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京津之间的廊坊素有“印刷之乡”的美誉,“起步于80年代,发展壮大于90年代,新世纪前十年就形成了上规模上水平的发展态势”。能被称为“廊坊印刷”,并在京津地区的出版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与它特殊的区位优势紧紧相关,借助地缘优势的廊坊使印业越发“强壮”。
草根迷途何时返?
然而,北京旺盛的需求为廊坊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一批批廊坊印企投身“跑活”大军,纷纷引入简陋的印刷设备,一时间作坊式的印刷企业比比皆是,但“物极必反”,廊坊印刷也一度被贴上了“低质低价”的标签。
此外,面对越来越微利的印刷行业,招工困难、产能闲置、成本上升、工价下滑、利润空间持续压缩都成了廊坊印刷人不得不面对的困境。关于廊坊印刷的工价之低,还有个极端的案例:免费印刷,靠纸边赚钱。这是廊坊“草根经济的”困境之二。
“草根迷途何时返”,被廊坊印刷人摆上了台面。
解决方法
在2010年4月,廊坊就有了1100家印企,其产值更是达到了印刷行业总产值的0.6%。廊坊印刷,虽逐步丧失了低成本的优势,不得不面对悄然而至的转型大考,但“印刷之乡”的廊坊岂能坐以待毙。
首先,在技术装备上不断寻求突破。有数字显示,1999年,廊坊市引进了第一台海德堡印刷机,到了2005年末,廊坊市的新旧海德堡设备已经超过了100台。大量进口设备的的加入,为廊坊印刷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在硬件上廊坊底气十足。
但大量先进设备的引入,虽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廊坊印刷企业的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然其高出一筹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已经失衡的供求关系。“饿死的大肚汉,焦急地等吃饭”就是形容廊坊印刷业的写照。“现在业务饱和度能达到70%的企业就算很不错了”,廊坊印刷人说到。
这是廊坊印业的缺憾,也是微利当下印刷行业的“通病”,完成“转型大考”是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专门为小客户服务”
廊坊印业虽经过多次整改、发展,然家庭作坊式的印刷经营模式依然存在,而且队伍庞大。有数据显示,2006年廊坊有印刷企业1245家,2009年虽有所减少,但依然有1100家存在,廊坊的印刷企业队伍很是庞大。虽说扩大企业规模,进行整改能促进廊坊印业的发展,然占据多数的“小作坊印企”也要生存。“小客户订单虽小,但需求稳定,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样有钱赚”,廊坊印刷人说到。
调整业务定位,专门为“小客户”提供服务,对于相对“家庭作坊式”的廊坊印企来说不失为不错的生存之道。
廊坊印业的草根经济,对于当下的印刷生存之道很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