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的纸杯国家标准自6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迄今已有半月。记者在市区各超市看到,销售架上遍身图案的纸杯仍有很多,而许多市民都表示,只在特殊场合才会用到纸杯,所以纸杯有什么标准,他们也不在意。
新标准对印刷图案和原材料要求更高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科负责人张毅介绍说,此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不做强制。纸杯“新国标”最主要的规定有两方面:一是不得使用荧光增白剂增白,制作原料不得使用回收材料;二是杯口距杯身15毫米内、杯底距杯身10毫米内不应印刷图案。
“杯口处无印刷是对消费者的保护。”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所长刘晓兵称,目前国内没有食品级油墨的概念,也没有可用于接触食品的印刷油墨。喝水时嘴唇接触杯口,印刷图案里的油墨可能会被摄入,尤其是含苯油墨对健康更不利。同时在套杯子时,杯子底部有印刷图案,也容易把颜色蹭到另一个杯子的内壁上,因此底部也要求不能有印刷。
在售纸杯多“遍身图案”
近日,记者对超市、批发市场、小商店、餐饮点进行走访,发现不同的纸杯质量、价格相差较大,如果按新国标要求来评判,多数都属于“不达标”之列。
在东门农贸市场,商户摊位上50个一包的纸杯售价各有不同,最便宜的一种一包只售2元,摸上去软软的,外包装只有厂家、保质期信息,没有QS标志;3元一包和4元一包的纸杯,大多写着“不做荧光漂白处理,安全无异味”,“遇热水不易软化,不易变形”,材质是“PE+纸浆”、“纸+PE”等。
记者发现台客隆、红府、世纪联华等超市售卖的纸杯,外包装标注有生产厂家名称、地址、QS认证、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材质、保质期、用途、产品等级等相关信息,比较详尽。不过,杯身大多印有各式花纹图案,但印刷位置能达到“新国标”要求的却不多,有的图案边缘延伸到杯口,有的甚至是“全身”都印上图案。
大多消费者对纸杯质量不在意
“用一次就扔掉,我一般选中等价位的,拿在手上不太软就行。”顾客刘女士说。
九州市场一位商户称,纸杯质量不同,当然价格也就不一样,不过不影响使用,一般不会漏水,多买还可以更便宜,“开小餐馆的买得多”,提及纸杯的新标准,老板说他还不知道。
记者发现,梅溪路立交桥北面的一些大排档,老板给客人倒茶都用一次性纸杯。这些没任何标志的纸杯叠放在案板上,“用的时候直接拿,方便。”
据记者了解,我市共有纸杯、纸盒生产企业4家。市质监局已开展了专项标准宣传贯彻,派员分别赶赴这4家生产企业开展检查,了解新标准执行的准备情况,并要求所在地县局落实源头监管责任。