与不足,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难以对污染企业形成“绿色选择”压力,污染企业的产品依旧能畅销全国,日进斗金。如果公众能够齐心协力,自觉抵制污染企业的产品,无论是什么样的“污染惯犯”,恐怕他们的日子都不会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