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纸在苗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譬如苗族刺绣,必先剪纸,用的就是白皮纸。再如苗族银饰,需要包装,用的也是白皮纸。以蜡染、刺绣、银饰构成的苗族盛装,用过之后,需要妥善保存,绝对离开不了白皮纸。据说,苗族盛装只有用白皮纸包裹保存才不至于生虫。而在“鼓藏节”、“扫火星”、“过苗年”等祭祀性节日中,更要用白皮纸剪裁各种据称具有“灵性”的吉祥物、辟邪物。有人说,如果没有白皮纸,苗文化将不会如此绚丽多彩,这是很有道理的。
苗岭山区苗族村民使用的白皮纸,是苗族工匠自己生产的,最著名的白皮纸产地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的“石桥”。石桥这地方,1983年我去过,任务是对白皮纸作坊的设备和工艺进行考察,为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准备,1985年完成了任务。20多年过去,印象历历在目。
一个“作坊”,从其称谓,不像文物。然而,“丹寨石桥白皮纸作坊”确实具有文物价值。众所周知,造纸术是我国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之一,但作为古代造纸技术的物证、古老文明的遗存,为数已经不多了。所幸贵州省东南部一个苗族寨子——丹寨石桥居然还保留着类似汉唐时代的造纸作坊。也许有人会说,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那都是过时的古董了”。其实不然,用传统工艺和设备生产的白皮纸,如今在民用和军工上,特别是在苗族社会生活中,还是供不应求的商品。古老的生产工艺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国际上对我国白皮纸生产传统工艺颇为欣赏者大有人在。1982年,有关部门曾组织一个包括传统造纸技术在内的“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在世界闻名的加拿大多伦多科学中心表演了几个月,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竟达100多万人。外国朋友称赞我们的造纸表演“就像变魔术”,把造纸工人誉为“魔术师”。在多伦多科学中心操作表演的技术工人和传统设备,均来自遥远的丹寨县石桥村。
石桥一带,满山遍野生长着当地人称为“构皮树”的楮树,其皮是生产白皮纸的上等原材料。树皮造纸,古已有之,《后汉书·蔡伦传》载:“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本草纲目》载:“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海人以苔、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苗族先民长期居住在楚地,至今还保留许多“楚风楚俗”,是研究古代楚国“巫文化”的理想之地。
苗族是较早养蚕的民族,丝织品在苗族中普遍应用。当地苗族丧葬习俗,素以丝绸殉葬。若无丝绸,则用白皮纸。石桥生产的白皮纸,被苗族村民主要用于剪裁刺绣图案、祭祀用品(如“保爷”、“花竹”、“花树”、“花桥”、“花幡”、“清明”、“小山神”、“口嘴标”)和包裹盛装银饰等等,其社会功能独具民俗文化价值,是苗岭山区苗族村民特有的服饰文化、婚恋文化、丧葬文化、祭祀文化等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石桥古法造纸设备及工艺,是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民族风情有机结合的产物。
石桥位于丹寨县北部,因一座天然石拱桥连接河岸山崖而得名。造纸作坊即在天然石桥50米外“大崖脚”石壁下。石壁宽约百米,高约80米。石壁前倾,上丰下俭,可避风雨,是一座极好的天然厂房。用“构皮”造纸,须经十余道工序:剐皮、晒干、蒸煮、河沤、漂白、漂洗、选料、扬清、碓打、袋洗、兑水、打槽、兑料、抄纸、榨干、晒纸、揭纸、打捆。其中多道工序离不开水。而水又是石桥的一大优势。此地水源极为丰富。由于苗岭主峰“雷公山”森林茂密,竹木葱茏,溪水、山泉终年不竭。在生产白皮纸全过程中,除河沤、漂洗、扬清、袋洗、打槽、抄纸等工序需大量用水外,苗族村民还用水力冲碓,用水碓打料。有的槽户就在河岸上、崖脚下、山洞里,架锅、建槽,利用天然水源制料、抄纸。石桥水质特别好:水中含有碱,有利于漂白,这也是丹寨白皮纸质量优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石桥不仅生产白皮纸,还生产彩色纸,其中彩纸又分为云龙纸、皱褶纸、凹凸纸、压平纸、花草纸、麻丝纸等系列。由于石桥白皮纸运用手工操作,工艺独特,纸质优良,具有韧性强、光泽好、吸水性强等优点,深受国内外青睐,远销东南亚、澳大利亚和西欧。
石桥苗族村民沿用古法生产白皮纸,其工艺流程与《天工开物》的图解基本一致。专家认为,石桥使用的水碓、碓杆、水轮、曲柄轴等,与《天工开物》如出一辙。因此,一些主要设备,已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石桥白皮纸制作技艺,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贵州高原上,许多地方的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紧密结合,构成精彩迷人的亮丽景点。石桥白皮纸作坊正好坐落在山清水秀的苗岭山区,热情好客的苗家山寨,神秘美妙的“石桥”两侧,有如世外桃源。有关部门打算在此筹建一个以民族自然村寨和传统造纸技艺为主要特点的“露天民俗博物馆”,使民族村寨与古老文明交相辉映,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真是一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