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山东海龙利用沪深两市休市的空当,发布了一则近万字的对外担保公告。公告显示,山东海龙以资产质押的方式先后为全资子公司山东海龙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潍坊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担保贷款;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海阳港务有限公司、山东海龙博莱特化纤有限责任公司为上市公司担保贷款。
其中,潍坊特钢与山东海龙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两家公司签订了互保协议。截至25日,潍坊特钢为山东海龙提供担保78045万元,山东海龙为潍坊特钢提供担保余额累积分别为58000万元。
据公告内容,这次担保协议正式签署后,山东海龙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额为303643.5万元(包括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间的担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15.55%。
如此高比例的担保额在目前的A股上市公司中非常罕见。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查阅了山东海龙的财务报表,发现该公司2010年亏损3.72亿元,表内负债率85.49%,2011年第一季度亏损5615万,负债率为87.17%。
而与潍坊特钢的互保让山东海龙的债务问题更加扑朔迷离。
顺着互保的线索,本报记者展开了两天的调查,揭开了山东海龙背后隐藏着的那条巨大的互保链条,结果更为让人震惊。
目前,围绕山东海龙已经形成了一个金额巨大的潍坊担保圈,涉及中行、建行、工行、交行、青岛银行、天津银行、华润银行、潍坊银行、恒丰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与山东海龙环环相扣的11家企业将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依次倒塌,其中将有3家上市公司将一同被拖进泥潭。
财务造假 屡教不改
6月1日晚,山东海龙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编号:鲁证调查通字1111号。
对于立案调查的原因,山东海龙并未对外公布。
在与山东海龙证券办工作人员的通话中,本报记者了解到,调查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公司以前的一些问题。
本报记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2011年1月3日,山东海龙就曾经因公司在规范运作、财务核算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问题,遭证监会山东监管局责令整改。山东海龙当时在公告中承诺,公司将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于2011年1月底前完成整改工作。
其中,山东海龙的财务问题被列为整改的重点。
针对财务造假内容,山东证监局当时指出,山东海龙涉及虚减资产和负债、内部销售抵消不足、个别固定资产转资不正确、存在未入账的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核算不及时、不准确等五大问题。
不过,山东海龙并没有吸取教训,财务造假在2010年年报中故伎重演。
财报显示,山东海龙粘胶短丝毛利率为-1.78%;粘胶长丝-13.42%。而同类公司新乡化纤粘胶短丝毛利为12.87%,粘胶长丝为7.48%。两家同类公司的毛利率差距,让人困惑。
中金公司研究员许艳发布研报认为,山东海龙盈利的恶化与行业景气度关联不大,主要是公司自身问题。因为虽然2010年棉浆粕成本有所提升,但该行业多数企业均能将成本上升转嫁给消费者,行业实际利润率是提升的。
与晨鸣纸业“闪婚”
或为隐藏互保利益链
一时间,山东海龙成了“烫手山芋”,作为实际控制人的潍坊市政府开始着手甩包袱,接盘的是同为潍坊市国资委管辖的上市公司晨鸣纸业。
与其他公司重组颇费周折相比,山东海龙与晨鸣纸业的结合算是“闪婚”。
5月10日,山东海龙接到第一大股东潍坊市投资公司《关于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国有法人股拟转让的通知函》,潍坊市投资公司拟将其所持有的公司国有法人股14032411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24%进行转让,转让价格以公告披露日即2011年5月11日的前30个交易日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算术平均值的90%为基准定价。
当日又发布公告称,5月10日,山东海龙接到第一大股东《关于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国有法人股份授权经营及管理事宜的通知函》,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寿光晨鸣控股有限公司,寿光晨鸣控股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寿光市国有资产管理局。
而寿光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正是归潍坊市国资委管辖。
为挽救山东海龙,潍坊市政府可谓用心良苦。在山东海龙遭受巨额亏损的2010年,潍坊市政府分两次以实拨支付方式补助共计6335万元,但仍难挽颓势,山东海龙2011年一季度再度亏损5410万元。
潍坊市国资委在山东海龙被调查前后的若隐若现,引起了坊间的多种猜测。经过本报记者的抽丝剥茧,发现另一场危机已露出苗头并在迅速蔓延。
山东海龙于1996年12月26日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本报记者查阅了从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26日期间,山东海龙发布的公告内容。
将近10年的时间里,山东海龙曾经先后为没用任何关联关系的11家企业提供担保,并互为担保。其中,与歌尔声学的互保关系并没在公告中披露,为此,还曾经在2011年1月3日证监会山东监管局责令整改通知中被提及。
这11家企业中,山东巨力集团、山东海化集团、潍坊弘润石化助剂有限公司、潍坊钢铁集团、潍坊钢铁集团子公司潍坊华奥焦化有限公司、潍坊恒联铜版纸有限公司、歌尔声学等7家公司为潍坊市所辖内公司。其中,山东巨力集团、山东海化集团、歌尔声学为上市公司。
另外4家分别是山东铁雄冶金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礁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佛山南海锦泰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吴江汇谦纺织有限公司。
在中国证券市场,纵横交错的互保行为已经摧毁了众多上市公司。
2004年1月,山东巨力曾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对于山东板块而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随后涉及山东海龙等多家潍坊市企业的担保圈浮出水面。如果当时ST巨力的问题解决不好,同样会把与其有贷款互保关系的青鸟华光、山东海龙两家上市公司拖进泥潭。
目前,巨力的风波虽然过去已久,但山东海龙担保圈的起底,证明互保在潍坊市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模式。
通过两天的细致排查,令人忧心的不仅仅是单体企业内部资金链条环环相扣,而且行业、地区之间横向和纵向的众多企业又构成一个“网状”的资金链条结构。
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王律师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如果是单纯的连带责任担保,并不会产生多少危害,但在连带责任担保中,却隐藏了交叉互保的现象,形成隐形的担保圈。这种现象在上市公司中一直存在,并且很难被发现,如果一家公司资金链断裂,就将波及担保圈内其他上市公司,如果担保圈范围很大,甚至可能触发区域金融危机,实际损害的是银行和小股东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