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喷墨印刷技术因其工业化的高生产效能、广泛的介质适应性、可支持宽幅面、按需绿色等优势被业内认定为印刷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成为各大厂商逐鹿的焦点之一。
喷墨数字印刷势在必行
数字印刷按成像方式主要分为静电成像技术与喷墨技术。静电成像技术是由富士、佳能等企业研发,由复印有关的技术发展而来,主要采用液态油墨和碳粉。“使用该技术的局限性在于,由于采用的是接触式的印刷,而且其油墨需要高温融化,因此速度和温度是难以突破的瓶颈。”董总表示,“采用电子油墨、以非接触的方式印刷的喷墨数字印刷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据董总介绍,喷墨印刷技术是将墨滴从一个喷头的喷嘴喷射在承印物上,印刷色组由若干个喷头组成,具有一定的印刷宽度,可实现多色喷印。同时,喷墨印刷的喷头是固定不动的,纸张是连续运行的。“喷墨数字印刷机所涉及的技术包括印前技术、印刷控制技术(喷头控制系统)、供墨系统、墨水技术、介质技术及其与之相关的机械平台等六项。其中,最重要也最关键的是印刷控制技术(喷头控制系统),如果没有它,数字喷墨的机械平台将成为无法运转的空壳。换句话说,印前技术是数字喷墨印刷技术开发竞争中的核心技术。”
众所周知,正是像柯达、惠普、日本网屏、爱克发、施乐以及方正电子等有着印前技术背景的公司掌控和推动了数字喷墨印刷技术的发展。拥有多年印前技术积累的方正电子察觉到自身的这一技术优势能够满足到市场需求,“经过对市场环境、技术走势和自身优势等的评估,”董总告诉记者,“2005年起,方正电子介入喷墨数字印刷也就势在必行了。到目前为止,这个判断被证明是正确的!”
事实上,凭借累积了二十多年的印前软件、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开发经验,到2006年方正电子就完成了原理性样机,2008年推出了适合标签印刷的国产数字印刷机,并陆续推出了方正桀鹰H300、L1000、C4200等三款喷墨数字印刷机,此次展会上,方正推出的又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墨数字印刷系统——桀鹰P5000宽幅彩色喷墨数字印刷机也隆重发布。
混合印刷标签印企最佳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如何将数字印刷起印数量低、个性化等诸多优点与传统印刷长版活件成本低等优势互补,越来越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热点。在“PrintChina2011”展会上,方正电子与裕田机械的OEM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开创了间歇式轮转机与数字印刷联线生产的混合印刷先河。
谈起与裕田机械的合作,两位总相视而笑,随后董总向记者娓娓道来其间的故事。“一开始,我们并不了解裕田公司,是其深圳一家客户孙总在2008年德鲁巴展上看到我们的标签数字印刷解决方案后,就找到我们谈了他关于混合数字标签印刷系统的想法,又特别引荐了裕田曾总,我们这才知道有这么一家公司。后来进一步的调查了解到裕田一直在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且近年来的影响力逐日增长,国内80%以上的间歇式轮转机都出自浩田这个品牌,在标签领域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就这样双方确定了合作关系,“新设备于去年10月份就生产出来,投入使用后客户反馈效率提高了近27%,而成本却降低到原来的1/4。
而今天3月份华南展上首次展出的是后来新生产的,这台设备成了展会上‘唯一的亮点’。”董总表示,新设备是按市场需求打造而成,是市场与技术相结合的成果;而双方的合作同样可以说是由客户促成的。“相信这种应客户需求推出的标签数字混合印刷方式将会是未来市场上的‘老大’,也是标签印刷企业实现其降低成本又兼顾个性化印刷需求的最佳选择。”
将间歇式轮转机与数字印刷联线生产,使得传统印刷实现多样化、个性化、小批量和时效性等新兴标签生产需求,同时又能满足终端客户降低成本的要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未来发展机会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我国数字印刷市场的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地加快,但与世界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据统计,我国数字印刷市场的总额约在100亿元左右,占全国印刷市场总额的5%~7%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数字印刷市场销售总额远远高于中国,去年美国的数字印刷零售额将近48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数字印刷市场总量的40倍左右。
董总介绍说,从目前我国的数字印刷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在包装、标签、商业、报业等哪一个领域应用,其与传统印刷机相比的优势都是显而易见的:
流程缩短,降低印刷成本。数字印刷无需菲林,自动化印前准备,印刷机直接提供打样,省去了传统的印版,不用软片,简化了制版工艺,并省去了装版定位、水墨平衡等一系列的传统印刷工艺过程;
按需印刷,个性化、可变数据印刷。数字印刷无需制版,每一页上的图像或文字可以在一次印刷中连续变化,一张起印,张张不同。这些此需求在传统的印刷中根本无法解决;
……
数字印刷技术带给印刷行业的是彻底性的颠覆,尤其是喷墨印刷,已经在传统印刷市场上“大展拳脚”。当然,现阶段的数字印刷的印刷质量相对传统印刷还不够稳定,其成本相对也要高很多,而且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年内就能解决的。尽管如此,随着喷墨技术的持续发展,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喷墨数字印刷的质量将不再成为障碍,其运行成本也将越来越逼近传统印刷。正如董总所说,“机会与挑战并存,将是数字印刷技术在目前可预见的时期内不可避免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