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吨的竹炭通过实施‘纳米改性竹炭功能性纤维’技术项目,附加值将提高到20倍,且低碳、环保,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3月22日,建瓯市特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娟说,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5月底建成投产,年可生产纳米改性竹炭功能性纤维12000吨,将是全国最大的纳米改性竹炭基地。
科技引领 高端笋竹产品面世
素有“笋都竹乡”、“绿色金库”之称的福建省建瓯市,有竹林面积131万亩,毛竹立竹总数2.2亿株,年产鲜笋30万吨,毛竹林面积、立竹量、鲜笋产量均居全国县(市)之首。拥有“中国竹子之乡”、“国家火炬计划笋竹科技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竹炭产业基地”等“国”字招牌。“虽然坐拥丰富的竹林资源,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毛竹在建瓯主要是当原料卖,百来斤的毛竹售价不足10元钱,那时人们面对绵延竹海而发呆。”建瓯市竹业协会会长阮永庄回忆说。
以科技作先导,不断延伸产业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跳出传统一味依赖资源的粗泛的经营模式,迈向循环经济。建瓯市在市场实践中意识到,建瓯竹子产业不实行新的产业政策,资源优势将难以为继,持续发展将难以进行。近年来,该市把竹业作为培育区域特色经济来抓,先后实施了以低产林改造、建设高效丰产竹林、笋竹加工流通为重点的三大战役。出台了降低笋竹税费、简化竹政管理等政策,扶持竹业经济发展。如对于投资达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免征本市土地出让金,其他收费按最低标准收费;在林业局设立了办证中心,实行一条龙服务;在公路出市的乡镇增设6个竹子运输办证点,为笋竹加工、流通开辟“绿色通道”。该市还重点扶持发展笋竹加工龙头企业,除了市领导挂钩大户、部门配套服务、大户重点保护等机制外,推出了机关科局级干部到龙头企业任“民营官”的帮扶机制,既帮助龙头企业发展,又保证竹业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实施笋竹产业新政以来,笋竹加工业在建瓯蓬勃兴起。特别是2006年底建瓯全面启动“中国笋竹城”项目,为笋竹产业构筑了发展大平台,集聚效应凸显,吸引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投资力度强、集聚效应大的竹加工项目纷纷落户笋竹城。2010年,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篁城竹业公司,联合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承接科技部“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子课题,开始自主研发“新型全竹集装箱底板”生产技术。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和工艺创新,去年底,新型全竹集装箱底板样品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和客户检测。这一全省首创的新技术,不仅使得毛竹利用率从过去的60%-70%提高到85%,而且使竹材各项物理性能相当于优质硬木,经过加工后的产品1立方米可重达1吨。
在华宇竹业公司的生产车间,公司副总经理刘长水向我们介绍说,高密度竹地板之所以在国内外市场都十分走俏,关键在于该产品的硬度要比普通地板高出95%以上而接近木质地板,自然,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一倍多。公司仅竹地板一项年产值就达2亿多元,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为扩大产能,去年,华宇公司与全国地板销量第一的圣象集团、美国大型黑木地板经营企业居奇公司合作,共同投资1.58亿元,组建居怡竹木业有限公司,成为全国自动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竹木复合板的生产企业。这家企业一投产就坐上了竹木复合板行业全国“老大”的宝座。
截至目前,建瓯市笋竹加工企业发展到363家,其中篁城科技、三森竹木、明良食品等6家企业被授予“中国竹业龙头企业”(全省仅14家);规模企业由1999年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56家,年产值上亿元的达13家;笋竹加工产值从1999年的2.64亿元,猛增至2011年的53.7亿元;仅次浙江安吉,竹业产值位居全国第二,全市取得竹产来专利授权88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外观设计专利13项。
环保先行 笋竹“下脚料”成“抢手货”
随着笋竹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以科技为先导,通过走环保之路、创新之路,在科技创新中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建瓯人依靠科技创新,先后开发出“以竹代木”的竹胶板、竹家具板、竹工艺板等产品。建瓯芝星活性炭公司原先采用竹木做原料烧制活性炭,既不利于保护资源,成本又高。2008年,芝星投资5600万元,实施“活性炭能源系统优化改造”项目,研发出以竹木加工下脚料为原料,磷酸法生产活性炭的工艺,新上了9条活性炭生产线,能源利用率由过去的20%提高至40%。不仅利于环保,生产成本比以前节约15%以上。不仅如此,芝星还使当地竹木加工企业增加了收入。该公司董事长魏安国说:“以前,他们企业的下脚料基本都烧掉或倒掉,不仅浪费,处理起来还很麻烦,现在都卖给我们,还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
人们印象中,无论制纸制浆,污染在所难免。而福建利树浆纸有限公司,这个总投资6000多万元,设计规模为年产纸浆12万吨,纸张3万吨的企业,笔者几乎闻不到臭味,看不到污水。原来,这家运用的是加拿大“汽爆制浆”技术,无水无味的物理制浆办法。更有意思的是,制浆用的全都是“废物”。我们在现场看到,公司堆场上到处是毛竹加工剩余的竹尾、枝梢、竹刨花、笋壳等废弃物。据了解,这个项目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充分利用废弃物、节约能源和水源的制浆造纸工艺。去年,公司再投资1.3亿元上马年产20万吨高强瓦楞纸废纸制浆造纸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
低碳门槛 笋竹产品“脱胎换骨”
“竹产业被公认为理想的低碳产业。”建瓯市林业高级工程师林振清算了一笔账,“与树木相比,竹子生长周期短,一年成材,三年可伐,据浙江林学院研究,一公顷毛竹的年固碳量是5.09吨,为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借助高科技手段,整个竹产品的加工生产周期甚至可实现碳零排放。”
竹产业的低碳之路在建瓯渐成气候。记者在这里采访看到,一个革命性的改变已然开始,过去建瓯竹加工企业以竹筷、竹签、竹帘等初级加工产品为主;现在“脱胎换骨”的企业与日俱增,竹胶板、重竹地板、竹刨切单板、竹浆纸、纳米改性竹炭、竹炭纤维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涌现。福建特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早年只是一家竹筷厂,董事长周娟谈起企业向低碳转型时深有感触:“厂子开办的头几年,我得背着木筷、竹筷到北方推销,为了节省开支,不得不啃馒头、露宿街头。现在,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工程院张齐生院士的项目成果对接,研制高科技的纳米改性竹炭等产品,客户会主动找上门,根本不用愁订单。70%的产品可以‘无障碍’地出口到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现在,尝到低碳甜头的周娟组建起了一支竹技术研发队伍,设立炭质技术研究中心、15个竹炭生产基地、2万亩速生丰产竹林基地,并投资1.05亿元,新建特艺环保科技园,该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总产值1.62亿元,新增税利2700万元。下一步,公司将以纳米改性竹炭精深加工和改性竹炭纤维作为新增长点,打造中国最大的纳米改性竹炭及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建瓯笋竹加工企业集聚的中国笋竹城核心区,记者了解到,该区瞄准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对引进的项目设置严格的“低碳门槛”。即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项目,不管规模多大,不管投资多高,核心区一个不要。于是在“低碳”大门之前,一个个污染项目被拒之于“区”外,据统计,近几年来,仅拒绝上亿项目就达10多项。
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仍是这片竹海,今天的建瓯人却用巧思加巧手,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竹产品王国”。如今在建瓯,竹子已实现全竹利用,每一根毛竹都被“吃干榨尽”。毛竹主干可以加工成竹地板、竹凉席等各种竹制产品,竹下脚料可以造竹浆纸,竹枝、竹屑也都是竹炭、活性炭的原料,竹叶、笋壳还可以提取高级保健品。一根毛竹的价值,由过去的几元钱,提升到现在的上百元。竹产业的高效益为广大农民所分享,现在建瓯平均每户竹农每年仅从自家竹山上就有2000多元收益。在毛竹主产区,农民收入的80%来自竹山。可以预见,当产业集群优势形成,知名度提升,建瓯毛竹资源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上扬,成为建瓯后发崛起、跨越发展的增长极。“竹经济”将把“中国竹子之乡”打造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