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即将消失的技艺—捞纸
 
http://www.paper.com.cn  2012-03-28 河南日报农村版


  在沁阳市沿沁河一带自古传承有一种传统手工造纸工艺,这种被当地人称为“捞纸”的传统工艺,是用麦秸秆、水草、枸树皮、废纸等作原材料,经过蒸煮、碾磨、撞穰、拧穰、拌浆、取张、压干、分张晾干等数道或数十道工序的处理,生产出麻头纸(草宣纸)、黄毛纸、黑纸,当地人把这些纸统称为“毛纸”。这种靠手工生产的纸张柔软性、透气性强,成为包装中草药、食品及其他日常用纸,以及书写用纸。

  沁阳当地的“捞纸”工艺起始年代不详,到明末清初时已十分繁荣,沿沁河北岸的高村、龙泉、魏村、常乐、长沟等十几个村,几乎家家有作坊。新中国成立后,各村的“捞纸”户并入农业合作社,每个村按大队、小队都分别有不同规模的捞纸作坊。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机械造纸取代了手工造纸,“捞纸”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据介绍,“毛纸”通常为正方形,有8寸、1.05尺、1.3尺等六七种大小规格。新中国成立前,人们主要靠挑着扛着赶庙会,销往邻近的村镇和周围县市,人们靠“捞纸”维持日常生活开销和供子女上学外,还有盈余用来盖房置地扩大再生产。新中国成立后,沁阳县供销社专门在“捞纸”的村设立毛纸收购站,收购各种毛纸。收购上来的毛纸运到城里,再辗转运到开封,然后销往全国各地。在20世纪70年代末,一绳毛纸(一绳为100刀4000张)可以卖到50元~60元,有人一年能挣1000多元,成为当时的富裕户。

  目前,当地熟悉“捞纸”工艺的人已经屈指可数,如果不加以保护和传承,“捞纸”这项流传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久将会彻底消失。

  近日,笔者走访了生产毛纸的沁阳市西向镇东高村,亲眼看到了古老的手工造纸方法“捞纸”。

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