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来,桉树产业在中国历了3~4个轮伐期,已生产了2亿立方米左右的木材。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年生产桉树原木6000万立方米,价值约在300~400亿元。在中国,桉树已经支撑起了一个发达的木材工业群,其中特别是制浆造纸产业和人造板产业。
我国虽早已经大量种植桉树,但桉树在中国工业化地发展,应该从1990年纪念桉树引种100周年时算起。21年来,桉树产业在中国历了3~4个轮伐期,估计已生产了2亿立方米左右的木材。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年生产桉树原木6000万立方米,价值约在300~400亿元。在中国,桉树已经支撑起了一个发达的木材工业群,其中特别是制浆造纸产业和人造板产业。
但与此同时,桉树却被人为安上了许多邪恶的罪名。流传最多的说法是桉树“林下不长草,林上没有鸟”,“桉树有毒、吸肥、耗水”。近些年来,南方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下达了“禁桉令”,这让中国南方桉树的发展,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桉树在中国的发展,务必理性分析与看待。
矛盾并非来自桉树本身
桉树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北京中林联林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元兆为本报记者进行了详细分析:
侯元兆说,早期的桉树发展没有规划,的确导致了一些生态问题。在早期,南方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开发荒山,千方百计寻求投资,造成集中连片的桉树林取代了原有天然植被。“特别是当造林者不懂技术的时候,问题就更严重。例如,常见有顺着山坡纵向植行的现象,或者用重型拖拉机上下坡开垦。这哪能不破坏生态呢?”他认为,要发展桉树,但是发展不等于无规划、无引导;虽然政府鼓励发展商品林,但发展这种商品林涉及土地利用方式,还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同于发展普通商品。“遗憾的是,长时期以来,这两个错误我们都犯了。”
此外,早期的桉树发展,使用的是农村集体的土地,企业以很低的价格从村集体那里租地造林,一般都会获得丰厚的回报,但是这一发展的背后有一个巨大的空洞,就是没有村民的支持。“村民在发展中被边缘化了。这就必然导致造林者越是盈利,社会矛盾越是尖锐。这是很多人反对发展桉树的一个深层原因。”
侯元兆认为,20多年来,中国发展桉树的主要问题是出在发展规划缺位和广种薄收上。这既有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有企业的责任。
摈弃传统模式是关键
侯元兆说,中国必须继续发展桉树,中国需要桉树。“今后不是不发展桉树的问题,而应当是科学发展桉树的问题。从战略上来讲,中国必须在适宜的地区,以适宜的树种,采用高度集约经营的模式,发展木材培育产业,否则中国没有办法满足巨大的木材需求。这同农业上发展粮食生产基地是一个道理。”
但是,今后的桉树发展,必须要做出某些重要改变。侯元兆提出4点意见:
第一,企业必须改变广种薄收的思维,树立发展产业带的思想,最好是围绕自己的工业中心发展高产原料基地。企业如果在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基地上,致力于提高单产,则或者会创造出把一部分人工林地退还给天然植被的机会,或者会成倍增加自己的原材料供应。侯元兆说:“这样的策略,无论从管理还是从运输方面,都会为企业减少成本增加利润,而社会又何尝会加以反对呢?”
第二,地方政府应制定桉树发展规划与规则,引导桉树的科学发展,而不是因噎废食,下达“禁桉令”。侯元兆举例,印尼、巴西等国都允许发展桉树工业原料林。但是,他们的发展是理性的发展,既鼓励发展农作方式的桉树林,又保护发展区域的生态环境。就是说,在规划的发展区,工业原料林的单片造林面积都不大,中间还保留一些原生植被,“这就是"镶嵌式造林"。这种理念,在我国很欠缺。”
第三,适当引用近自然育林技术,改善桉树林生态环境。侯元兆说,在桉树的发展中,这一原则的引用主要表现为:加大造林株行距,故意促进林下杂草生长,让杂草肥地,减少化肥用量,长久维持地力;在造林区搞镶嵌式造林,有意保留造林区内的部分天然植被,借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改挖明穴为打暗穴,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工作效率;采伐枝桠和伐桩留地,促其腐烂肥地等等。所有这些措施,一方面可改善造林区的生态环境,另方面企业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企业应适应时代的变迁,降低桉树红利期待。侯元兆质疑:“短短20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境内外企业投资发展桉树工业原料林?根本原因是发展桉树商品林成本低、回报高,甚至还可以谋求到一些土地红利。”但是,时过境迁,造林企业如果不想移师它国继续寻求短暂的低成本时代,那就唯有在降低红利期待的同时,寻求新的突破,这才是出路。“我们建议这些企业,走提高单产的道路,并适当引进一些新理念、新技术,可持续地经营自己的原料林基地。”侯元兆说。
链接
中国林业智库
北京中林联林业咨询有限公司是由30位中外林业专家组成的一个民间林业智库。智库的名誉主席为中国林业界德高望重的董智勇教授,智库主席是林业经济界权威陈统爱教授,副主席是原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周昌祥教授及原北京市林业局副局长于志民教授。专家和顾问当中,有中国水土保持学科创始人王礼先教授、中国著名森林经营专家盛炜彤教授、中国森林经理专家徐国祯教授、中国杨树权威张绮文教授、中国桉树发展元老祁述雄教授、中国泡桐专家李宗然教授、中国竹类权威萧江华教授、中国南方林业权威白嘉雨教授、中国藤类权威尹光天教授、国际著名森林碳汇专家张小全教授及森林经营专家陆元昌教授、中国城市森林专家王成教授等。著名的欧洲森林经营专家、国际林联前欧洲联洛人汉斯·斯皮克教授,全世界桉树核心专家贝尔南德·马丹教授,印度森林碳汇专家康特教授等,也应邀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