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消息:我国木材及相关行业的原料荒迫在眉睫。
近年来,全球木材资源紧缺信号频出,我国进口木材价格“涨”声一片。权威机构统计,我国木材需求对外依存度高达50%左右,年供需缺口达到1.5亿-1.9亿立方米。东南亚、非洲、北美洲及俄罗斯是我国主要木材进口来源地,在现阶段资源减少、国家政策限制、汇率和运输费用上涨等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些地区和国家原木的性价比已大幅降低,然而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动权却不降反增。
种种状况标明,培育高产优质的速生丰产林,能大大缓解我国木材及相关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受制于人的紧张局面。其实,我国政府也从未忽视这一问题。在2002年,我国更正式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的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建设工程,并作为基本国策实施。在天保工程实施后,速生丰产林工程正逐步促进相关产业原料供给由依靠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方向转变。
作为国家林业局直属的综合性专业科研机构,中国林科院深知自己担负的责任,抓住国家对林业需求的重点,用科技创新为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提供更强力支撑,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体系,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从2006年起,中国林科院组织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等组成强势研究团队,围绕杨树、桉树、杉木、松树、落叶松等重点速生丰产用材林树种,系统开展“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以在短期内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经过5年的全国性协作攻关,在苗木规模化繁育、立地选择、水肥与密度调控、干形和大径材培育等方面关键技术已初步取得了多项新突破。
在用材林培育领域,研究取得杨树工业用材林高产新品种定向选育与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桉树新品种选育、华南主要速生阔叶新品种选育及培育技术、杉木遗传改良及定向培育技术研究、落叶松现代遗传改良与定向培养技术体系等5项重大成果。
在新品种培育方面,选育出各类用材树种优良家系、无性系119个,优良无性系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又提高10%-15%,大大加速了良种产业化进程,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中品种更新换代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苗木规模化繁育方面,提出了速生树种节水节肥苗木精准培育、轻基质网袋育苗和设施育苗三大育苗技术体系,制定苗木生产技术标准或规程24项,研制新型育苗容器3种;
在大径材培育方面,系统提出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大径材速生丰产林遗传控制、最优轮伐期、土壤立地选择和肥力调控等集约栽培技术,使单位面积大径级木材产量提高15%以上;
在纸浆材培育方面,建立了杨树、桉树、竹子等纸浆材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体系;
在珍贵材培育方面,突破了楸树、水曲柳、柚木等珍贵用材树种林分立地控制、密度控制、最优轮伐期等关键技术,单位面积木材产量提高15%-25%。
5年来,研究团队先后建立了覆盖用材林建设工程主要区域的试验示范基地151个4.5万亩,新品种新技术直接推广应用300余万亩,有力地领引了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工程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杉木遗传改良与定向培育技术研究、马尾松良种选育和高产高效配套培育技术研究及应用、落叶松现代遗传改良与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分获2006年、2009年、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林科院林木遗传育种与改良研究员王军辉告诉记者,针对人工林造林良种缺乏、集约经营水平低下、林分生产力不高等技术难题,以定向培育速生、丰产、优质和高效的纸浆材、大中径材为目标,“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项目分生态区和材种提出了纸浆材性状改良及速生丰产定向培育技术,提出了大中径材空间结构优化的优质干形培育配套技术,构建了低密度目标树培育技术,提升了我国人工林的遗传改良及栽培技术水平。
目前,通过中央、地方两级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生产单位三方高效联合的攻关研究和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已在我国多个省(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广泛的市场前景吸引了大企业的参与,形成了集科技攻关、中试发展、推广转化于一体的体系。如桉树、相思人工林种植的主力军是各大型企业集团,项目通过与Stora Enso、APP、亚太林业、国际木业等集团公司的合作,一方面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土地、资金和造林技术优势,解决诸多试验林造林经费不足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推动新技术在生产中的规模化应用,以最直接的方式向大公司展示新技术的效果,大大加速了科技成果的现实转化。
通过5年的攻关研究,项目已经圆满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完全达到立项的预期目标。目前,项目建立的总面积3020.1 公顷的各种类型林木培育试验示范基地,覆盖了我国速生材树种主要栽培区,正在带动我国速生丰产林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