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10岁至15岁的孩子们伴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出生。如果他们看到最初电脑的样子,可能无法相信那是现代电脑的雏形。纸也是这样,让我们联想到它最初的起源和价值。纸的发明与中国的古老文明相关,但我们是否还能找到纸的雏形呢?随着时光的流逝,有关最初的纸制品、文献或者资料等已经寻不见了。尽管这样,考古学家依然没有放弃寻找最古老的纸。纸的发明不仅让书写更加方便,也使记录的东西更易保留。这项发明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国际台组织的“CHINA·纸之源”甘肃采访记者团一行8人分别来自波斯、土耳其、阿拉伯等语言部,前往中国西北的甘肃省寻访中国造纸术的早期形态。甘肃在地理上是一个狭长的省份,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一直延伸到中国中部。此次行程的首站是从甘肃敦煌开始的。
敦煌是中国唐朝时期重要的文化、艺术和商贸城市。但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敦煌几乎已经被人们所遗忘。敦煌石窟可以说是中国唐代艺术的瑰宝,公元366年开始建造。1900年,当时一名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偶然间发现了一个窟室(现编号为第17窟),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自藏经洞被发现后,随即吸引了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那里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运出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在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下,出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文化艺术劫难。
2008年,一名准备到伊朗旅游的中国朋友约我在一个有关敦煌艺术的展览会上见面,记得当时的展会上有一个模型完全是按敦煌石窟的比例大小建造的。在参观展览会的同时,中国朋友向我介绍了敦煌石窟的历史、艺术价值等。非常碰巧的是,这次在甘肃采访,我们碰到了那次在北京举办敦煌艺术展览会的主办者之一,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女士。在采访中,她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莫高窟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我了解到,莫高窟是由中国汉代僧人开始建造,每座石库内都有精美的壁画和塑像,展示了一些民俗和佛教故事。学者们通过这些壁画和雕像能够了解当时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信仰、世界观、经济、建筑、衣食、乐器以及其他一些信息。
樊锦诗女士在她所著的书中这样描述了莫高窟的劫难:“大约在1899年前后,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来到莫高窟,住进了窟前被俗称为‘下寺’的寺院里。王道士来到莫高窟后,凭其能说会道,办事干练,很快就成为莫高窟的当家道士。1900年6月22日,一个清沙的人报告王道士在一个洞窟里发现一道裂缝,两人一道打开墙壁,去掉封泥,找到洞口,发现了堆满写本及绢画、法器等物的藏经密室。敦煌藏经洞,一个20世纪人类文化史上的重大发现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被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道士打开了。莫高窟发现文物的消息随之传到了新疆地区,很快引起了正在中亚、新疆地区考察的外国探险家和考古学者的注意,他们争先恐后地赶到敦煌。对藏经洞文物来说,一场浩劫就这样开始了,参与盗抢的外国人分别来自英国、法国、俄罗斯和日本等。”
莫高窟遭到的劫掠和破坏令人痛心,但今天莫高窟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在一些洞窟内,工人们正在用一些现代化的设备细心地对洞窟内的壁画进行修复和保护。有趣的是,洞窟内使用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是麦杆和稻草,这也表明中国在15个世纪以前,麦子和水稻等种植在中国敦煌等不少地区非常普遍。从不同洞窟内壁画的颜色、天花板以及地面风格的不同可以知道洞窟经历了不同的朝代,展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和艺术。
洞窟内一名负责修复壁画的年轻工作人员在采访中告诉我们,他在大学里学习的是文物修复专业,已经在莫高窟工作了10年时间了。他还透露,目前莫高窟所有的洞窟都已经经过一定程度的维护和修复。
结束了莫高窟的采访后,我们还参观了莫高窟边上一处叫作鸣沙山月牙泉的地方。进入景区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片一望无垠的沙漠,让人感到天地的无限和人的渺小。此时的我光着脚,踩在柔软温暖的沙地上,非常惬意。
在景区沙地中,有一些赶骆驼的当地人,靠出租骆驼获取报酬。一些中国和外国游客正骑着骆驼在沙地中漫步。这也许是他们生平第一次骑骆驼,而那些没有顾客的赶骆驼的人则坐在一块相互聊着什么。
鸣沙山旁有一处月牙形的清泉池,泉水碧绿,蔚为奇观,刚刚走在鸣沙山上的干燥灼热的沙子,突然间又踩在月牙泉边的湿润凉爽的沙子,那种感觉也令人无法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