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火如荼的贸易战场上,“绿色”成为一种工具,禁锢住我国纸企的手脚,让纸企在走向世界的征程上举步维艰。面对不公平的贸易竞争,我国纸企该如何摆脱绿色桎梏,早日腾飞?
贸易战场上的“绿色潮流”
1998年,欧盟单方面禁止我国未经卫生检疫的木制包装箱、木制托盘入境,仅此一项我国经贸损失达数千亿元;2000年,欧盟宣布从中国、加拿大、东南亚、美国等地进口的木制包装箱、木制托盘,必须经过熏蒸灭菌处理。近年来,包装问题产生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比如我国的一次性餐具因无“环境标志”而被禁止出口欧美市场,众多商品出口欧美相应支付高额的包装废弃物处理费用等。
发达国家把绿色包装的标准定得过高过严,以此来提高门槛,削弱发展中国家商品质优价廉的优势,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包装产品受到的限制只是九牛一毛,现如今造纸行业在木材选择、生产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国外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它属于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已经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人类健康为目的,制定了一系列全新的标准,限制国外产品和服务进口。WTO有关协议规定,不得阻止任何国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人类、生物的生命健康,保护环境。但这却为发达国家构筑绿色壁垒提供了依据,包括 “环境贸易壁垒”和“卫生检疫壁垒”。
如今的大环境,贸易壁垒已经从过去的关税壁垒演化到绿色壁垒等多种形式。我们可否想象,随着造纸行业产能的不断增加,国内市场一旦饱和,国外市场掐紧喉咙,我们将如何面对?
我国纸企急需一证在手
在2011年8月19日举行的“中国纸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森林认证成为造纸行业热议的话题,原因在于近年来我国的造纸企业面临着诸如绿色壁垒等日渐严格的国外市场准入门槛问题。
目前,世界森林资源的严重匮乏,使林纸产品贸易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中国造纸行业在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中,也曾受到来自国际的误解和质疑,比如林木浆纸产品曾多次因缺乏森林认证而在海外采购市场遭到狙击。
森林认证体系分国际体系和国家体系。目前,国际体系有森林管理委员会FSC和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PEFC。现行国家体系有30多个,且在不断增加。森林认证被认为是可以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目前追踪木材合法采伐源头的最好解决方案。然而,目前在森林认证体系的问题上,中国依然缺失相应的话语权。
截至2010年底,有超过100个国家的3.5亿公顷森林通过了森林认证,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 9%。在经认证的森林面积中,FSC认证面积1.26亿公顷,PEFC认证面积2.25亿公顷。经认证的森林有57%分布在北美洲,33%分布在欧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分别占4%、3%、2%,而亚洲仅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