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宝山:谋求造纸业的转型发展
 
http://www.paper.com.cn  2011-11-07 解放日报

  当能耗大、效能低的传统造纸业遭遇瓶颈,宝山工业园内的长谊特种纸有限公司找到蹊径在区政府指导下,他们着手规划一个造纸博物馆。这座即将建设的专业博物馆,尚未开工已被寄予厚望:它不仅使一座濒临废弃的老厂房重获利用,由之衍生的“纸文化产业”更有可能走出一条发展新路,这里甚至能成为区域新地标。

  世博浦西园区的建设曾让一批老厂房重获新生,在以重工业闻名的宝山区,类似故事也正在不断上演。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今,宝山已有不下10座老厂房、厂区变身玻璃博物馆、工业设计博物馆、陶瓷艺术馆、钢雕公园。除造纸博物馆外,计划筹建的尚有蜡艺博物馆、根雕博物馆、钢结构博物馆……

  从“钢渣地”到专业博物馆,不能不说受到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毕尔巴鄂案例馆的启示仅仅1年,一座精心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就为西班牙工业老城毕尔巴鄂吸引130万参观者,3年带来相关经济效益4.5亿美元,更成为复苏城市活力、撬动城市转型的支点。

  面临着毕尔巴鄂曾有困惑的宝山,目前正在谋求“由重变轻”。“老工业区转型,要靠文化拓荒。”宝山区委书记斯福民说。

  功能单一导致人气低迷,是传统工业区的硬伤。在宝山区副区长夏雨看来,大量注入文化元素将有效提升区域的社会关注度,这对推动城区功能转型至关重要,“一旦挖掘出钢堆背后的文化元素,人气会很快提升,乃至拉动投资、消费。”

  位于吴淞口的原上棉八厂,即在变身“半岛1919”文创园区后尝到甜头。今年初,宝山区在此举办“动漫嘉年华”,冷清多年的厂区破天荒地吸引了日均过万的观光客流;专门设立的创意体验中心、创意工场和艺术库等单元,以及海内外10余家设计机构的入驻,亦使原本偏远的此地一跃成为文化产业高地。区旅游部门负责人说,类似效应有望在多个文化场所实现,如规划中的蜡艺馆,未来每年吸引旅游者有望达80万人。

  由原轻工玻璃仪器厂改建、几个月前落成的上海玻璃博物馆,是宝山“文化拓荒”这盘棋上的另一个重要落子。根据计划,以玻璃博物馆为中心,三年内将建成一个以玻璃为主题的产业园区。宝山区已邀请世界知名的玻璃艺术家在此设立工作室,同时建设玻璃主题餐厅、酒店,乃至形成一条“玻璃文化产业链”。像这样瞄准更具文化内涵的衍生产业的转型,被宝山视作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一条重要路径。不少传统制造企业也主动投身这样的尝试多家博物馆由企业自筹经费、自主运作,一改政府包揽的局面,如今不仅经营状况良好,一条条全新的产业链也在悄然形成。

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