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受强降雨影响,南方地区浙江、江西、江苏、湖北、湖南等13省市受灾。该事件无疑暴露出我国灾害预警与防治机制的问题。某媒体指出,任何预警机制必然需要伴随着完备的防御机制,缺乏防御措施的灾害预警是无力的。
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高,环保丝印油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包括:用水性油墨替代溶剂型油墨(如中益);研发创新油墨,如田菱的无卤素油墨;研发采用UV-LED设备,如恒晖。但是,参差不齐油墨质量也让市场上“乱象”横生,不仅仅是油墨本身的质量问题带来的“隐患”不断,价格战等无序竞争更让油墨市场“雪上加霜”。
反观当前国内油墨市场,我们看到的不是包装印刷行业使用甲苯调节油墨黏度残留的溶剂影响印刷品安全性,就是塑料玩具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危害儿童健康。我们不禁要问,“被迫”环保的油墨为什么“不环保”?笔者认为,油墨的不达标主要原因包括生产环节厂商的安全意识缺乏,流通环节法律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用户片面的“成本-收益”观念。
为避免类似的安全性问题的诞生,必须从油墨流通的每个环节进行“把关”。作为第一环节的“生产”往往成为“防患于未然”的“罪魁祸首”,所以生产环节的严格控制成为重中之重。
就丝印油墨来说,其不环保性主要表现在含有有毒物质,这种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芳香烃溶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油墨中的颜料和助剂,尽管现在大部分的油墨都已经降低了重金属含量,但直到目前还有人用铬黄、铬红来制造油墨。芳香烃溶剂主要指甲苯、二甲苯、多环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等。它们会伴随油墨的干燥挥发到空气中,不仅污染空气,还会对印刷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则种类繁多,例如醇、酯、醚、酮、矿物油等。同样会伴随油墨干燥而挥发,进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与之相对的是严格的要求和无力的现实。环保丝印油墨的生产要求是:不含重金属,符合欧洲EN-71检测标准;油墨中不含笨类物质,低气味环保油墨。目前,市场上的环保丝印油墨主要是水性油墨和紫外光固(UV)油墨。水性油墨不含芳香烃溶剂并且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仍含有少量醇、醚,甚至有机胺类。紫外光固(UV)油墨不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似乎比水性油墨更安全,但是其通过紫外线来实现干燥的效果,往往造成车间内部空气质量差,并可能诱发皮肤癌。
前文提到的“环保的油墨‘不环保’”三个原因,归纳起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单纯的经济效益“压倒了一切”,这与不健全的环保法规密切相关。随着印刷包装市场的不断增大,环保法规将会越来越完善,缺乏环保意识的油墨生产商将会被“淘汰出局”,而注重环保和经济双重效益的企业将会迎来油墨市场发展新契机。同时,政府在印染业淘汰落后产能也让看到了国家不断像法制化迈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油墨市场也将被纳入法制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