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区湘东镇黄花村,坐落在320国道边,这里山环水抱,绿树成荫。然而,这里优美的生态环境因为一个造纸企业的肆意污染,即将变成“明日黄花”。
黄花村的厄运,始于一家名叫萍乡众大高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落户之后。自2003年该企业进驻黄花村起,当地村民便与企业进行了长期博弈。今年以来厂村矛盾进一步加剧,村民们几次围堵工厂大大门,截断其运输通道,厂村双方发生了两次肢体冲突。
这家企业究竟是何作为,让当地村民怒不可遏,导致群众怨声四起?6月4日,记者来到企业进行实地采访。
企业挂羊头卖狗肉,厂牌上写着主要经营项目防水剂、泵送剂、减水剂等,实际上以造纸为主。自我标榜为典型的循环经济范例,实为污染大户
在工厂大门口,记者看到一块硕大的红色厂牌,上面标着;萍乡众大高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防水剂、泵送剂、减水剂等。唯独没有造纸。但记者在该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上看到,排在第一位的项目就是造纸。记者在网上检索了一下该公司的网址,在其页面上有这样一段介绍:公司现有年产8万吨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线一条,年产1万吨再生鞭炮纸生产线一条,年产值5000万元,利税600万元。2008年3月,该公司投资新建一条年产5万吨包装纸板生产线,总投资2000万元,主要产品为高强包装板纸,利用城市垃圾的各种废纸以及竹木加工厂的生产废料,是典型的循环经济范例。
走进厂区没几步,就有一股恶臭味扑鼻而来,只见旁边护坡下有四个大小不等的水池,水池里蓄满了黑色污水,有的泛着一层厚厚的白沫,有的浮飘着一大堆污秽物,虽然刚下过雨,仍冲不淡臭味。村民们说,天晴的时候更臭。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工厂造纸的水。前年这里的污水流进厂边的鱼塘,将鱼塘的鱼全部毒死了。
愈往内走,空气愈恶劣,环境愈污浊。造纸生产区空地上到处堆满了垃圾、废纸,地面四处黑色污水、泥浆四溢,让人无从下足。沉淀池、蓄水池、废水搅拌池等一字敞开,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没见任何污水处理设施。无论是水槽流淌的、还是水池里翻转的都是浓稠的黑浆,发出刺鼻的气味,看不到一点循环经济的迹象。
两条造纸生产线,年产5万余吨纸,持续生产5年多,没有取得环保验收手续。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污水直接排放和渗透,给当地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严重污染
据了解,该公司2003年从湘东另外一个村搬迁到这里,租用了这里一片山地。早期曾办过一个氧化锌厂,因污染问题遭到村民的强烈反对而关闭。记者注意到该公司厂区有两个特点,一是厂房地势高,二是厂区周边民居密集,民居与工厂呈众星捧月状。厂区所在地原有一溜4口水塘,是黄花村3组、4组、5组等数百村民饮用、生活水源,以及下游百余亩农田的灌溉水源。企业征用这4口水塘后填平,并同时租用了厂区后方下游的60余亩农田用于排污。
在厂后门围墙下,一根直径近1米的水泥函管大口洞开,没有水流,管壁上敷着一层糕状黑色的淤泥,可见不是一日之功。村民们说,造纸厂污水就是直接从这里排向下游农田。下游60余亩农田自2008年以来就撂荒了,长满水草。田里的水呈黑色,粘稠而散发着异味。夏天蚊蝇成堆,臭气熏天。与厂区一墙之隔的村民老段、老刘等都在厂里做过工。他们说,企业不仅通过管道直接排污,厂区里的那几个池子上面没有封闭,底部没有硬化,池子满了就四散往下溢,平时就从池底往下渗。离厂最近的几户村民是最早发现井水混浊变味的,他们多次到公司讨说法,公司去年为14户村民安装了自来水。
但村民们反映,该厂对这里水质的污染远远不止这么大的范围。记者沿着厂区往下游走,家家户户反映的都是同一个问题,水污染。黄花村大部分村民生活用水来源于山泉水和地下水。在离厂区一公里远的地方,黄花村10组村民段安明反映,他家那口清冽甘甜的井水早就不能吃了,他现在每天都要骑摩托车到一公里以外的山上运水。11组村民朱建勇自己花了3000多元安装自来水,本想省一点水费抽点井水做用水,但一家大小用井水洗澡后,均长出红斑点,又痒又痛。
众大公司两条造纸生产线,年产5万余吨纸,持续生产5年多,居然没有通过环保验收。企业法人黄海春自称企业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环保,然而据2012年5月12日湘东区环保局现场检查笔录:该公司年生产5万吨包装纸生产线正在生产;该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尚未建成。该公司年生产5万吨包装纸生产线项目由环保局审批,尚未取得环保设施验收手续。
其实,黄花村村民反映该企业存在的污染问题还不止这些,企业经常焚烧废旧垃圾、谷壳,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周边大气,村民们种的树木、蔬菜、花草因此变黄而枯死,洗的衣物变颜色等等。
黄花村村民与众大公司的厂村矛盾引起湘东区、湘东镇两级政府的重视。据悉,去年6月和今年5月,湘东镇曾两次组织厂村座谈调解,区防疫部门还对厂区周边10户村民的地下水抽样检验,但一直没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污染问题,厂村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对此,村民们怨气很大,一再对记者重申:“这样的厂要再办下去,美丽的黄花村真的要变成明日黄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