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云居寺大唐御宣“金砖墨”问世
 
http://www.paper.com.cn  2011-07-04 中国商业电讯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云居寺在监院果坚法师的支持下,研制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房三宝---大唐御宣、禅笔和金砖墨。

宣纸的记载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北京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的石经、纸经、木板经号称“三绝”,其中纸经所使用的就是传统的特种手工艺纸张——宣纸,纸经已经保存了600多年。

云居寺监院果坚法师上个世纪中出生于安徽省的泾县,从小就受着文化之乡和老一辈的文化熏陶,出家后在云居寺10余年里,更被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所吸引。2009年初,果坚法师为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寺内珍宝纸经为样本,历经寒暑,在宣纸的产地安徽泾县,在宣纸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新纸,这种纸张遵循古法纯手工制造,采用最原始的材料,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并且可以保存上千年。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国家博物馆吕章申馆长、国家画院曾来德先生等为之题字 “大唐御宣”。

据了解,“大唐御宣”以榆科落叶乔木青檀皮和精选沙田稻草为原料,先分别制成皮料浆和草料浆,然后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添加纸药(猕猴桃藤汁)抄制不同品种的宣纸。整个生产过程有100多道工序。由于工序繁杂,制作过程严谨,“大唐御宣”的年产量将会在一万张左右,可称的上是弥足珍贵。

毛笔,是古代汉族与西方民族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的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制作毛笔笔头的原料是以羊毛、黄鼠狼尾毛、山兔毛、石獾毛、香狸毛为多,猪棕、马尾、牛尾、鸡毛、鼠须等动物体毛,胎发等也广为使用。毛笔杆多用竹管,如青竹(烤红)、紫竹、斑竹(湘妃竹)、罗汉竹等,也有用红木、牛角、骨料、象牙、玉石作杆的,更显华贵。

2010年8月安徽省泾县三兔宣笔公司在参加中国文房四宝文化园北京馆开园式期间,与北京云居寺住持果坚大师探讨佛教与“文房四宝”毛笔的关联时认为,传统的毛笔笔对由兽毛制作而成,在某种意义上违背了佛教理念,但教意的传承由经书为载体,书写经书必须用毛笔,这一直困扰着果坚法师。

有缘就有果,三兔宣笔公司应果坚法师的委托,研制佛法活动和热爱动物人士专用笔“素笔”。要求改变传统毛笔制作用料中动物毛成份,既保证了传统毛笔尖、圆、齐、键的四德要求,又能符合佛教文化深厚的内涵。

为此,泾县三兔宣笔公司专门组织由公司领导参加,以佘征军为主的研制小组,大胆的排除了原始笔头制作原材料,选用植物加现代科技加工成的一种全新制笔原料,结合传统宣笔制作技艺,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制作成一种适合佛事活动用的专用毛笔。经多次呈送果坚法师使用鉴定,并经果坚法师提议改进后基本定型,现已投入批量生产,由果坚法师向佛教同仁、书法家推介使用,受到佛教界人士的好评。专家认为,该毛笔都具有尖、齐、圆、健四个特点,使用起来运转自如。

该种毛笔保持传统制作工艺,并具有书法和绘画的要求,又符合佛教文化的内涵,这是毛笔制作的一大突破。我们把这种“素笔”定名为“禅笔”。

绩溪为徽墨发祥地之一。县人操墨业始于宋代,清迄民国为全盛时期,其中以上庄人从事墨业的最多,世代相沿,良师辈出。墨业名店名家迭起,店号几遍全国。

徽墨历久不衰,是因为它的多种功能性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首先,徽墨作为书写、绘画的材料,一直处于霸主地位。无论是松烟墨、油烟墨,还是漆烟墨,其永保墨色不变,一直被视为书写的首选材料,即使到了今天书写工具与材料发生了巨大变化,仍有它的一席之地;而松烟墨的“墨分六色”功能,一直是国画(水墨画)的技艺赖以生存的特定材料。其次,徽墨早在明清时代就步入了工艺品的行列。在方寸问的墨面上,不仅再现了书法、绘画之作,而且显示了平雕、浮雕、半圆雕乃至立体雕刻、压塑等诸种工艺,包涵着各种文化层次,极具观赏性、纪念性与收藏性。徽墨的工艺性、鉴赏性、纪念性、收藏性将超越其传统的实用性,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徽墨必将走向世界各地。第三,特种用墨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与不可限量的前程。特种用墨,包括医药用墨、写经墨及各种定制墨。

这些品种,在当今崇尚绿色食品、药品,返归自然的潮流中,在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广泛进行各种交流活动中,都是可以恢复和发展的徽墨品种。云居寺大唐御宣“金砖墨”问世是应果坚法师的委托,绩溪胡开文墨厂研制。以房山石经为模型制作。寺内祖师殿,毗卢殿设有展柜,欢迎鉴赏收藏。

北京云居寺的独特的文房三宝---大唐御宣、禅笔、金砖墨,已经成为云居寺在记载经书的必备之品,相信这独特的三宝也为中华文明和佛教经典的传承起着重无与伦比的作用。

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